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對黛玉是啥態度

《紅樓夢》中元妃見到黛玉唯一的一次機會,就是在省親的時候。那時候見到的黛玉容貌脫俗,再加上詩做得好,和寶釵兩個人雙峰對峙,又相得益彰,所以元妃看了非常高興,講到:“終是薛林二妹非愚姐妹所能及”!這是把她們放在一起相提并論的,并沒有明顯的傾向,同時賞賜的東西也是一樣的。

大家所謂的元妃對黛玉不喜歡,可能證據也唯有端午節賞賜的禮品,寶釵和寶玉的是一樣的,黛玉和其他姐妹一樣,東西相對比較少。但僅從這一點而言,就能夠說明是元妃不喜歡黛玉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元妃省親的時候,有賈家采買的女孩子上來表演戲曲,齡官是得到了元妃的賞賜的。元妃看這孩子,唱的好,扮相又漂亮,賞了很多的東西,大家都會感到,元妃對齡官格外看護。

這是否可以說明元春當時對黛玉是非常認可的,可能并不是從未來弟媳婦的角度來評價。元春本人也是一個以內在秀氣、外在才華而晉升妃位的人,自然對于靈慧的女孩子有較強的心理認同感。再說她在未進宮時一直是賈母親自教養,那么賈母的價值觀無疑也會影響到了元妃。再者,她進宮后也會聽說老祖母對黛玉是非常看護的,因此她也會愛屋及烏,對老祖宗關照的人,格外要高看一眼。

試想當時省親的時候,元妃叫眾姐妹來作詩,寶玉又是元春最最喜歡的小弟弟,未入宮當時親自教授詩文,雖是隔著許多臺階,或是有眾多太監宮女在側,如果真的是極其關心這位小弟弟,且又適逢如此難得的機會,目光必追隨著寶玉的行動。寶釵和寶玉說話,黛玉擲了紙團子給寶玉,寶玉急急展開,覺得這一首比他做的其他首都好,忙忙地抄了上去。所有這一切,元妃必是看在眼里的。她不點破,未嘗不代表她不知道!也許在她看來,自己已高高在上,又是大姐姐,看著一幫弟弟妹妹在這里玩笑般的做個弊,指點指點,討論一下,也沒有什么打緊,于是也不會放在心上。黛玉當時代寶玉做的一首《杏簾在望》,更是在寶玉所有詩作當中出類拔萃,既展露了黛玉的才華,同時又為寶玉面子上爭了光,元春也未見得是不歡喜的。更兼這是元春入宮多少年以來,難得的一次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下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待何時,或者也許永遠沒有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再進行大膽推測,試想當時元春還在賈府未入宮的時候,與黛玉的母親賈敏或許還有一定的交集,她也許親眼目睹過這位讓人尊敬的姑姑的通身的大家閨秀氣派,以及謙和靈秀的個性、不同凡響的文化氣質。從一般的經驗而言,就算是自己的母親和姑姑有一些說不出的矛盾和別扭,但是侄女兒和姑姑一般來說還是會處得很好的!愛屋及烏,對黛玉,元春必然也會另眼相看的。

至于后來,在端午節賞禮的時候,把寶玉和寶釵的禮弄成一樣的,大約總是受了王夫人的影響的。姑姑已逝,而媽媽的意見也就占主導地位了。由是看來,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棵草。此言不虛啊!

再繼續討論一下,有人認為,元妃賞賜寶玉和寶釵的東西是一樣的,特別是有芙蓉簟這樣的禮物,好像是賜婚的意義就很明顯了,但是其實也不見得,因為這禮物是老太太、太太、老爺和姨太太也都有的。那么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解讀一一因為王夫人有機會見到元妃,那么她會夸贊寶釵,那么從母親的角度來看,寶釵的血緣關系顯然就比黛玉的要離元妃近些,所以對更直接和經常被提及的親戚稍微關照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是這種賜禮也可以做多樣的解讀,大家都把它解讀為為寶玉賜婚的意思,這恐怕是王夫人和薛姨媽共同散播出來的一種傾向,連賈母也無從知道元妃的真實意圖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