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到了演講基礎系列 的尾聲了。到目前為止,我們基本上明白了幾個問題。
演講目的是為了讓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演講是一句話的藝術。演講的語言應該精煉。
演講的最終呈現是一種設計。
與其說這是一些干貨,不如說這是一些演講的態度和思維模式。我一直認為,演講的能力是沒有辦法一蹴而就的,在學習這樣那樣的演講技巧之前,我們應該對于演講有一個思維和態度上的認知,也就是心法!
今天,我想說一條最重要的一條心法,一條讓你的演講突破“初級”的階段,進入“應用”階段的一條心法:
站在觀眾的角度,聽自己的演講。
如果說,前面的五篇介紹,是強調如何讓自己的演講更加出彩,那么這一篇介紹,就是想讓我們先放下“我能做什么?”的問題,轉而思考“觀眾聽到什么了?”。
比如:
“我有一個朋友,是跑馬拉松的,他非常在乎自己的BP。”
這句話就是沒有站在觀眾角度去思考的,因為觀眾們可能不跑馬拉松,不知道BP兩個字母代表什么。
“他非常在乎自己的最佳成績”
改成這個樣子,觀眾才能明白你到底在說什么。
當你站在觀眾的角度,從新看我之前提到的原則的時候,就會明白其中的玄機。
演講是為了讓人念念不忘。————觀眾總想從別人的演講中帶回一些東西。
演講是一句話的藝術、演講要精煉。————降低觀眾的理解成本。
演講的最終呈現是一種設計。—————— 觀眾的注意力是寶貴的,必須對觀眾的注意力進行管理。
在演講的過程中,我們和觀眾之間存在的許許多多的信息不對稱。
觀眾一開始不知道你的稿子,但是你知道。
觀眾看得到你的肢體語言,但是你不能完全看到自己的肢體語言。
但是,有一樣東西,是我們演講的法寶。我們和觀眾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最小的元素——————是我們的聲音。
只要你的聲音夠大,或者有麥克風。你聽到自己的聲音和觀眾聽到的聲音基本上是一致的。(唯一的區別是耳內音和耳外音的音色不一樣,不過這個不重要。)
我們如何通過聲音來調節觀眾的注意力和情緒呢?
聽見:最基本的任務
首先,我們要確保觀眾聽見我們的聲音。
我觀察了好多演講者,我發現只有少部分的演講者,會在演講之前,調試麥克風,大部分人就是拿起來就講,這其實是欠考慮的。
這聽起來是雞蛋里面挑骨頭。
可是,我們每個人平時習慣的說話音量是不一樣的,而每個場地的麥克風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萬一麥克風面音量是過高的話,我們一開始說話,觀眾就會感覺到壓力;而如果麥克風音量過小,觀眾就會聽不見。
所以,在開始演講之前,起碼要清楚,麥克風是否調節到正確位置。我們是應該讓麥克風多靠近自己一點,還是拿遠一點。
正確地持麥方式,應該是握住麥克風中間靠下的地方。平時去KTV唱歌的拿麥方法,不是演講的拿麥方法。
語速:調節觀眾的緊張感
通常,我們開始演講之前,有兩個變量是已經給定了的:稿件的字數和演講時間。那么,我們可以基本上知道,我們可以計算出,我們演講時候的基本語速是多少。
語速 = 字數 /時間(秒)
如果我們嘗試在有限的時間里面,演講太多的文字,我們就會被迫提高演講的速度,這樣的話,觀眾就會有壓力。而如果我們內容太少,被迫整篇稿子以非常慢的語速講出來,觀眾就會分散注意力。我們通常說的語速,有幾個檔次:
極慢:1/3~1/2字每秒 或? 2~3秒一個字
慢:1~2 字每秒 或0.5~1秒一個字
正常:3~4字每秒
快:5~7字每秒
極快:每秒7字以上
語速和觀眾注意力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的:
語速越快,觀眾越緊張。注意力維持的時間越短。
語速越慢,觀眾越輕松。注意力維持的時間越長。
所以,當我們試圖描繪一個緊張的場面我們會提高語速,而當我們想讓觀眾放松的時候,我們減慢語速。
在完稿排練的時候,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感受觀眾在聽不同段落的時候,應該渲染怎樣的節奏,有意識地調節不同段落的語速。
音量:調節觀眾的情緒
聲音的另一個要素,就是音量的問題。我們之前說,讓觀眾聽見是一個基本的任務。那是不是說,我們演講的聲音就非得一直很洪亮呢?
