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師傅,我不管啊!這都幾天了,你都還沒有把當時和我合作的瓦斯員的名字給我報出來!”我不講理地說道。
“這……這都過去了快兩個月了,我一時也想不起來啊!”程師傅有些無辜。
“那你不會問問當時當班的瓦斯員,或者金師傅!”我有些不依不饒。
“……”程師傅又開始不理我了,繼續埋頭看手機,而我也不著急更不生氣——這就是我們合作了將近四年的默契。
今天時至月底加季度,手上的工作有些擁擠,早上著實焦頭爛額。中午在宿舍休息了一會兒后,下午到了科里的第一句話就是問,程師傅是否來過科里——他一般早上下井,然后下午回來科里,一是向領導匯報工作,二是與科里的人溝通合作具體工作——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我繼續忙手邊的事情。
首先就是,修改生產科發過來的采掘圖紙上的通風設施。我負責的區域我自然熟悉,但是依然很多的地方我還是有些不確定。早上我已經把我知道的通風設施全部修改,就等著下午程師傅來了完成其他的。在看著圖紙正入神的時候,程師傅來到了科里,他還沒來及向領導匯報工作,就直接被我“近水樓臺先得月”了——我的位置正對著門口,誰來了第一個知道。
“程師傅,你怎么才來啊!這都幾點了!”我抱怨道。
“那個XXX工作面的密閉好了沒?X采區這一個月有沒有增加或減少通風設施……”程師傅還沒來得及張嘴,我就繼續問道。程師傅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先來解決我了。
當我正準備請教下一個問題的時候,他給了我一個眼色。,我則點了一下頭,開始完成采掘圖中的通風設施,而他則向領導走去。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他就又來到了我的身邊。我心領神會,邊去拿背面寫著那兩個名字的紙張邊說:“程師傅,咱們說好的下個月的《瓦斯點檢查設置計劃》要根據2016版的規程和咱們礦的實際情況修改一下,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之前已經讓你分了一下類,但那個路線啊,人員啊你都定好了沒啊?”
他不說話,臉上只是微微一笑,就走向了他的抽屜,從里面拿出來了已經寫好地密密麻麻的安排。
“嗯!這才是我了解的程師傅嘛!”我拿到手后,很“滿意”地說道,他則在我的頭上輕微的敲了一下。
他負責。每次解決井下問題,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現場。每周周末科里休息只安排值班人員,他和值班人員一同在。每次開會前,都要想他了解情況;,而他確實最是清楚。
他細心。井下所有的變動,尤其是關于“一通三防”的都逃不過他的法眼。當井下出現異動時,領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他也總是能夠很好的達到領導的期許。
他溫暖。作為瓦斯員負責人,他總是盡自己最大地努力去合理地安排工作,不強制、不野蠻。同事有了什么困難,也是想辦法盡自己的一份力。
初來科里,我就開始和程師傅打交道。已經將近四年,期間雖然有斗嘴、有生悶氣,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的關系。他有70后的穩重、使命感、兢兢業業,我有80后的矛盾、“人來瘋”、創造想象。平時偶有摩擦,但是跟多的是“父輩與子輩”地默契,我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
這就是我眼中的勞模,程師傅。
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