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詩?南宋著名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辨》中說:“詩者,吟詠情性也。”這是他對詩的解說,“吟詠情性”應該表達兩個內容:一是詩是表達情感情性的;二是詩要吟詠出來,用聲音把詩歌的情性表達出來,有聲的吟詠和文字結合,才是詩。我們看到的詩文只是表達情感的文字,必須吟詠出來,才是完整的詩,所以,吟詠是詩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對吟詠感興趣,便一直試著吟格律詩。我想,越接近古代吟詠的方法,是不是離詩人所表達的情性更近了一步,也越能體味詩意。 那么,前人又是如何吟詠的呢?
音樂和文學一樣,是古代知識分子階層的必修課,所以,前朝詩人們應該也是懂音樂的,他們的吟詠也一定受古代音樂的影響!我為這個猜想而興奮!
中國傳統音樂的靈魂在韻味,古樂演奏講究“以韻補聲”,這“韻”又是怎么來的呢?
中國傳統樂器的演奏,各有一套致韻的手法,比如古琴之吟、猱、綽、注,通過這些演奏手法,其音高已經不固定在五聲之上,而是在五聲的音高附近上下搖擺變化以致韻。 將簡單的“聲”宛轉成“韻”,賦予了中國傳統音樂獨特的韻味。恰如明代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況》中所言:“五音活潑之趣,半在吟猱。”
這里也出現了相同的字“吟”,古琴之“吟”的技法,在不同的琴派中有不同的處理,演奏出的音高已不在五聲上了,便有了音韻。
百度漢語解說“吟”即:唱,聲調抑揚地念。“吟詠”意為:歌唱;作詩詞。
所以,詩人的吟詠一定是詩文與音樂的完美結合。以上的資料也終于為我解惑:裴金寶老師打譜的《陽關曲》中“西出陽關無故人”這一句出現特別的升哆,應該是古琴演奏手法出來的獨特韻味,同時也為這句的吟詠賦予了韻味與詩意。
人對于未知的事物是好奇的,而這未知的事物又是自己感興趣的,那一定有著探究的欲望。 于是便有了這一猜想和查證。誰也不知道,我的猜想也行是正確的呢!
古人吟詠猜想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