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智慧停車路在何方?》發出后,很多朋友留言表達了對這個領域和話題的興趣。
上次針對目前智慧停車行業的運營模式存在的問題,志哥提出了三個觀點,分別是:建立用戶思維、擁抱物聯網、做小而美的運營商。
智慧停車概念提出有4年多的時間了,也有多家公司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和各種商業模式的嘗試。按照管理的物業類型來看,可分為兩類:一類為住宅小區,一類為商業建筑(商業園區)。
上述的三個觀點中,擁抱物聯網和做小而美的運營商,對目前的智慧停車模式來說屬于對技術內涵和外延的提升和跨越、屬于思想維度的提升。
因此,今天的話題不展開,適當在用戶思維上進行聚焦,更有利于清晰的說明這個行業所存在的問題和盲點,然后再提出有哪些可以改造及優化提升的地方。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智慧停車運營企業都把商務樓宇作為投資和圈地的目標,應該是看到商務樓宇的停車位周轉效率高、停車收入較高。
很少有智慧停車企業去投資在住宅小區項目上,倒是有一些廣告企業,投資了住宅小區出入口道閘,這類廣告公司改造的小區數量還是不少的。這些公司在住宅小區投資只是做廣告的,有的出入口的道閘連攝像機都沒有,他的經營模式只是獲取小區出入口道閘上的廣告收益。
商務樓的停車收入高是不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商業樓宇的物業將很少一部分的停車收入分成給智慧停車運營企業。而在商業樓宇停車運營中,智慧停車企業幾乎很難獲得高價值的數據信息,很多人不愿意提供給物業單位,一般只能獲得進出車牌的號碼。沒有和車主身份信息、聯系方式進行關聯的車牌號碼幾乎毫無價值。
志哥認為,將智慧停車的資金大規模投到商務樓的智慧停車企業只關注到了車,沒有關注到人。沒有認識到在智慧停車領域,有價值的是車主,而不是車輛,車輛只是價值實現的載體。
順便說一下,對上述這些傳媒廣告公司來說,其實只要做一點改變,這些公司的商業價值將獲成倍的提升。歡迎各傳媒公司關注“格致物聯”公眾號,或加我的私人微信:a1829036,免費提供運營方案。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果這些智慧停車的運營公司把投資放在住宅小區,會獲得哪些有價值的數據信息?
首先,和小區物業合作一般比較容易達成。有很多小區的物業費收繳滯后性非常嚴重,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如果告訴物業公司,安裝了智慧停車系統以后,有助于業主按時交納物業費,物業公司肯定會歡迎你的到來。
具體實現方式很簡單:對那些沒有按時交納物業費的業主車輛進出小區時取消自動放行機制,必須由保安人員放行,無形中會讓業主意識到需要盡快交納物業費,否則會對自己的出行帶來不便。這種行為連續發生幾次,肯定會讓業主有所行動,盡快、按時交納物業費。
另外,小區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備案制度,在小區中物業公司很容易獲得小區業主的個人和車輛信息。這樣,業主姓名、年齡、車牌號、車輛型號、車主手機號碼、住址等這些智慧停車企業夢寐以求的信息,就可以輕松獲得。
有了這些信息以后,圍繞這些真實的用戶和信息,就可以做很多長期的后端服務和挖掘后端價值的事情了。通常,小區的車主大部分的日常活動范圍都是以小區為中心的一個不大的區域,車輛每天進出的具體信息,車輛日常維修、洗車及保養等也都在就近區域等等。
所以,圍繞小區車主的這些特性,很容易去挖掘高頻需求、解決痛點、提供價值,合理的使用二維碼和社群的應用,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挖掘更多的商業價值。
因此,志哥的觀點是:目前階段將小區作為智慧停車的切入點投資和運營是最有效和簡捷的商業模式。通過在一個街道社區、一個行政區的住宅小區逐步建設、擴展。采用小區包圍商務樓的做法是較好的一條發展路徑,是一條最好的發展和投資效益最大化、最高效的路徑。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很多做社區O2O平臺服務的企業,想進入小區都是在尋找切入點。有的是從售賣日常用品入手如實惠到家、有的是從樓棟門禁入手如千丁,有的是從電氣維修或家庭服務入手,其實這些切入點都沒有通過停車入手來的簡單、直接、有效!
前兩天應邀去了一家物聯網的企業進行學習考察,其中有一個部分是交流及研討他們公司物聯網停車系統在社區的運營。還是有很多感受和收獲,后續有時間再繼續分享給大家。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
可以關注公眾號:格智物聯
私人微信: a1829036 不閑聊,相識是緣!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分享經濟的時代,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