往古之時,洪水滔天。皋陶佐禹平定天下,禹表其功,封其后于郾子國,是為郾城。
城東北有沙河者,故溵水也。河畔人居焉,物阜民淳。
傳言河中有黑龍,民賴之靈。
某日,黃龍來,黑龍與斗,不勝,故敗走。
黑龍化為人形,潛至人間,為人役。
主人命其澆溉,頃刻輒畢。主人奇之,復命之,而夜窺視。黑龍躍起,身現龍形,巨喙長吸,風塵翕張,俄頃巨盆忽啟,暴雨驟現。
主人大懼,而黑龍已覺,因語之曰:“某,河中黑龍也。黃龍占我府邸,故此淪落。黃龍,我大敵也。決斗之日,請率眾助之。”
數日后,二龍戰。
黃龍挾浪至,黑龍怒以水擊其面,不中,復擊之。而黃龍躍起,口吐霹靂。黑龍避之,僅以身免。
黑龍亦躍起,二龍相持空中。俄頃,濃云翻滾,雷電交加,人莫睹其狀。俄而黑龍墜水,黃龍俯沖以擊之,亦并入水。繼而黃浪翻涌,民率以磚石投之;俄頃黑水高漲,而以面食投之。于是黑龍勝。
民立黑龍廟以祀之,福澤鄉里,其村輒名之黑龍潭。
黃龍東走,潛入地下,化而為嶺,自召陵至上蔡百余里,人謂之曰龍脊。嶺上多出名士,龍頭則秦國李斯,龍腰則明朝劉校,脊背則東漢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