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之完結篇
讀《認知覺醒》讓我們知曉讀書是最高級的成長策略。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接觸到頂級智慧和思想,可以讓我們和高尚的人談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是這樣一本書。
10多年就曾看過這本書,現在想想,那時的讀書更多的是一種跟風,只是粗淺地了解了一些管理名詞和概念,并沒有更多有深度的理解。時隔多年,再度讀這本書,在疊加了經年積累的經歷和困惑,以及對讀書本身的認知體驗,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不一樣的收獲和感悟!
看過很多管理書籍,往往重技巧和方法,實踐中捆綁的東西太多,操作起來反而負擔很重,難以實施。亦或是簡單的拋出一些高深莫測的理念,總是有隔靴搔癢之感。
但此書不同,首先,老先生并不是簡單告訴我們一些“干貨知識”,而是在具體的管理場景當中,用嚴謹的分析和平實的語言來推導出結論,讓我們能切身體會到這一結論的產生過程和實際價值。比如時間管理高手的銀行家,注重貢獻的資深護士,善于用人的林肯總統,身在此山中的管理者等等具體案例都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我覺得這本書更大的價值在于他的實踐性和思維格局。與其說這是一本管理書籍,不如說這是一本通過潛移默化的自我管理,以達到提升管理者價值的書。
一.? 對于“卓有成效”的學習心得
于一個組織而言,管理者的價值在于“有效”!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也體現了管理者的身價。所以,作為管理者,首先要知道什么叫有效性。
在以前,我從來沒有細想過這個問題,工作應該做到什么地步,甚至可以講有點模糊,只是簡單的認為,快速地把一件事情做完、做好基本上可以成為有效。
但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對有效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這對今后的管理工作有了清晰明確的指導。我理解一個管理者“卓有成效”體現在這3個方面。
1.??? 唯有從事“對”的工作,才能使工作有效。???????????????????????????????????????????
這一理念已經成為管理者日用而不知的管理常識。然對于“對的工作”的理解, 卻不盡相同。我們很多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是對的事情,可往往事與愿違。
我覺得“對”,是方向性、結果性、原則性的對,一定要和企業、組織要求或個人原則一致,而不是自認為的對。這一點也提醒我,做任何事情之前,特別是在一些沖突決策中,要評估一下,這個事情是不是有利于公司長遠健康的發展,而非殺雞取卵的事情。這個決定和公司的原則有無相悖,而不是看它眼前的利益等等。
“正確地做事”一定是以“做正確的事”為前提,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正確地做事”將變得毫無意義。有效也無從談起!更談不上做貢獻了。
如果把一件錯誤的事執行的完美無缺,對企業來講就是災難!一個管理者把握對的事情,才是卓有成效的前提和保障! 本書中關于貢獻,關于要事優先、關于決策等內容其實都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掌控“對”的事情。
2.? 必須按時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并產生效果。?????????????????????????????????????
?德魯克說是這是管理者首要的事情,也是有效性的直接體現。確實如此,這里面有3個關鍵詞:“自己該做的”、“按時”、“效果”。作為一個管理者,首先不能盲目忙碌地做事情,而是要匹配自己的職責,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事情。這樣的事情是基于“對”的事情。
其次,按時,管理者要有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概念和意識。有些事情的處理或完成一旦錯過這個時間,就會變異或失去價值。為了按時,管理者應該全力以赴,不能在意自己的小利益而找理由拖延。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加強對自己時間的管理和掌控。這是工作有效的先決條件。???????????????????????????????
最后,也是我們往往忽視的結果。管理的終極目的是為企業創造價值和貢獻。沒有這一點,所有的過程都不值得談了。
苦勞必須經歷,但沒有功勞的苦勞就沒有價值了。這是我們作為管理者必須明了的。
3.? 善用資源,將資源轉換成成果。???? ?????????????????????????????????????????????????
因為在組織內部,肯定存在資源的不對等性和受限性,所以才需要管理者,利用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將資源合理配置,轉換成組織所需要的成果(績效)。因此,善用資源,也是管理的主要職責之一。善用資源,不僅指物料和生產物資的合理統籌規劃,也包括如何利用團隊中的人,對人這個最大資源的善用。善用,更多的指用人之長,這里面包括如何善用上司的能力和資源來幫助自己,如何發揮下屬的長處來達成團隊結果,以及如何知己知彼,了解自己,取長補短。
總之,善用就用要達到最好、最經濟的結果。老先生花了大量篇幅闡述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如何用人是我們作為管理者隨時隨地都要惦記的事情。
二.? 關于卓有成效的五項修煉的精髓
書中提到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要有5個思維習慣。這5項修煉是可以通過改進具體工作方法、加強自我管理,通過訓練實踐的方式就能做到的。所以,這是每一個人都能學習并做到的。換句話說,有效性是后天實踐訓練的結果。我就這5點談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1.? 第一步:掌握自己的時間
?所有“有效”的行為一定要有時間來加持,當一個管理者的時間都管不好時,其他也就免談了。但這一步卻往往被我們忽略,寧可天天被動的忙忙碌碌,也不愿停下腳步主動審視一下自己的時間管理是否有問題,是否阻礙我的工作進展和效果,自己的工作中是否有隱藏的時間殺手。
所以有效的第一步要讓我們有時間資源,并且有足夠的的整塊的時間資源可以來做重要的事情。
了解自己的時間的方法就是記錄。很簡單,雖然我沒有這樣細致做過。但我覺得讓自己工作時間增值最有效的辦法是做好工作規劃,明確用時,這樣才能主動地掌握時間,而不是被時間所左右。
工作規劃包括月度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特別是月度計劃,項目不能多,必須是核心的重要的工作,而且要強制性的制定完成階段的時間和要求,否則就會落空。以月計劃為基礎,制定周計劃和日計劃。日計劃絕不超過6項小任務,要細到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范圍,確保完成其中最重要的項目。做完一項打個√。這點我個人覺得很重要,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還有一點也很關鍵,一定要給自己留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理各種突發狀況。這樣才能從容地對自己的工作和時間做到足夠的主動。
書中提到幾個時間管理的殺手。比如陷于雜事而不自知,凡事親力親為難于抽身、
組織機制漏洞頻繁耗時等必須要引起我們注意。特別是組織內制度缺乏,流程冗
長,改善不力、信息不對稱原因會頻繁消耗掉我們的很多時間和精力。對于這樣的
時間殺手,管理者應該竭力避免、消除,因為這也是管理者本身的職責。
書中有句話說的非常好:管理好的工廠,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刺激動人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違紀都早已預見,且已將解決辦法變成例行工作了!
