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的固定思維很有意思:
比如隔壁老王中大獎了,大部分人都會蠢蠢欲動,覺得自己也能中,趕緊去買彩票。
但是如果隔壁老王的癌癥了,大部分人都不會覺得跟自己又啥關系,自己是不會得癌癥!
哈哈
可笑嗎?
問問你自己是不是這么想的?
2
簡單的真諦,是放棄那些不能讓人變得充實豐富的一切。
保持開放,保持善良,保持自我。
3
愛情,并不一定在當下發生,留一點時間來了解和磨合,在未來你或許會收獲更有底氣,更慎重的婚姻。
愛是
摧毀一切
和重建一切的力量。
4
陪伴,讓成長簡單
記錄,讓美好永存。
5
每個人都要擁有自己熱愛的生活,擁有很多樂趣,熱愛生活從而尋找樂趣,擁有了樂趣從而熱愛生活,其實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借用凱魯亞克的一句話來說,便是“愿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在這個大時代里,每個人一生短暫,個人生活的經營似乎顯得尤為重要。我想每個人真正的樂趣并不會太多,但要看重它,要對之經營和投入,盡量把它培養成更大的樂趣。
‘耐得住真正的寂寞,才享受的了真正的自由。’
我基本不愿意在別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喜悅另當別論。人就是一個狀態。
你什么不做才會沒有議論,你只要有做事一定會有人議論,但你要記住,別人終究在議論,而你在做事,這就可以了。
6
世俗大都是將成家立業作為人生大事來規劃或考量,對于成家立業的定義也非常概念化,粗鄙的總結便是:男婚女嫁、生兒育女;然后立業,為之奮斗終身,只為經營好這個“家”。
世俗給你一個概念,不假思索便拿起這個概念當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世俗的大勢所趨,就必須是每個人都應順從的?人生的追求,難道只能有這些選擇嗎?
7
或許旅行的真正意義就是在于發現自我。而那些所謂的游山玩水只能算是消遣,那些不會對你的內心造成太多的感悟,你所能記住的只是那些風景。如果你帶著心去旅行,你就會發現道路上的經歷多少會影響我們的看法,而走過的路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的看到最真實的自己。我們或許成不了什么偉大的人物,但是我們可以嘗試養成一顆偉大的心。沒有什么能阻礙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或許這一切的形成就發生在某次心靈旅行的路上!
8
抱怨就如仰天吐痰,最終會掉到自己身上。遠離老是抱怨的人,這樣的人負能量滿滿。
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加持你能量的人
一種是消耗你能量的人
講負面太多等于自廢武功
聽負面太多等于中毒身亡
所以主動遠離和刪除一切消耗你能量的人事物,
主動接近和鏈接一切加持你能量的人事物
這樣你就會一日千里!
因為一切外在結果都是內在能量的自動顯化!
人生若沒有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
若沒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雞毛蒜皮。
9
一年到頭了,用六個字夸夸自己老婆。最后連自己一起夸了。
10
“同齡人壓力不是大家逼著你去附和他們,而是一種要參與體驗的欲望,而這些體驗與群體認同密切相關。
青少年時期通常被認為是附和、從眾的年齡,這個年齡的人最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但事實上人們在每一個年齡段都會受到同伴的影響。——摘自《教養的迷思》
11
斷舍離是生活的減法哲學,減去多余的物品,認清自我,磨礪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靈的加法哲學,了解深層需求,相信自我,堅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學,重獲生命的自立、自由與自在,解放自我,邁向人生的高境界。
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品的執著中,作者山下英子通過參透瑜伽“斷行、舍行、離行”的人生哲學,并由此獲得靈感,創造出了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
12
多段式人生的快速變化節奏,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隨時擁抱新鮮事物。學會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習慣于經常跟過去的自己說再見。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把自己清理一遍,敢于放棄已擁有的東西——包括經驗、學歷、知識,甚至還有你的三觀。
事實上,這世界并沒有什么最好,一切不過是更好的適應罷了。
13
在成功者的身上,有一種神奇的能力,留意任何情況中的可能性,找出有利因素,從而積極主動地作出相應的努力與改變。
不管他們的處境如何,總相信事有可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會對自己有益。擔心失敗,是一種毒害心靈的方式。
當我們存在消極的想法時,生理狀態、思考方式和心境就都跟著而變,而我們最消極的想法,就莫過于擔心失敗了。
我們不應該輕易相信失敗。
實際上,在所有成功者眼里,沒有失敗,只有結果。即使有不利的結果出現,只要改變方式,他們便會得到新的結果。“心境的力量是第一位的。”
14
? ? ? ? 南北朝的沈驎士就是個有肚量的人,凡事看得寬。
? ? ? ? 有一次,鄰人一口咬定沈驎士腳上穿的,正是他早幾天丟失的那雙鞋。
? ? ? ? 沈驎士說:“是您的鞋嗎?”立即脫下給人家,自己赤著腳。過了不久,鄰人發現是自己搞錯了,又將鞋送還沈驎士。
? ? ? 沈驎士說:“不是您的鞋嗎?”又笑著接過來,重新穿在腳上。
15
請做一個溫柔的女人,
有閑情做自己,
有深情對她人。
請做一個自立的女人,有能力養自己,有實力幫別人。
請做一個愛自己的女人,疼惜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的心靈,珍惜自己的生命!
