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音樂狂歡,一個兩個小時的美夢之旅,一部養眼又好聽的電影。美妙的音樂,美麗的愛情,飽滿而又充沛的情感渲染,讓人恍若躺在輕飄飄的云朵上,自由的飄飛,隨意的起伏。忘記了自己,忘掉了時間,也忘記了眼前的茍且。任思緒跟隨著音樂在飄蕩,恍恍惚惚,自由自在。
只是此情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合?
正如電影的名字一般,這是一座熱愛音樂的城市,就連堵車這種讓人無聊和煩躁的事情,也能演繹成一場動感而又富有旋律的歌舞狂歡。
得虧是電影,不然交警可有的忙了。也不知道導演,給路政付了多少公路租賃費,才拿到這段城市主干道的使用權,只為讓觀眾過過干癮:原來堵車也可以這么玩兒!
電影似乎是演給每個懷揣夢想的小人物看的,因為男女主角也不過是我們中的一員。mia是個賣咖啡的小店員,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客人,做一些點單和收銀的簡單工作。她也和你我一樣,并不甘心于這樣的現狀。她喜歡唱歌,喜歡跳舞,擁有表演天賦,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于是她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一遍又一遍地試鏡,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一次試鏡失敗后,mia心灰意冷、無精打采地回到出租房。一幫熱情活力的室友恰到好處地出現了,沒有肉麻的語言,沒有煽情的安慰,只要一支激情四射的歌舞,就輕輕松松地把mia從黯淡無光的角落里拉回到活力四射的狂歡party。我不知道別人看到這里有什么感受,我的手和腿不知不覺的打起了節拍,我的靈魂像是要跳出肉體,跟著那動感、熱烈、默契、干凈的節奏律動起來,滿腦子意淫著:如此好室友,給我來一打。
狂歡結束,當mia再次回到孤寂的現實,發現車子因為違停被拖車公司拖走了,只好一個人走在冷清的夜里。
走著走著,隱隱約約有一串鋼琴曲,從身旁的門縫里飄了出來,留住了她的腳步。
她不由自主的跟著音樂,走進了那扇門,見到了電影的男主角——seb,一個落魄的爵士鋼琴師。
她被他的才華所吸引,迷戀于他指尖的音樂,深深地陶醉其中。
seb也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曲子里,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生命里仿佛只有音樂,直到尾音揚起……
酒吧老板對他的表現很不滿意,因為他并沒有按照老板的安排去演奏。老板告訴他:你被解雇了。
正當她要走上前去,想要表達內心的激動和仰慕之情時,他卻怏怏地徑直從她身邊走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然而這就是電影,為兩個人創造了隔三差五的不期而遇。現實中難得一遇的場景,電影中都成了稀松平常。
于是第二次,兩人相遇在一個小型party上,seb依然彈奏著自己喜歡的音樂,mia依然靜靜地駐足欣賞。
兩個人來到紫色的夜幕下,一盞路燈,一條長椅,映襯著閃爍的星光,遠處是城市的萬家燈火。mia和seb對彼此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伴隨著seb輕吟的俏皮歌詞,兩個人步調一致的跳起了踢踏舞。觀眾的情緒完全被帶入了兩個人默契輕快的舞步中,靜靜的沉浸在這種浪漫里,產生了無盡的幻想。
同樣懷揣夢想的兩個人,彼此吸引,感情在不知不覺中升華。
“好奇怪 我們不停的遇見對方”
“是的 真是奇怪”
“也許 這意味著什么”
“我并不覺得”
“我也是”
傳統的爵士樂正在慢慢消失,因為多數的年輕人只喜歡青春和躁動。seb喜歡爵士樂,想要成就自己的夢想,留住爵士樂。
當mia說他不喜歡爵士樂時,seb心里產生了一絲失落。他帶她來到一個爵士酒館,看著臺上的演奏,seb告訴mia,你看他們固執地跟著自己的情緒演奏,有時對抗,有時妥協,他們每天的演奏都不一樣!
夢想就是這樣!有沖突,也有妥協,而且非常非常刺激!
