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點團隊】高六李娟麗/分享808天/2022.03.13周日總1395場(累計415場/本周4.場)
一、讀書
《焦點解決短期咨詢和治療技術》,今日分享第115頁內容:莎莉。在第三次會談中我們能夠看到作者在一遍又一遍地來確認莎莉是如何應對和設法應對原有的狀況,甚至莎莉本人并不認為自己是在應對,治療師也要接納她的感受和想法,并且能接得住這些感受,然后再去看她是怎么做到或者是設法對付她所說的這個無聊。莎莉說她必須要做點什么事情才有東西可以告訴米克,對于這點解決咨詢師來說不放過任何一個信息,她需要做點什么,以及米克會做點什么,這似乎都是一些小小的例外。這中間并不是很順利,莎莉仍然會退回到她的問題式談話中,但至少她可以開始有一些感激甚至有一些渴望,在治療中不能過于樂觀,短期治療也并非總是在前進的動態中,所以我們要留意,步子不能走得太快,因為短期并不意味著迅速,有時候我們共同來注意他是如何應對和設法處理自身狀況可能比前進的效果會更好。
二、學習
1、咨詢中對于焦慮的處理是咨詢師的必修課,不管來訪者的焦慮還是咨詢師自己的焦慮都需要被處理,不同心理學流派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方法,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降低焦慮水平,處理焦慮通常會從認知、行為和身體感受三個方面來進行。
2、引發焦慮的原因雖然不一樣,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引發的焦慮,也無論來訪者的年齡在哪個階段,焦慮的體驗基本是共通的。會體現在思想內容內容、生理的喚起和行為的表現等方面。
3、對焦慮要有一些識別,通過外顯部分,比如反饋他的表情,動作,聲音變化,語速,語調等把這些描述出來。
內隱部分。這可能看不到但是對他有困擾,比如神經系統的功能,肌肉,身體,胸腔里等,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呼吸,生理反應,以及不停做事。體驗焦慮的軀體感受,引起身體里的各種反應,內在器官不放松,脊柱彎曲或很緊張,肌肉有反應,這樣做是引發來訪者對焦慮做一些評估,這里指的是來訪者對自己的焦慮的評估。
4、讓來訪者自己評估從零到十分的狀態,雖然這樣的做法很主觀,但尊重他的感受,他自己也可以觀察到焦慮的變化,看到分值的變化,很詳細的看到焦慮是怎樣一點點上升或下降的。然后對焦慮的尊重,建立信任的關系,創造安全的氛圍,探索身體的感受,通過感受焦慮的能量流動,遵循焦慮的蹤跡,找到、識別和追蹤他的焦慮,把無意識過程變成意識過程,對焦慮的變化有覺知,包括對應對焦慮也能看到。
5、體驗焦慮然后對焦慮的調節,超級焦慮能量在軀體感受上的強度變化,專注于能量的轉化過程,停留在積極的提升。最重要的是這中間咨詢師要穩定,不會帶入對方的節奏。
6、如果現在讓自己停下來體會一下目前情緒能量,追蹤一下,比如焦慮在幾分上,或是卡在喉嚨?肩頸?胸腔?會有哪些方面的想法?去感覺這個體驗,比如手在臉上動,胸口壓迫等,去強化,放大夸張,然后表達自己的體驗和內心的想法,持續接觸感受,更具體化,清晰化,慢慢感受到以前很害怕的感覺,現在可以去看見這些情緒,可以面對,給他一些正向反饋,積極部分,注意力和身體鎖緊-放松都有什么不一樣變化。(呼吸節奏的調節,尊重他的節奏;身體動作收緊和放松的調節)在他的感受上停留一下,陪著他跟他的焦慮呆在一起。
7、體會學習到了什么?在什么場景焦慮會再次出現,自己可以如何處理?討論焦慮的意義,并進行對話,敘事的外化,焦慮想表達什么?提醒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