請做一個美貌的女子,大美為從容,中美為靜心,小美為貌美……
保養好小美,精修至中美,修煉到大美!
16
傳統的中國父母并不習慣于稱贊和鼓勵的教育方式,而是盡量采用稱贊別人家的孩子(大多數時候,這個人都并不在場)的辦法,來激起自家孩子的嫉妒,進而提升孩子的自尊程度,引導孩子更加聽話,以及讓孩子更認真地學習。
不僅父母如此,中小學的老師也會夸隔壁班的同學(其實,她往往在隔壁班也夸你們)。
①稱贊榜樣的時候堅持“具體化”
比如,你稱贊同學小明,不要說“這個人就是比你強”,而是說“他每天都是做完作業再玩”。
②稱贊榜樣,并不挖苦和貶低面前的人。對自尊水平比較高的人,幾乎不需要批評,只要指出榜樣,就已經給他造成極大的壓力了。自尊水平比較高的人就是能主動自己驅策自己前行的人。
如果稱贊了別人家的孩子,父母要盡可能地給自己的孩子提供好的條件和環境,讓孩子能更快趕上“別人家孩子”的步伐。
比如,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套一套的,勒令孩子去做作業的同時支上了麻將桌,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能不能提高很難說。
只有先改變自己的做法,尤其是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提高影響別人的效率。
一個作家可能會嫉妒另一個作家,但是一個作家很少會嫉妒一個醫生。一個窮人可能會嫉妒另一個收入增加的窮人,但是一個窮人很少會嫉妒一個叫“馬云或馬化騰”的人。
①提醒自己“你在嫉妒了”
②提及自己的關系
③談談你的感受
在覺得自己要被嫉妒吞噬的時候,趕緊找到信任你或者愛你的人,談談你的感受。
愛你的人能? 【稱贊你,擁抱和親吻】會讓你緩解你的痛苦。
17
做事是必需的,做錯事也沒有關系,而不做事則是大大的過錯。
18
一段關系里,有耐心比合適更重要,兩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想法性格都不一樣,總會有摩擦和不合適,總會有想要放棄的時刻,只有對一個人有長久的耐心和溫柔,才有一直走下去的可能。所以最甜的不是我愛你啊,而是我對你現在有耐心,以后也有。 ????
19
自己的路,別人的嘴;路在腳下,事在人為。不必浪費大好的時光,去為他人的干擾而苦惱。要“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與其埋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強。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景。別把失去看得過重,放棄是另一種擁有;不要經常艷羨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屬于你的風景就在下一個拐彎處。
20
時光溫柔. 還需你懂
生活可愛.亦需你寵
走過煙雨繁華,走過旅途的春暖花香,穿越人海蒼茫,穿越紅塵的山高水長,當我側臉相望,你依舊還陪在我的身旁。你用熱情與善良,融化了我心頭的冰霜;你用溫柔與執著,消褪了我心頭的憂傷。你把我的世界涂成了彩色、灑遍了陽光。你撐起一片藍天,為我插上了夢的翅膀。一起走過的時光,這一生怎能相忘!
