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漫威電影里各式的英雄人物和炫酷的特技鏡頭,沒有男歡女愛、英雄救美的經典橋段,這部電影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一部小成本的制作。然而這部小成本之作卻有著大成本普遍缺少的內涵。
或者說從另一種層次上講,即使只有一個女人和一只鯊魚,整部電影卻沒有讓我放空的時間和精力。情節的緊湊,血腥的渲染,小人物的襯托,縱使看完后會對某些情節產生質疑,比如鯊魚為何要和這個女人一直周旋,卻能從另一個角度自己找到答案,然后就是思考,反思。我認為一部較好的電影的評判標準就是看時走心不走神,看后思考不嘲弄。這部片子驚悚片似乎還是對味的,值得一推。
說到大白鯊與人的驚悚片,不得不提的就是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自此之后,白鯊看似蠢萌的外表與強大的殺傷力使它成為了熒幕的常客。相比于白鯊變異、群起而攻之、白鯊靈異事件等荒誕的想象力制作,這部作品似乎是一種向正常與自然的回歸。因被鯊魚圍堵而被困在一個較小的封閉地域里的生死搏斗賦予了這部影片令人屏息的張力。
求生的本能與善良的本性
女主布蕾克·萊弗利因《緋聞女孩》的S而出名,在本片中她高挑的身材、古銅色的胴體、美麗的容貌、嫻熟的沖浪技巧都是影片的亮點。然而這個看似為花瓶的人物,卻并非扮演著花瓶的任務,她獨挑大梁,將人被困時的求生本能展現的淋漓。
Nancy(女主)因母親過世而感到心情煩悶,于是來到對母親意義非凡的沙灘來沖浪,卻意外碰到了一具鯊魚的尸體,而這具尸體招來了另一只等待獵食的鯊魚,人與鯊的交戰便在這有限的空間內展開了。
影片開頭,藍的看不到邊的海,金色的沙灘,郁郁蔥蔥的綠色植物,似乎都寓意著這將是一次美妙的沖浪之旅。然而美麗的東西總是蘊藏著未知與危險的,如此美麗的海灘,僅兩個沖浪的游人,似乎寓意著什么危險的信號。女主因誤打誤撞被浪沖到了一只巨大的鯊魚尸體面前,海鳥在它身上盤旋,她驚詫于如此奇觀的同時,也被一只盤旋在周圍的鯊魚出其不意地襲擊,頓時血染紅了海水。
她的左腿將近被咬掉了一塊肉,而憑借對于求生的本能她奮力地掙脫,然后朝著不遠處的一塊暗礁拼力地游過去。憑借著在醫學院的知識,她將項鏈上的掛鉤拿下,戳進肉里,連接被咬的將要脫落的傷口,并將上衣撕破進行包扎以防流血過多,這一系列的過程都超乎常人的冷靜,也不斷地夾雜著自我安慰。
她在無人可以求救的暗礁上,觀察鯊魚游動的規律,甚至精確到秒數,在沒有食物和脫水缺血的情況下,仍然不斷地挑戰著體能的極限,從一個暗礁漲潮淹沒前移動到另一個暗礁上。想盡一切辦法活著,也想盡一切辦法求生。人性的本能或許在遇到危險時才會被激發,即使形單影只,即使孤軍奮戰,只要還活著,就不能輕易放棄。
醉漢因為貪念她的財務而葬送鯊魚之口,前來沖浪的兩個年輕西班牙小伙因為松懈同樣命喪鯊魚。她的警告與告誡都沒能挽救這些人的生命,即使在錢財衣物被順走、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仍能用盡一切力氣的叫喊和肢體語言的制止,讓我看到了影片中所傳遞的同物種之間本有的保護欲。
確實,在天災和危險物種面前,沒有硬性武器的保護,人脆弱的就像是一根可以隨時被折斷的牙簽。即使有武器,孤身作戰有時還是于事無補,所以人們才開始講究科技興國,眾人拾柴火焰高。
然而人與動物最不同的一點大概就是思想與意識流吧,眾生在遇到危險時都有掙扎的本能,但人類特有的主動出擊和邏輯思考的能力,對于所牽掛的人或事的執念,也是其可以成為高級物種的原因。正是因為有這些,所以韌性總是會讓一根牙簽似的生命變成彈簧,一直一直堅持到最后一刻。
白鯊的復仇,誰有罪,誰無辜?
影片上映時,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大白鯊都已經吃了三個人了,卻還要執著于女主不放。其實片中有了很好的解釋,女主在觀看帽子上的攝像記錄儀時發現,鯊魚的嘴上有一個巨大的魚鉤,很明顯,它是之前被逮捕而逃脫的。所以它是在報復,不是因為饑餓,而是因為要復仇。
也或許,那具躺著的白鯊的尸體是它勾引人靠近的誘餌,又或許它們之間有某種關系,才讓這只僥幸逃脫的白鯊有了如此大的仇恨情緒。無論如何,它是因為不敢于再被人類折磨,而它復仇的方式是簡單而直接的,沒有什么陰謀論,沒有講究任何手段,就是圍追堵截,咬斷生命。
現實中,很多人開始反思接連不斷發生的動物復仇事件,也譴責那些捕殺鯊魚和野生物種、吃野味的人。正是由于他們的存在打破了人與自然物種之間的和諧共存,所以許多無辜的人才會因此而喪命。影片中,無辜喪生的三個人也揭示了導演所要闡釋的主題,人與生物之間本來就應該是相互尊重和敬畏的關系,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打破規則的一方也會有自食其果的后果。
很多人說這三個人是無辜的,那么怎么判斷無辜與否呢?或許他們之中就存在消費白鯊的人或是獵殺白鯊的人。從另一種角度上講,人類是一個群體。就像我們覺得獅子很危險,不能靠近一樣,但獅子中也有性格溫順的,可是我們還是大多時候都會將獅子蓋棺定論成危險物種。同樣,在白鯊眼里,人就是人,無論是不是當初那個想要殘害它的人,甚至是想要保護它的人,它覺得都是危險的,因為它沒辦法判斷人的思想,并與其溝通。所以,某些人犯下的錯,在某種程度上,也被歸咎為人類的過錯,畢竟我們屬于同一物種。白鯊的復仇,只是導演表現手法里的一個提示或是警示而已。
因為白鯊咬人,就斷定白鯊有罪,往往是我們作為最高級物種的一種優越性的主權宣示。然而這樣的論定未免太過于牽強,這背后的原因是否該引起反思與警示也不言而喻。所以,這部片子也是一部環保、呼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影片。高超之處也不用多言了,看過片子后,或許你會更有感觸。
白沙最終還是死了,它被足智多謀的女主殺死了,這是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局。無論有沒有錯,它殺了人,就必須死,導演在影片最后又安排上演了一出絕對論的好戲,也或許,是一出相對論的反思。
著名時尚品牌阿瑪尼已經宣布2018年秋季之后不再使用任何動物皮毛制品,明星開始呼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等一系列行為,也開始讓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宣布主權的方式,不只是一己私利地殺戮,人類的飲食,也并不只是非野味不可。憑借《孤兒怨》被世人熟識的導演佐米·希爾拉非常清楚觀眾在一部驚悚電影中需要什么,也明白一部驚悚片所不應該流于表面的主題。一個人與一只白鯊,人類與自然物種的對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