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大熊 著
從豪華政府大樓說開去
首先要說一點,政府大樓終究是個辦公的地方,蓋得好一點,壞一點,其實里面的人不會有什么太大的享受的提升。所以說蓋豪華政府大樓是為了自己享受,這個觀點其實說不太過去。一般說來,蓋豪華政府大樓,尤其是落后地區,其核心原因還是為了招商引資。
越窮的地方就越需要招商引資,投資多了,才能徹底改變環境,吸引更多的人和企業過來,然后才會有經濟發展,才會有政績,有些人才能升官,這個是核心訴求。但是投資人不傻啊,為什么要投資你呢?一定是要賺錢才行的。所以,作為一個政府,尤其是落后地區的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設一個很好的投資環境。這個投資環境可不僅僅是一個政府大樓就夠了,很多縣級市都蓋了自己的五星級酒店。單靠顧客住肯定是不行的,主要還是政府用來接待投資商的。有一個東北的案例,當地只有一個四星級酒店,投資商來了,晚上都要趕回沈陽住,后來就蓋了一個五星級的。當然,因為五星酒店不是政府機構,所以大家沒有關注罷了。
很多地級市縣級市都會有老城區和新城區,一般新的政府大樓也都在新城區,原因也很簡單。鑒于我國居民強大的拆遷致富意識,拆遷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所以與其拆舊城區,不如找塊空地蓋個新的,完事再去改造棚戶區比較方便。然后你就要設法讓開發商來談判,說我們要蓋新城區了,你來中心區蓋房子吧,會有很多人來住的,肯定賺錢。開發商是精明的,就要問:你怎么證明這是中心區啊?政府就會說:我會在那兒蓋個新的政府大樓啊。然后開發商就說:好吧,你蓋吧,你蓋了,我就來蓋房子。然后政府一般就會蓋個辦公樓,為了和新城區配套,所以一般也就會高端大氣上檔次了。其實這對政府公務員很不方便,因為上班變遠了,很麻煩。大樓起來了,公務員要去上班,其他的政府機構也要逐漸搬過去,老百姓要去辦事,然后周邊就開始有住宅,有寫字樓,商業區開始建設,因為離政府近,自然也就是市中心,然后慢慢老城區的人會遷過來。這個時候,當地的經濟和建設,一般說來就會上一個檔次。
所以,蓋豪華政府大樓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投資,是“舍得孩子套狼”的那個“孩子”。蓋這個豪華大樓的主要目的,確實是為了城建和多吸引一點投資。
然后你說,為什么不去蓋學校啊?這個問題很簡單了,蓋學校能得到什么回報呢?孩子讀書都考學出去了,也不一定會回來。這么做和政績方向不同,有限的資金肯定不會投入沒有直接政績回報的地方。經濟發展,目前還是二三線城市的第一追求。而經濟發展就離不開外來投資,政府每天為了拉投資進來拿真是想破了腦袋,而房地產有是拉動GDP(國內生產總值)最快的,所以這個辦法一般都會試一試。
當然,城建好了,房價也會高,但是因為大筆投資進來,整個經濟也會有所改善,一般說來,都是利大于弊的。不過舊城區改造的時候,依舊還是會遇到很痛苦的拆遷問題。
一般說來,大部分事情,存在就具有合理的地方,不能單純地二元化去看待對錯。大部分情況下,這些事情總體上還是最優的方案,是一個博弈后的結果,也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方案,只是好處的多寡不同。其中肯定也有不公平的事情發生,這個不可避免,但是總體上,做事總比不做強。我相信釘子戶也不是真的喜歡那套房子,只是想得到的實在太多了,其實見好就收是最好的,指望拆遷上福布斯排行榜是不現實的。
我說的只是一種情況,我必須承認可能會有其他的可能存在,但總體上,我說的事情更像是一個普遍現象。大家可以各自在自己的家鄉調研一下,是否如我所說。