21
梅的世界是孤獨的,任何花草都無法懂得它的心事。當萬物凋零,不追隨,不盲從,一樹寒芳只獨開在眾芳搖落的一方薄涼世界。梅花以韻取勝,以格調而重。唯其獨秀,則可敬;唯其傲骨,則可嘆;唯其深情,則可親。
22
孩子生活在家里,父母如何對待彼此、如何相處,會給孩子心中留下一個不可抹滅的印象,成為他內建的互動模式,會影響到他之后的人際相處,甚至是他們之后的婚姻。
已經有很多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的婚姻品質跟孩子之后的婚姻品質是會代代相傳的。
所以,再提醒一下,給孩子一對相愛的父母和一個溫暖的家庭,始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青春期,孩子多元思考能力開始出來了,他會用各種不成熟的方式,去反駁你的意見。所以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跟他生氣,而是去支持他的這個發展。
如果你的孩子還在青少年前期,你要做的一個事情,就是從現在開始,“少講道理,不要嘮叨”!給他吃,給他生活的照顧,仍然關心他,仍然愛他。
你要做的事情叫做“聽”,如果你能夠學會傾聽,你就有辦法跟孩子保持溝通。我想說的是,其實你在傾聽孩子的時候呢,老實說,只要做出傾聽的“樣子”就好了,并不需要真的把他講的所有內容都聽進去。
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從此不再跟你溝通,當事情還沒過度發展的時候,請你不要過度回應,你只要傾聽就好。
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叫做重復語尾,就是重復孩子說的最后一句話,我現在群里就教你怎么去操作。
比如說,你兒子放學回家,你可能在廚房洗菜,他一回來就跟你說:媽,我跟你講,我們那老師,怎樣怎樣怎樣,我真是很想殺了他。
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樣呢?
趕快這個菜也別洗了,就“兒子啊,來,坐下來,告訴我發生什么事”?
你呢,該做什么還繼續做,但是你要把他說的話的最后一句,再說一次。
所以,你就說“真的喔,你要把老師殺啰”?
孩子就會說“沒有啦,當然不是真的殺啊,可是我覺得我們老師,真的怎樣怎樣,我真的是很氣。好啦好啦,媽,我講完了,我要去做功課了”。
那你就繼續面不改色地說“喔,你要去做功課了”。
這些就已經夠了,知道嗎,就讓他去做功課,孩子沒有真的要去殺老師,青少年就是會用這種夸張的方式講話的。
當孩子講完這一大串話之后,你復述他最后一句話的時候,孩子會覺得,媽媽有在聽,媽媽完全理解他的情緒。
然后他會把情緒抒發完,把要講的講完之后,發現也沒有被媽媽一頓嘮叨和說教。他就會心平氣和地把今天一整天的怨氣吐完之后,開開心心地回房間寫功課去了。
當你每次都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總有事情跟你講,因為你會同理他,而且完全沒有威脅性。長期這樣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孩子萬一真的發生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就不會成為那個最后一個才知道的父母。
②我們的孩子到了青少年后期,就開始性生理發展,但心智還非常的幼稚。
你要幫助孩子在開始長大、開始有性欲、開始很沖動的這個時候,去把他的性跟愛這兩件事,慢慢地拉在一起。
你要幫助孩子體會到,絕對不是身體長大、有性沖動,我就可以隨便怎么樣,因為這個事情是跟我的感情綁在一起的,是跟我未來家庭的建立綁在一起的,甚至是跟我將來為人父母,要教導孩子綁在一起的。
孩子如果對他的一生,有比較長遠的預見,就不會放任自己身體的沖動,反而他會把身體的成長、性,跟愛、跟情感、跟婚姻、跟人生去做連結。
經過這樣仔細地教導孩子,你會發現他對自己身體的珍惜、情感的成熟度,還有他談戀愛的時機,都會比較成熟、比較晚,而且比較穩重。
這個東西你不教,自然有電視媒體、社會大眾、亂七八糟的成人網站幫你教。
比如看電視劇的時候,可以問問女兒:如果你是女主角,會選誰當你男朋友?為什么?
或是看了電影或新聞后,問問你家兒子:那個男生交了一大堆女朋友,你有什么看法?
你可以很輕松但真誠地聽聽孩子的看法,同時你也可以表達你對他交友和婚姻的看重和期待。
甚至,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你在愛情和婚姻中的體會,孩子是會很認真聽的。
在青少年時期,幫助孩子很慎重地去看待自己的情感跟身體,讓情感和婚姻的教導在青少年的時候就打下基礎,對孩子之后的發展非常的重要。
23
人生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低頭不是自卑,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笑著低頭,就是把目光放長遠,不計較一時成敗。笑著低頭,就是保存自己。
我們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生活中很多事需要迂回。
不要把生命活成直挺挺的木板,要活成一根橡皮筋,能屈能伸,才能有所作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