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這是宋朝盧鉞的《雪梅》。
這首詩說明了梅,雪,詩三者的關系以及在冬天的重要性。只要三者相結合,即使在冬天也能組成最美的春天。
冬日里,有雪才算是完整的冬天。近幾年,雪下的很少,仿佛有種被戲弄的感覺。今年冬天有點特殊,雪出奇的多,到現在已經下了四場。
除去第一次的雪為了應節氣象征性的下了一點,后來的雪一次比一次大,足以讓久未見到雪的孩子們歡呼雀躍。這不,昨天又雙叒叕來了一場鵝毛大雪。
在古代,冬天最愜意的事應該是“踏雪尋梅”。現如今,社會高速發展,即使有梅花開放怕也沒有時間觀賞吧。
臘梅
早就聽說澤州公園里有臘梅花,卻從來沒有去看過。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今日,難得和幾個同事相聚,又恰逢雪后初霽,便相約一起去公園遛遛彎,效仿古人來一個“踏雪尋梅”。哈哈!
第一次見著臘梅花,而且還是黃色的,我有些詫異。聽聞同事講解才明白,臘梅花原本就是黃色。至于我們常聽說的紅梅,白梅或者文章里詩句中贊美的大多是指梅花,而非臘梅。
臘梅的花朵似乎比梅花小一點,顏色雖金黃,但和枯萎的樹枝樹葉混在一起,你如果不仔細尋找還真不容易發現它。湊近了聞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兒。
不由得我想起了王安石的《梅花》:“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回來后又找度娘問了,才知道梅花和臘梅是完全不同的兩張植物。梅花顏色多,深紅,粉紅,紫紅,白色等,而臘梅就一種顏色即黃色,因此又被稱為黃梅。還有它們的花期,葉片等也不一樣。
其實,不管是哪種梅花,它們都象征著不畏嚴寒,不懼困難,不擇環境,迎難而上,素雅高潔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