你知道,我覺得當人們說:他們討厭爵士時,他們不知道爵士的背景是什么?爵士從哪里來?爵士源自于新奧爾良市的一個小破房子里。人們聚集在那里,說著五種不同的語言。他們沒有辦法彼此交流,他們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爵士。
mia被seb的專注和激情所感染,兩個人彼此鼓勵,相互成就,深深地相愛。
為了生活,為了給彼此的未來創造所謂的希望,seb被迫加入了基斯的樂隊,做自己不喜歡的音樂。
他們的演出很受歡迎。在得到收入的同時,他也收獲了成功的興奮。他的生活就被卷入了巡回演出的車輪,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他和mia見面的次數也越來越少,而且這種生活似乎沒有盡頭……
你的夢想,你的爵士俱樂部呢?我以為你做樂隊,得到收入,會繼續自己的夢想!mia問他。
我以為你不喜歡爵士,我以為你要的是這樣的生活。我成熟了,繼續做爵士沒有希望,我只能改變……
這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為了愛對方,為了給彼此更好的生活而妥協。以為是遷就,卻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夢想,淪落成彼此身邊的陪襯。
這就好比那個故事:
每次兩人一起吃魚時,他總會第一時間將魚頭夾給她,而她也會第一時間將魚尾夾給他,幸福靜靜洋溢在彼此臉上……
多年后,白發蒼蒼,經不住歲月蹉跎的他先走了。看著他留下來的藍色日記本:親愛的又給我夾了魚尾,看著她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夾給她的魚頭和自己碗里厭惡的魚尾,我感到滿足、幸福,只要她開心,我愿意一輩子吃魚尾……
他最愛吃魚頭,卻一輩子吃著魚尾。
她最愛吃魚尾,卻一輩子吃著魚頭。
我們總以為妥協和付出是愛,但是卻忘記了最初彼此的吸引。
可悲的是因為夢想而相愛,卻為了愛而放棄了夢想。
電影到此并沒有結束,因為現實已經很慘淡,如果電影也被現實綁架,觀眾肯定不會買單的,ta必須要滿足觀眾足夠的情感需求。現實得不到,向電影來要。
于是,seb恰到好處地接到了一個電話。有導演邀請mia去試鏡,卻打給了seb,這是個好鋪墊、好臺階,我給滿分。
然后seb就有了理由去找mia,去好好給她上了一課,當然也是給他自己上的。
女:我已經試鏡過幾百萬次了,每次都一樣。要么是我被打斷了,就因為有人想要個三明治!要么是我在哭,她們開始大笑。要么是那些坐在等候室的人。她們…她們…我們一樣的打扮,但她們是更漂亮、更好,也許是因為我不夠好。
男:不,你很好
女: 不
女:也許我不夠
男:你夠好
女:我也許是那些總想去做演員的人之一。但是它對我來說只是個白日夢,你懂嗎?你說你改變了你的夢想,然后你成長了!也許我也不是做演員的料。我可以回學校,我可以找到別的想做的。因為我離開了,我不想再去試了。
男:為什么?
女:什么為什么?
男:為什么你不想?
女:因為那太痛了
男:你是個嬰兒
女:天啊,我不是個嬰兒,我在試著長大
男:你哭得像個嬰兒
第二天八點,輕輕的,他來了,不帶走一片云彩,只為帶走她……
于是他成就了她,她也成就了他。
他們靜靜地坐在清晨的美景里:
女:我們在哪
男:格里菲思公園
女:我們進展到哪
男:我也不知道
女:我們該做什么
男:我不覺得我們能做什么,因為當你真的得到這個角色。
女:如果我能得到
男:當你得到它 你將要把你的一切給它 一切 這是你的夢想。
女:你打算做什么
男:我可以繼續我的計劃,你知道的。留在這里,開始我自己的路。你會去巴黎,那有好的爵士樂。你現在喜歡爵士樂了,對嗎?
女:是
男:我們大概只能靜觀其變了。
女:我會一直愛著你。
男:我也會一直愛著你。
當你們都以為兩個人可以共同成就夢想,共赴婚姻殿堂,電影卻陡然急轉,來了個五年后。
mia攜夢歸來,也帶來了現在的老公,還有了自己的小寶貝。這個梗我真是難以下咽,真替seb打抱不平。
而且兩個人又遇到了堵車,愛樂之城,堵車和音樂更配哦,不用說下面一定有美妙的音樂在等著大家。
導演說,你們肚子也餓了,就在這里下車,找個地方吃飯吧!
于是兩個“吃貨”,挽著胳膊歡快的找吃的去啦!
導演繼續發號指令:music,come on!
跟隨著音樂,mia看到了自己親手設計的塞巴斯爵士俱樂部的標志,心頭一震,老情人一定在里面,心砰砰砰地直跳!
seb也看到了mia,接下來這首曲子送給mia,送給成就了彼此卻沒有結果的愛情……
如果再來一次,當我們第一次見面,當你驚喜地走過來,我會毫不猶豫地親吻你,我會堅決地堅持自己的夢想,我會給你最熱情的鼓勵,我會和你生下寶寶,我會帶你走進真正的爵士音樂,我會……滿足觀眾所有現實中得不到的一切……
兩人相視一笑,幕謝……
回味、糾結、掙扎、淚水、懊悔、雜陳、充斥……何去何從?
“敬那些做夢的人,哪怕他們有點傻,敬那些痛著的心,敬我們制造的混亂”
現實中實現不了的,就交給電影吧,至少我們還是有夢的。
走出電影院,一股冷颼颼的風一巴掌抽在臉上,疼的我才知道:噢,這才是現實……
咕嚕嚕,肚子也開始叫了,沒辦法,去吃碗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