我的這個觀點反對者并不多,大部分覺得這個思路還是挺新穎的,這也讓我很欣慰。有人跟我說,你寫這樣的文章,很容易掉粉的。我回答,這其實是一種篩選粉絲的辦法,無法理解的人對我也毫無價值,他是否關注我并不重要。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能想到這些,我告訴他這不是我想的,我之前就是開發商的一員,做的就是三四線城市,什么五星級酒店、公園、小區、工業園的開發都參與過,政府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塊地就在新政府大樓的旁邊。”
有人給我發了一個段子,說政府兩萬元征一畝地,然后400萬賣出去,似乎賺了很多錢。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第一,征地不會那么便宜;第二,征完地還要進行一級開發,一直開發到X通一平,這里也有很多成本;第三,實際成交價沒有看上去那么多,政府會用各種補助形式把錢還給開發商,最后價格便宜得很。所以開發商也不傻,政府賺錢也沒用,它要的其實就是GDP,或者要維持地價。所以成交價沒有那么高。當然,這是在三四線城市,像一線城市這些不缺錢投入的地方,就是實價了。
所以這個世界,總體上是合理的,你覺得不合理,更多的原因是你根本不了解。
我沒有北京戶口,北京房子也很貴,但我并不抱怨,也不嫉妒很多本地人靠租房子生活。你想人家祖祖輩輩在這里生活,你一來,就要同等的待遇,就要爬到人家頭上,就要便宜房子和各種條件安居樂業,對原來的人公平嗎?人家祖祖輩輩的耕耘不如你交那點可憐的稅?所以,你背井離鄉想要出人頭地,要做的事情是更多的奮斗,以彌補幾代人帶來的差距。而不要寄希望于出個什么政策,把你拉到和其他人同樣的起跑線上。當然,如果別人去你的家鄉打拼,和他相比,你也是一樣有優勢的,只是你放棄了這個優勢。
這個世界總有很多好聽的概念,會麻痹很多人。實際上是讓你停下了奮斗的腳步,去做一些無謂的事情,最后耽誤的還是自己。比如所謂的平等,比如創業比打工更有出息,比如聽話的是奴才、反抗的是英雄。一切好聽的概念都得到很多的認同,其實是打中了一些人性的弱點,就是你目前失敗的困境,不是你的責任或者能力問題,而是其他人的問題。當你習慣了這種麻醉,很快就會陷得更深。所以,除了壞話不要在意之外,對好聽的話更要謹慎,別當真就是了,就好像別人說你好帥一樣。
當你覺得某件事情好像很不合理,或者特別傻的時候,去研究一下原因,而不是去下判斷,往往會有意外收獲。輕視這個社會規律的人最后會發現其實傻的人是自己。符合規律的東西一直在生長,不符合規律的東西則被淘汰。也許它和理想的情況是有差距的,但你要明白二者的區別。你可以告訴我,人總要有些理想;我則要告訴你,知道怎么實現的才是理想,不然只是空想罷了。
記得很早之前有一個蠻震撼我的事件,就是天涯的貴族之爭,當時確實顛覆了我的三觀。里面描述了很多貴族的生活方式,讓我懂得一個道理:就算我有錢,也不會進入那個階層。里面有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人不分貴賤,但一定分層級。這一點放之四海而皆準。
我們要做的,只是窮盡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層級慢慢地提升,先到自己層級的上層,再努力突破這個層級的限制,進入新的層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也許你想說,那解放全人類,大家都平等了不就好了嗎?人家出身比你好,智商比你高,工作比你努力,長得比你好看,談吐比你有見識,憑什么和你平等?
2010年12月我發的一條微博:
有一天我忽然想,我還在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在社會里掙扎奮斗了。他們在社會上奮斗積累了十幾二十年,我們新人來了,他們有的我都想要,我這不是在要公平,我這是在搶劫。因為我要的太急,因為我忍不住寂寞。20多歲的男人,沒有錢,沒有事業,卻有蓬勃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