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為啥重賞齡官?

有次賈母他們一大家子人看戲,王熙鳳說那個扮小旦的“這孩子扮相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猜不出。”由此,引發了寶玉、湘云、黛玉三人的一番斗氣,還使得寶玉感慨“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不少人以為那小戲子就是齡官,其實,并不是。

真正齡官得賞,是元妃省親的時候,元妃看這孩子唱得好,扮相又漂亮,賞了很多東西,大家也會覺得,對齡官格外看護,可能說明元春當時對黛玉是非常中意的。她也知道老祖母,對黛玉是非常看護的,因此她也會愛屋及烏,對老祖宗照關照的人,格外要高看一眼。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元春對黛玉的態度,其實也是有很多可細究之處的。筆者認為元春起初是絕對中意黛玉的。

元春第一次見到黛玉,就是在省親的時候,看到詩作,又看到黛玉和寶釵花容月貌,非常高興,說終是薛林兩妹,非愚姐妹所能及。至于黛玉當時代寶玉做的一首《杏簾在望》,更是在所有姊妹的詩作當中出類拔萃。

圖片發自簡書App

試想當時省親的時候,元妃叫眾姐妹來作詩,寶玉又是元春最最喜歡的小弟弟,未入宮當時親自教授詩文,雖是隔著許多臺階,或是有眾多太監宮女在側,如果真的是極其關心這位小弟弟,目光必追隨著寶玉的行動,寶釵和他說話,黛玉擲了紙團子給寶玉,寶玉急急展開,覺得這一首比他做的其他首都好,忙忙地抄了上去。所有這一切,元妃必是看在眼里的。她不點破,未嘗不代表她不知道!也許在她看來,自己已高高在上,又是大姐姐,看著一幫弟弟妹妹在這里玩笑般的做個弊,指點指點,討論一下,也沒有什么打緊,于是也不會放在心上。黛玉幫寶玉作詩,既展露了黛玉的才華,同時又為寶玉面子上爭了光,元春也未見得是不歡喜的。更兼這是元春入宮多少年以來,難得的一次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下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待何時,或者也許永沒有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再有就是,試想當時元春還在賈府未入宮的時候,與黛玉的母親賈敏或許還有一定的交集,她也許親眼目睹過這位讓人尊敬的姑姑的通身的大家閨秀氣派,以及謙和靈秀的個性,不同凡響的文化氣質。從一般的經驗而言,就算是自己的母親和姑姑有一些說不出的矛盾和別扭,但是侄女兒和姑姑一般來說還是會處得很好的!愛屋及烏,對黛玉,元春必然也會另眼相看的。

至于后來,在端午節賞禮的時候,把寶玉和寶釵的禮弄成一樣的,大約總是受了王夫人的影響的。姑姑已逝,而媽媽的意見也就占主導地位了。

由是看來,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棵草,此言不虛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