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以前上學那會在成都,畢業前一年,好多同學閑的無聊就打麻將。
麻將啊,撲克啊,這些我一直沒有什么興趣,也不愛玩,看他們精神矍鑠的樣子我就是只是在旁邊看看。但有一次三缺一,他們就讓我湊數,我推脫不過只好就范。
我什么規則也不懂,跟著一頓瞎打。結果他們幾個絞盡腦汁也沒有贏,最后就說我有“新手運氣”,我TMD怎么贏的都不知道好嗎?
你相信新手運氣嗎?
很多人信這個的,每次三缺一的時候,找一個不會的朋友當替罪羊,趁機占便宜,結果都沒怎么如愿。
各行各業,好像都存在“新手運氣”的問題。讓一個完全的新手去做某件事,好像也不會太差。有句話叫“怕什么來什么,想什么偏偏不來什么”。
我們就來說說“新手運氣”的問題。
首先,“新手運氣”指的是新手運氣好,意料之外的好。這讓很多人感覺到很神奇,幾乎從各個方面不斷驗證這個“新手運氣”的存在。比如某個新手剛買了一輛車,一條街全部車禍,唯獨他的車沒事…某個新兵上戰場打仗,槍林彈雨他是片葉不沾身,身上連個傷都沒有…
我在這里不得不提醒一句,我們理解事件方式當中有一種缺陷——沉默的證據。
這只是一部分新手,還有很大一部分新手運氣差的要死,根本沒有機會“展示”他的好運氣,因為他可能都沒有機會說出他的失敗。
新手開車上路出車禍的幾率并不低,但出了車禍的新手司機不會說出來,基本上你也就不知道。上戰場連敵人都沒看見就中了流彈掛了的新兵,幾乎沒人知道他運氣有多差,因為他已經掛了,自然也就不會說出來了。
正如我當初打的那一盤麻將,如果當場輸掉了,大家就不會有“新手運氣”這個話題的后續討論了。
那就是沒有“新手運氣”存在了?
先別急下定論。
我們再來看看“運氣”。
我相信運氣的存在,無非就是概率事件嘛。明天下不下雨有沒有太陽,這就是一件自然的概率事件,古代帝王做求雨儀式,其實并沒有實際效果。在當時的條件下,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更改概率事件,那么這件事就是純粹的運氣了。
但有人妄想通過更改概率事件達到某種目的,那就太難了。
我經??吹酱髦匣ㄧR的彩民,拿著紙筆認認真真的“計算”,期望能夠從往期的開獎號碼中找尋某種規律,進而能夠指導自己下注,進而能夠獲大獎。
運氣這種東西,存在著,但也正是因為它的不可預測性才叫運氣。
上一篇文章 靈感?最好不要依賴它 里講靈感和運氣相似,運氣和靈感一樣從來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最好的狀態是我們增加自己的能力,認真做事,運氣不來我們也能安定的完成工作,運氣來了就欣然接受即可,錦上添花。
但還有一個事情,就是當你把做這件事的能力已經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你就能夠輕易的更改掉普通人看來完全是運氣的那一部分。
人們都期望能把那些無法控制的部分完美完成,但卻不確定那部分的結果,那么只有靠“運氣”了。舉例來說,一個賽車手,他比賽的是駕駛速度,但他可能并不懂修車,所以他就會把“期望車子在比賽當中不會拋錨這件事”交給運氣,但是,如果他比別的賽車手懂一點機械知識,能夠發現車子的隱患問題,及時在賽前排除掉或者重新調整,那他將所向無敵。
如果說有“新手運氣”這回事,那么我認為合理的解釋如下:
新手進入一個領域里頭,沒有固化的思維模式,也就沒有很多顧慮,搞砸了也沒有心理負擔,反正是新手嘛,誰也不會怪罪的。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沒有那么多的顧慮和牽絆,而且另辟蹊徑用一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方式把事情做成,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新手運氣”。
運氣會不斷發生改變。
維基百科對“運氣”的概念如下:
運氣:影響一個人的生命及似乎不能受人影響的事件。
還要看看這個運氣在我們所做的事情當中所占的“比例”和“份量”。
艾默生曾經說過“弱者相信運氣,強者只究因果”。
我想對于“新手運氣”有必要去思考更多,因為強者只究因果嘛!只要我們比其他人多知道幾個因果,我們就能從容面對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那么“新手運氣”可能對我們而言,更多的轉變成“新手必然”,你覺得呢?
成長問題:
過去你對運氣是如何理解的?相信新手運氣的存在嗎?
如果再次遇到“不可思議”的事情,是否愿意思考更深層次的原因,而不是僅僅把它歸結為運氣層面?
樂于助人會,讓每個人都擁有更強大長久的個人品牌。
我是樂于助人會的浩瀚,做一個溫暖的人。
樂于助人會
樂于助人會是綸子和浩瀚共同創建的一個以“互助微創業”為基礎的互聯網營銷實戰社群。主要輸出內容為“個人成長”和“社群微營銷”兩個方面。
使命:讓每個人有更強大長久的個人品牌。
愿景:提高每個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文化:樂于助人、善良、熱心、有學習力和執行力。
價值觀:提倡樂于助人,有執行力,真誠幫助和鼓勵;反對自私自利,只求索取不懂付出,抱怨埋怨,咄咄逼人,卑劣搶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