提高音量,讓觀眾情緒高昂。
我們通過提高聲音,加強我們需要觀眾聽見的信息。當然,一句話不同的地方提高音量,效果是不一樣的。
比如: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還有一種不太恰當的。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每個字都加強,等于沒加強)
提高音量的作用,相信大部分演講過的人都有體會。那么是不是只有提高音量一種方法呢?
降低音量,娓娓道來。
如果說提高音量是為了讓人亢奮,那么降低音量,我們是為了讓人進入一種幽遠的感覺。
當聲音較低的時候,其實觀眾們為了清楚地聽見演講內容,身體會下意識地前傾,或者把耳朵轉向演講者。
這種姿勢下,觀眾的潛意識會認為所要聽到的內容會很深奧,需要調動許多的注意力。
所以,降低音量很適合作為一個故事的開頭。
(降低音量)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著小紅帽……
通過提高和降低音量的搭配,我們可以調節觀眾的情緒,使得觀眾能夠身心都代入到我們的演講內容之中。
停頓:給觀眾理解的時間
語速和音量,是我們演講中需要反復練習的部分。這兩者形成了演講的旋律。
當然,只有旋律是不足以形成歌曲的,我們還需要節奏感:停頓的運用。
演講中的戛然而止,有著神秘的力量,它通過制造忽然的安靜,在觀眾的心里泛起漣漪。
常見的停頓有以下幾種:
這個我不得不致以崇高敬意的偶像,他是誰呢?(停頓:讓觀眾思考一個問題)
他的名字就是,李!小!龍!(停頓:讓觀眾記住一個重要的信息)
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中國人的驕傲!讓我們,為他,而自豪!(停頓:讓觀眾停留在一個情緒中,同時用停頓制造掌聲)
停頓還有許許多多的妙用,這里不一一贅述,大家只要把握一個點,停頓,是為了給觀眾一個空擋去處理信息。
反差:帶觀眾坐過山車
當我們習慣運用了聲音不同方面的要素,我們就可以打一套組合拳,帶著觀眾進行一場演講的過山車游戲。
先抑后揚:一飛沖天的感覺
我們先通過,低聲、慢速制造一個聲音的低谷,然后加入一個停頓,讓觀眾進行反應,但是停頓的時間不要太長,然后忽然提高音量和語速,造成一個驚喜。
(低,慢)他……失敗了……他……失去了一切……(停頓)但是!他沒有放棄!他說:“再來一次!”(高,快)
先快后慢:一錘定音
先通過極快的一段陳述,讓人目不暇接,然后忽然剎車,造成沖擊。
難道我們這樣承認我們是東亞病夫,難道我們就這樣任由列強的踐踏?(極快)不!(停頓)我們不服!我們!要崛起!(慢,而堅定)
通過高低音量,快慢語速的短時切換,加上巧妙的停頓,制造一種反差。這樣,觀眾就會享受到一種刺激而震人心魄的體驗。
演講,是一段旅程,我們的目的,是給觀眾們一種體驗,并希望他們在演講之后,能帶回去一點東西。
站在觀眾的角度去思考我們的演講,是一個演講者的自我修養。
我們演講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才華,而是為了給觀眾留下一種,念念不忘的體驗。
【共創+成就夢想演講俱樂部】第四期演講沙龍
時間:
11月21日(周二) 19:00簽到,19:30開始。
地點 :
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泰然九路海松大廈1903B座共享陸捌酒莊(近九號線下沙地鐵站C出口)
本期主題:風險與收獲
服裝:休閑商務
本期沙龍所有備稿演講者可私信總統籌,獲得一次?? 免費支持!?? 要報名的趕快啊!
口才好不好,都要表達。
本期大咖云集,成就夢想的您快來接龍報名吧!
本期沙龍上將有即興演講干貨分享給大家,大家踴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