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十二月一日,改封鄭王石重貴為齊王,充任鄴都留守;以李德珫為東都留守。
30、
十二月二日,任命高行周為知襄州行府事。下詔命荊南、湖南共同討伐襄州。高從誨派都指揮使李端率水軍數千人抵達南津,楚王馬希范派天策都軍使張少敵率戰艦一百五十艘進入漢江援助高行周,并各自運糧饋贈。張少敵,是張佶之子。
31、
安重榮聽聞安從進舉兵造反,也下了決心,大集境內饑民,部眾發展到數萬人,南向鄴都,聲言要到京師朝見。
當初,安重榮與深州人趙彥之都擔任散指揮使,相得甚歡。安重榮鎮守成德,趙彥之從關西前去投奔他,安重榮待他非常豐厚,命趙彥之招募黨眾,但是內心其實猜忌他,等到舉兵之時,僅任命他為排陳使,趙彥之懷恨在心。
皇帝聽聞安重榮反叛,十二月七日,派護圣等步騎兵三十九指揮出擊。以天平節度使杜重威為招討使,安國節度使馬全節為副使,前永清節度使王周為馬步都虞候。
32、
安從進派他的弟弟安從貴率軍迎擊均州刺史蔡行遇,焦繼勛截擊,將他擊敗,俘虜安從貴,砍斷他的腳,帶回。
33、
十二月十三日,杜重威與安重榮在宗城西南遭遇,安重榮擺出偃月陳,官軍兩次進攻,陣型不動。杜重威懼怕,想要撤退。指揮使、宛丘人王重胤說:“兵家忌退。鎮州精兵都在中軍,請公分銳士擊其左右翼,我以契丹兵沖其中軍,他必定狼狽。”杜重威聽從。鎮州兵陣稍稍退卻,趙彥之卷旗策馬來降。趙彥之用銀子裝飾他的鎧甲和鞍勒,官軍見財起意,殺了他,瓜分了他的財產。安重榮聽聞趙彥之叛變,大懼,退后藏匿于輜重中,官軍乘機猛攻,鎮州軍大潰,斬首一萬五千級。安重榮收集余眾,退保宗城,官軍進攻,夜半時分,攻拔。安重榮僅帶十余騎兵走還鎮州,嬰城自守。會天寒,鎮州人戰死及凍死二萬余人。
?契丹聽聞安重榮造反,于是放楊彥詢回國。
十二月十五日,冀州刺史張建武等攻取趙州。
華杉曰:
安重榮“大懼,退匿于輜重中”,稍微有點不利消息就嚇破了膽,你膽子那么小,那為什么要造反呢?作為軍隊統帥,如果戰敗,躲在輜重堆里能活命嗎?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小人性格,稍微得志便氣沖云霄,小有失意則魂飛魄散。現在就到了“現原形”的時候了。
34、
漢主劉巖病倒,有胡僧說漢主改名為劉龔,不利;漢主自造一個“?”字,義取“飛龍在天”,讀作儼。
35、
十二月二十五日,皇帝下制,任命錢弘佐為鎮海、鎮東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吳越國王。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八十三
后晉紀四
公元942年——944年正月
共2年1個月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
1、
春,正月二日,鎮州牙將從鎮州西面城郭的水碾門(水力磨坊使用的水道)引導官軍入城,殺死守城墻的變軍二萬人,抓獲安重榮,斬守。杜重威殺了引導者,獨占這份功勞。正月五日,安重榮的首級送到鄴都,皇帝命令刷上漆,裝在盒子里送給契丹。
華杉曰:
之前趙彥之投降,被官軍謀財害命;如今鎮州牙將投降立功,又被官軍主帥、招討使杜重威殺人冒攻。石敬瑭的領導力,已經是完全失控,暗無天日。
2、
正月八日,改鎮州為恒州,改成德軍為順國軍。
3、
正月十一日,任命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瑩為侍中,任命杜重威為順國節度使兼侍中。安重榮私財及恒州府庫,全部被杜重威私吞,皇帝知而不問。杜重威又表舉衛尉少卿、范陽人王瑜為副使,王瑜為他向百姓橫征暴斂,恒州人不勝其苦。
4、
張式的父親張鐸到宮廷訟冤(張彥澤冤殺張式,事見公元941年記載)。正月二十七日,任命河陽節度使王周為彰義節度使,替代張彥澤。
5、
閩主王曦立皇后李氏,是同平章事李真之女,嗜酒剛愎,王曦對他又愛又怕。
6、
彰武節度使丁審琪,養部曲一千人,放縱他們在境內施暴。軍校賀行政與諸胡相結為亂,攻延州,皇帝派曹州防御使何重建率軍救援,同州、鄜州援兵相繼抵達,延州才得以保全。
二月九日,任命何重建為彰武留后,召丁審琪歸朝。何重建,是云州、朔州之間的胡人。
7、
南唐左丞相宋齊丘堅持要求參與政事,唐主李昪于是允許他進入中書省。宋齊丘又要求主管尚書省,唐主于是罷免侍中、壽王李景遂的判尚書省職務,改為領中書、門下省,任命宋齊丘為知尚書省事。但三省事務都要向齊王李璟匯報裁決。宋齊丘視事數月,親吏夏昌圖盜官錢三千緡,宋齊丘判他免死;唐主大怒,斬夏昌圖。宋齊丘聲稱有病,請求解除自己職務,唐主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