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PO有重啟跡象,天涯社區停滯了四年的上市計劃又蠢蠢欲動,在成都高調發布了新產品——微論。希望藉此抗衡微博和微信,為天涯上市描繪藍圖。
奇怪的是,產品已經正式發布,找遍所有下載平臺,都搜不到微論這個產品。不得已下載了天涯社區客戶端,才發現微論,只是其中一個功能。讓人無語的是,所謂微論只是整合了天涯社區的來吧和部落而已。
從這一個小細節可以看出,天涯社區的沒落除了環境原因,自己作死也是很大一部分。
一、被遺忘的天涯社區
在百度指數中搜索天涯社區的核心關鍵詞——天涯,最近的10條相關新聞,只有一條和天涯社區相關。排名前9位的上升最快相關檢索詞,排名前五的只有天涯博客占據第二位,其他的都與天涯社區無關。(具體見下圖)

可見,不管是媒體,還是用戶的關注,天涯社區在繼續的下滑,以致邊緣化。
二、天涯社區的繁榮
天涯社區的官方介紹如下:
是一個在全球極具影響力的網絡社區,自創立以來,以其開放、包容、充滿人文關懷的特色受到了全球華人網民的推崇,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以論壇、部落、博客為基礎交流方式,綜合提供個人空間、相冊、音樂盒子、分類信息、站內消息、虛擬商店、來吧、問答、企業品牌家園等一系列功能服務,并以人文情感為核心的綜合性虛擬社區和大型網絡社交平臺,截止2013年8月,天涯社區注冊用戶數達8500萬。
天涯社區由邢明創辦于1999年,是身為炒股愛好者的邢明用來交流學習的一個股票論壇。
在天涯社區上線的時候,恰好四通利方改版為新浪網,因為定位的調整,一大批習慣了論壇的精英網友,紛紛出走來到天涯社區。這些人大都來自高校教師,社科院,新華社等機構,屬于中國最先接觸互聯網并有知識的一個群體,他們鍛造了天涯高端大氣的基因。
高端用戶,高質量內容,簡單樸素的論壇頁面成就了天涯社區的內核,奠定了天涯社區全球華人論壇的基石。伴隨而來《天涯》、《南方周末》等高端媒體為天涯社區不斷的背書,使其更上一層樓。
2004年,新浪和搜狐想要收購天涯,天涯社區拒絕并購,只接受入股,雙方不歡而散。
2005年,博客及WEB2.0概念興起,天涯跟進做了天涯博客,得到IDG和清科的投資。
2006年,天涯獲得聯想、谷歌、江南春的聯合投資。
至此,天涯社區得到大量資金以及谷歌的流量支持,并合作創建了來吧和問答兩個產品,天涯社區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帶來了大量的用戶,并籍著高質量的用戶和內容,對社會民生的關注,成為了中國輿論的一極。
成為一極的待遇是,各級政府派人專門盯著天涯雜談,眾多記者也天天盯著天涯扒新聞,各圖書編輯盯著舞文弄墨找書稿,各企業盯著投訴版面看負面,眾屌絲跟帖狂歡,到哪都以是天涯網友自吹。
作為一個社區,天涯達到了社區最輝煌的頂點。
三、福兮禍所伏
大量的新用戶,這一方面是好事,但另一方面眾多的用戶涌入,這些人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給原有社區氛圍造成大量的噪音,對老用戶尤其是精英用戶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是天涯社區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采取 的應對措施,沉迷在新增用戶及內容的喜悅之中。致使老用戶流失,內容質量迅速下滑,到最后關天茶舍等高質量版面迅速下滑,甚至娛樂八卦取代了天涯雜談成為第一版塊。
政府、媒體、企業對天涯的關注,說明天涯的影響力,但作為一個網上的論壇,它又是弱勢一方。所以后來一旦有任何負面信息,以天涯這種純粹靠平臺影響力的社區來說,其在公關這方面就顯得幼稚而無力。
同時,高速成長掩蓋了天涯社區產品上的缺陷。在獲得大量風投和谷歌流量前,天涯還能與時俱進的做天涯博客。而當擁有了資金和谷歌的流量,天涯在SNS,微博這塊,原本應該能有自己獨特的一塊份額的產品上,未取得相應份額,可以用一敗涂地來形容。
等到2010谷歌退出中國,與天涯終止合作,天涯流量急劇下滑,用戶增長緩慢。而這時天涯的內容已經泛善可呈,產品又落后互聯網步伐一大截,技術單薄無力。
四 、天涯消火的原因
第三節簡單談談天涯走下坡路的原因,這里全面總結一下。
1、用戶
用戶本身就是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有疲軟期,有喜新厭舊的秉性。所以,作為一個非工具性的論壇,其遷徙性強。
再加上天涯社區運營不妥,新用戶大量導入對老用戶和社區氛圍的沖擊,致使大量優質用戶離開。
2、流量
作為谷歌曾經的親密戰友,當谷歌離開中國后,天涯社區流量一落千丈。雪上加霜的是曾經的敵人,百度搜索一家獨大,對天涯社區進行了系列的壓制。
3、產品
一方面,隨著技術進步,discuz、Pw8的興盛,大量論壇涌現,高峰時期達到160多萬個,論壇做站門檻大大降低,必然會分流天涯論壇的用戶。
