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假期,我回了一趟母校,熟悉的校園給了我久違的歸屬感和溫暖氣息,可是貼在院辦的一張通知,讓我瞬間跌入冰窖。那是一個公告,一名貧困學生,拖欠助學貸款遲遲不還,又無故失蹤,被取消了學位證書。我看了一下數額,不到兩萬元。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一個貧困的女孩,每天辛勤的打工各種拼命,同屋的女孩卻每天打扮的美美的各種和男朋友享受生活,女孩很疑惑,為什么自己這么努力,卻沒有無所事事的她幸福。
校園里的貧二代,是一個特殊群體。在人生最青春美好的時光里,他們沒有足夠的物質資本去享受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已經耗費了他們大量精力。而那些小康家庭的孩子,他們沒有基本生活上的煩惱,可以把精力放在開拓眼界,提升自我上。貧二代的孩子與他們相比,真是毫無優勢。
在這種現實情況下,有的人,會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喪失了信心和希望,破罐破摔,消極面對,就像那個拖欠助學貸款的學生。也有的人,不向現實低頭,通過勤奮努力,在自己的人生中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我們自然不能做第一種人,可是第二種人,似乎也不是很成功。提問的女孩,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那么刻苦了,卻依然和別人差距巨大。知乎的回答中,一部分是安慰,一部分是打擊,我不忍心看那些打擊她的答案,沒經歷過貧困的人,根本想象不到它的可怕。貧困最可怕的,不是吃不飽穿不暖,不是物質上低人一等的窘迫,而是扼殺一個人的希望,限制一個人的眼界,摧毀一個人的精神。
在這種重壓之下,這些可憐的孩子,要怎么才能擺脫壓在身上的重重壓力,尋找生命的陽光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然后用技能去賺錢。很多大學生兼職,會去做促銷服務員一類,其實是得不償失,浪費了大量時間在無意義的體力勞動上面,只是得到了暫時物質上的緩解,從自身來看,卻沒有提升。
一個人想要在這社會上立足,最簡單便捷的方式,是家族傳承,就是有一個好爹,貧二代沒有。資金,人脈,貧二代沒有。如果貧二代本人,顏值特別高,這也是一個優勢。可是天生麗質的畢竟少數,大多數人,沒有足夠的錢去保養和打扮,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或許就是暗黃的皮膚和略顯土氣的氣質,這種情況下,該如何去逆襲呢。
有的人說,我能吃苦,什么都不用,只要我在生活中肯吃苦,就會成功。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可是極不值得推敲。吃苦,得分行業。清潔工人很辛苦,一個月只有千把塊工資,農民伯伯很辛苦,收入有限。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是一個真理。
人身上有一個珍貴的器官, 就是大腦。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除了外形金錢地位,還有智商和能力。拼外在的一切,貧二代都沒有優勢,唯有努力提升自我,擁有一項過人的技能,才能在這個競爭壓力大的社會中,立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