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似水若煙
時間象一條從不停歇的河流,總是不管不顧義無反顧地向前奔流,縱遇見礁石縱碰到高山,或者會迂回或者會穿越,但從來沒有讓之倒流。
很多時候,感情一旦逝去,不管你痛徹心扉極力挽留也好或者一念堅決華麗轉身也罷,其實都再也回不去從前,回不到當初。人生若只如初見,之所以讓這么多人引用感嘆是因為如此的切中要害,輕輕一撥,便是最痛的那根弦。
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又是多么讓人心痛惋惜,一直以為尋常的日子,共看云卷云舒,同聽潮來潮去,喜迎朝霞晨曦,感受春去秋來,原以為尋常一樣窗前月,因為少了梅花便不同,以為一樣尋常煙火日子,缺了身邊人,但再無法“賭書消得潑茶香”。
再也回不去了。才會如此讓人心傷到無助,悲傷到極致。今生今世,擁有的已經成了過去,我們都已經千瘡百孔,只有時光依然安然無恙。
那個決然轉身的背影,那個冰冷堅硬的腳步,如果,會在忽然間猶豫起來,停頓,然后轉身,回眸處,一片淚眼朦朧。是不是會讓人感慨感動,最終相擁而泣,結伴團圓?
所以,我喜歡這個名字,鹿,回頭。
我不想去探究是否因為山峰酷似一只回頭的鹿而得名,我也不想去研究它的地理位置有多么的特殊。我只是喜歡那個美麗的故事那個關于愛情的傳說。世間許多事,無法重來,可關于等待,卻有許多的女子站成了望夫崖。而在鹿回頭山頂的西麓,卻有兩塊永生相伴的巨石。一塊是等待成石的女子,一塊是戀人歸來長跪在女子旁邊的男子,他們誓死相依。雖然我到了這里,卻錯過了看那讓人感動的場面,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這世間,天長地久的愛情不管你有沒有親眼看到,都可以讓你心潮澎湃,感動自己。只要你信,愛情長存。
人生是一部空白的書,每一天過去了,才會有墨跡留存。或許人生這本書,早已經裝訂成冊,書寫成章,只是沒有翻到這一頁,我們無法提前知道內容,只有過了今日,我們才能恍然,原來一切早已經寫好記載。就算你想中途修改或者刪除,都是徒勞。
所以,我們習慣一往無前地一直走,只想看看腳下的路又是怎樣的風景怎樣的詞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于希冀未來期盼明天會更好,卻很少回頭翻閱走過的風景經過的人事。不到萬不得己,不到百無聊賴,總是不肯回頭,回頭看看身后灑落的曾經,以如今的心情看來是葉落如蝶還是葉落歸根,看時光來徑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雪落無痕?
相傳古時候,有一位黎族青年從五指山追趕一只美麗的坡鹿經過了九天九夜,翻過九十九座大山的追趕。來到南海之濱,前面懸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已經無路可走。當青年正要張弓搭箭,坡鹿驀然回首,一雙清澈的眼睛充滿了留戀與珍惜。在九色光暈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剎那間感動了黎族青年,于是兩人傾心相愛并結為恩愛夫妻定居下來。
如果沒有這一回頭,如何成就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我喜歡這樣以美滿結局而流傳開來的故事。不似梁山伯與祝英臺需要死后才可以化成雙雙飛舞的蝴蝶。不像牛郎織女需要一年一度才可以一夜相會,七夕過后又是天人永隔,無法長廂依偎。也不是白蛇傳里的許仙與白素貞,需要質疑許仙那一剎那的猶豫與白素貞歷經十八年的塔下之苦。
回頭,拋棄了鹿的身份回到人間。回頭,是對前途的放下與對身后的留戀。經過了九十九天的一追一逃,青年的英勇,已經足以打動花鹿的心,也足以讓她化身為人的動力與決心。經過九十九座山的翻越,青年的執著與堅持,同樣可貴。只要他認準的,便不會放棄,只要他堅持的,便一定會一追到底。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給了艱難,而是敗給了堅持。一個人若可以心無旁騖一路奔馳只為了眼前的目標心中的理想,便足以稱之為英雄。青年的可貴,貴在向前,貴在堅持;花鹿的動人,美在回頭,美在留戀。
或許是因為生來念舊的人,總是喜歡回頭、回首、回眸這樣的詞。
人生,無法重來。可是,尋尋覓覓前,卻不止要一往無前,還可以往回頭望望。“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份驚喜,全在于懂得回頭。
人的一生,總會經歷諸多的滋味,惆悵歡喜,一路相隨。總會有些人與事,被妥善收藏安放在記憶這本書的字里行間里。夜靜更闌,一燈如豆,窗前明月來相照時,總會有些相似的場景被喚起。
回首來處,收拾徑上掉落的點點滴滴,或許是一枚秋天的落葉,或許是一幅野渡無人舟自橫的畫面,或許是一杯喝到淡得無味還舍不得倒掉的清茶,或許是一曲百聽不厭反復循環多遍的曲子,或許,或許是一個聽了千萬遍卻美麗依然的愛情傳說。
人生需要勇往直前,無懼無畏,可有時候,也要懂得回頭。回頭細數來路的那些珍藏于心的歡喜與惆悵。回頭看看那些雖已遠離卻依然記憶清晰的人與事。回頭想想,曾經有過的委屈與興奮,回頭看看,妥善收藏,細心安放。然后,收拾好心情,打點好行囊,依然可以起程,趕那張明天的船票。
鹿,回頭,造就一個美好傳說,成就一個圓滿結局。
而我們可以偶然回首,但更多的還是需要珍惜當下。
其實,唐·布袋和尚有詩說: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禪師說“退步原來是向前”我想說“回頭也是為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