另一方面,天涯的基因決定了天涯不是一個互聯網產品基因的論壇。所以在用戶體驗方面一直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常以用戶習慣來搪塞用戶體驗的改進。與豆瓣一對比,就能判若云泥。好的產品改進,只會根據用戶習慣和需求的變化,而使得產品更加具有粘性。
4、環境
天涯作為曾經輿論的一極,受到政府大量的關注和關照,大家都懂的。
2011年5月,人人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人人上市的時候帶上了幾乎全部的家產,就是沒有帶上貓撲,據說是因為政策性風險。
5、替代
隨著博客、SNS、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產品的出現,必然會分流大量用戶。比如08年創建的開心網,短短時間,注冊用戶達到1.2億,這是到目前位置天涯社區都沒達到的數量。
6、技術
天涯缺少技術基因,服務器和網站功能開發上,明顯制約著天涯的發展。
7、運營
一個公司老大往往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基因,邢明中文系畢業,又是公務員出身,導致天涯社區行政化氛圍嚴重,而互聯網親和力非常不足。最明顯的現象是,當一批天涯公司員工接手草根版主的活之后,推薦到天涯社區首頁的帖子,可讀性直線下滑。
基本不見天涯社區和其它網站展開過什么有影響的合作。
8、財力
說天涯沒錢,又有錢,作為一個社區,又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先發優勢,完全不需要多少運營費用。但是,那些錢卻又被花了,行政化辦公的通病。所以,現在的天涯是沒錢的,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9、大勢
2012年,CNNIC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社區/論壇用戶為1.4469億人,增長率為負2.3%,是論壇產品誕生十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10、趨勢
不能說論壇不火了,相反,今天我們看到小米,通過論壇為主搭建的網站,它能完成小米70%的銷售額。剛剛上市的汽車之家也是以論壇為核心發展起來,籃球領域的虎撲網、軍事領域的鐵血網、旅行領域的窮游網和螞蜂窩等都成為各自垂直領域的佼佼者。可以明顯看到論壇垂直化的趨勢。
另外還有19樓,廈門小魚、化龍巷、紅網、回龍觀社區等等,論壇的地域化趨勢也愈發明顯。
論壇這兩種趨勢,必然分流天涯用戶和瀏覽時間。
11、內容
天涯引以為豪的內容,隨著維普資訊等專業資料付費下載站,以及起點中文網絡收費閱讀站的興起,對天涯的核心資源狠狠的痛宰一刀。
12、對手
百度貼吧是2005年后開始爆發,豆瓣是2005年才上線,其它不論,只說這二者一個是富二代,一個是高帥小王子,天涯大叔根本不是一個戰斗力級別,簡直是完虐。
13、營收模式
天涯一直沒找到自己的營收模式,曾經邢明不無得意的向媒體介紹:“我們的專業團隊已經拜訪了很多發帖公司,告訴大家天涯的廣告體系,想要把他們變成我們的合作伙伴,成為專業的廣告代理聯盟,這比發幾個廣告帖更有價值。”
這不就是新浪微博向微博營收大號要分潤的前身嗎。
豆瓣、百度貼吧,作為綜合性論壇,同樣沒有招到合適的盈利模式;相反是一些垂直和地方論壇,已經在盈利的路上大步邁進。
14、品牌個性
“天涯感覺”是邢明所認為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天涯背后有一種東西,”邢明說,“要說清楚很難,如果你懂得了我們的社區基本法,也許就會懂得天涯的氣質。”為了穩固這一競爭力,天涯在過去的10年中對待任何變動都小心翼翼,它幾乎就沒有改過版,而用戶依然不離不棄。
邢明所謂氣質,就是品牌的個性。論壇是一種可替代性非常高的產品,促使用戶停留從開始的新鮮,很快會轉化為參與度;(除了必須要注冊才能體驗的SNS、微博,論壇是參與度最高的開放性互聯網產品。)參與度之后,能使疲軟期用戶留下或者回來的東西,就是品牌個性。
天涯氣質,就是天涯的高質量內容和草根氛圍的融合。二者讓用戶在線下會驕傲的說,我是混天涯的。至于天涯雜談的社會影響力等,只是二者根基下附帶的一個果實。
天涯這種氣質的本質是什么?是品牌個性中的能力。
能力(舉例:中國移動)
可信賴的、勤奮的、安全帶、有效的、可信的、慎重的、聰明的、技術的、合作的、認真的、成功的、具有領導力的、自信的、有影響力的;
天涯,要想浴火重生,在已經失去高端內容的情況下,如何塑造天涯有能力的品牌個性,是天涯現在的當務之急。
否則,天涯上市遙遙無期。就算上市了,只能淪落為一個賣流量的垃圾社區,不能創造利潤的垃圾股。
作者肖力之,高級品牌管理師,微信(品牌互聯網):pinpaihulianwang
剛注冊,沒來及寫文章,轉載一篇舊文,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