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效應是專門用來破解或利用“損失規避”心理的格斗術。損失規避,讓人們非常厭惡“失”,而期待“得”。語義效應,就是通過調整敘訴方式中“得失感”,影響語義,可以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決策。語義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話術”。
舉例:在禱告時吸煙”的語義是“失”,“在吸煙時禱告”是“得”。受“損失規避”心理的影響,神父只接受“得”,不接受“失”,利用了“語義效應”,左右了神父的答案。
應用:
一餐飲門店重新裝修升級,當然菜品價格也上漲了,為了避免讓客戶認為漲價了,門店做了一段時間的送券等活動,代金券是免費的“得”而忽略價格上漲的“失”。
前日某月子中心做活動,特價6折把折扣的部分價格直接寫成立省xxx元,省就是賺,其實也是利用了一把“得”的心理。
一裝修公司做活動,整裝一口價,簽單就送家具,限量20戶,送其實就是“得”,限量就是“失”。
一美容中心,在給顧客服務時,時常拿免費體驗來吸引顧客,在體驗過程中,把有些情況說的很嚴重,間接又推出什么什么剛好有一活動,把情況說的很嚴重其實是在利用人的損失,間接的特價活動冒失是剛好趕上了,屬“得”心理。
某咖啡店搞充值活動,單頁上(被動銷售)寫,充值2000送200。2000和200的比重差太大,很容易被完全關注在需要花費2000上而不是多得的200,如果話術改為,今天有一個立減200的活動,活動是充值2000,今日消費滿200可免單,超過200立減200。立減就是得到好處,把“得”做了強化。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限時特價;還剩最后2天;全球限量,都是在利用語義效應中的失,刺激用戶立即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