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胃腸需要我們從點滴做起,從生活的細節做起,確切地說 需要落實到每天24小時的每一分一秒,這樣才能打造一個屬于胃腸 的精致生活,還胃腸一個自我的空間。
防治胃腸病應從早晨幵始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針對胃腸病的防治我們同樣從早晨開始,戒掉晨起后的各種不良習慣,逐步改善胃腸的適應能力,做到胃腸保健天天做,健長壽人人享。
1.清晨宜喝一杯水
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內一切精、血、氣的生物之源,也稱為“后天之本”。脾胃機能強盛的人,常常精力旺盛,身體健壯。人在經過一夜的睡眠 后,在清早的時候,胃和小腸所儲存的食物都被消化吸收了,而將吸收不了 的東西送到了大腸。喝水以后,排空的腸胃就等于被洗刷了一遍,使其干凈 清潔,有助于對當天進食食物更好地進行消化和吸收。
不過,喝水后最好停 一會兒再去運動。經過運動,腹部肌肉的收縮,使水分在腸胃里來一次更有 力的沖洗。人的胃腸內壁外表看上去是光滑的黏膜,實際上它包含著無數微小的絨毛,而飲入一定量的水,經過運動沖刷,就能更好地將絨毛間的一些 污垢廢物洗刷干凈。這不僅有利于對食物營養素的吸收,而且可以使腸胃每 天得到洗刷清理,糞便不會瘀積干結,有助于排泄。
2.空腹喝牛奶不利于消化
有許多人為了圖省事,喜歡在晨起的時候空腹喝一袋牛奶,以為這樣才 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我們知道,人體熱能的供給來源,最主要、最經濟的 應當是糖類(1克糖類產熱4千卡),其次是脂肪(1克 脂肪產熱9千卡),再次是蛋白質(1克蛋白質產熱4千 卡)
牛奶是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如果空腹飲用不利于蛋 白質消化和吸收。這是因為牛奶的蛋白質要經過胃和小腸 的分解形成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而早晨空腹狀態下, 胃、腸的排空是很快的。因此,牛奶還來不及消化就被排到了大腸。再有,食物當中被吸收的蛋白質,只有在熱能充足 的基礎上才能構成人體組織的一部分,倘若熱能不足,吸收的蛋白質就 會被作為熱能燃燒消耗掉,這樣既起不到蛋白質本身的作用,又是一種浪費。
牛奶的合理食用方法是飲用的同時,吃一些淀粉類食物,如面包、 花卷、餅千等,同時在牛奶中放入適量的白糖,糖尿病患者除外。
不吃早餐對身體的危害
長期不吃早餐還會對身體有很多不良影響,比如出現心慌、頭暈、眼花、記憶力降低等癥狀,影響大腦功能。而且一夜的休眠,夜間胃里分泌的胃酸如果沒有食品去中和,會刺激胃粘膜而導致胃部不適,久之則可引起炎癥、潰瘍病。
如果早上不進食,就不能彌補夜間喪失的水分和營養素,結果使血粘度增加,又不利于一夜間產生的廢物排出,從而增加患結石以及中風、心肌梗死的危險。更由于不吃早餐,人體需要的平衡膳食得不到滿足,早上需要的能量便只能以消耗體內的糖元和蛋白質來補充,久而久之會導致皮膚干燥、起皺和貧血等,并使人加速衰老。
早餐該吃什么?專家提示,要盡量做到每天早上吃三類食物:第一大類是富含淀粉類的食物,就是主食,如面包、粥、面條、包子、煎餅等,也可以是土豆和紅薯之類;第二大類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以牛奶為主,還有如豆漿、豆腐腦、豆腐干、雞蛋、熟肉等;第三類就是富含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就是蔬菜水果,包括各種少油的水果和蔬菜。
對于很多冠有“早餐”帽子的食物,也應該有一定的了解,如“早餐餅干”,就并非是很好的早餐食物,因為餅干油量非常大,并不適合早餐食用。“早餐奶”,因為營養含量并不比純牛奶豐富,所以更適合上班族食用,并不適合三高人群食用。
了解更多健康養胃知識和小妙招,可訂閱關注《養胃指導潘東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