工作中,只有重預防、重改善、重落實的管理者,才是好的時間管理者,好的管理者。那些平時不操心,一出事才“轟轟烈烈大顯身手”的干部絕不是一個好干部!也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時間管理者。
2.? 第二步: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
“貢獻”這一章節對我的觸動最大。第一步如果是讓我們有時間來做事情,這一步就是讓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事情。這些事情的著眼點就是“貢獻”。管理者的工作應該首先應關注對組織對團隊有提升的事情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關鍵職能績效。我把這一步修煉稱為是培養管理者的自醒。時刻保持這樣的自醒覺知并反思自己的工作,才不至于沉迷于碌碌無為的工作事務堆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以為對貢獻的理解也體現了一個管理者的格局。一個好的管理者的貢獻意識不僅體現在本部門職能相關性上,同時,也能充分考慮到合作關系(客戶、供應商、跨部門)的利益。一個好的管理者的貢獻思維應是實實在在的結果,而非在意華而不實的權威、行為和棒槌式的員工。一個好的管理者對貢獻的體現都會落在這3個方面:對自己核心職能的絕對貢獻,對組織文化的堅決捍衛和踐行,對部門人才的培養。這幾點的總結超有現實價值,對我們工作的指點、工作思路的拓展給與了一個全局化的概念,非常受益。
貢獻永遠是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對貢獻的承諾就是對有效性的承諾。沒有這項承諾,管理者就等于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這必將有損于組織,有損于與其共事的同事!這一章節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3. 第三步:發揮人的長處??????????????????????????????????????????????????????????
?書中有句話一語中的說明用人與管理者的關系。管理者的任務:運用每一個人的才能和知識,并讓其充分發揮,從而使組織的整體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長!通過發揮人的長處,讓個人能力與組織貢獻相融合,這是管理者必須學會的一點。
所以,如何善用上司的長處,如何發現自己的優勢,如何管理下屬的長處,是我們作為管理者要一直要放在心頭盤桓琢磨的事情。??????????????????????????????????????????
發揮人的長處在章節總結中寫的比較多。在用下屬之長中有幾段話非常有感觸。
其一“用人之長,不僅是有效性要素,也是主管對下屬的道義責任,是主管對其職權和地位的責任”。管理者就要敢于在團隊中不停的找到團隊成員的優點,時時刻刻都要琢磨著這些人我打算怎么用,這樣才能在團隊或工作缺人手時,無助依賴引進新人,我們可以變被動于主動,隨時任用這樣的人,于員工的挑戰和激勵、于公司部門都是益處,何樂而不為。對HR亦然,其實輪崗計劃、策略性調崗都有助于我們對員工優點的挖掘和培養。另外,管理者對員工要敢用,盡管有時任用人未必能成功,但只要能抓住某人的長處,這至少是合理的賭注。
其二“重視一個人的長處,也就要對他的工作績效提出要求”。發揮一個人的長處,一定要敢于給他提出對應他能力的績效要求,不要怕給下屬壓力和指標。不用怎么知道他的能力有多強。提要求一方面能評估下屬的勝任度,一方面也能讓下屬保持挑戰的激情,避免索然無味的工作。對下屬敢提要求,嚴格要求的上司才是一個真正有愛心負責人的上司。
此外,書中還提到一點很重要,管理者一定要找出有條件做出突出貢獻,并能起帶頭作用的人才,賦予他們領導人的地位,并把他們安置到能“制定標準”并能創造成績的位置上。也就是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團隊中領頭羊,并樹立標桿影響跟多的人。這樣團隊的貢獻和組織的效益才會增長。????????????????????????????????????????
于個人而言,學習和堅持是一個人最大的優勢。對于下屬的發掘和培養,要時時放在心上惦記著。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不停地問:此人能做什么?此人的優點有什么?長此以往,才能養成有識人之長,用人之長的敏銳度和職業習慣。
4? 第四步:要事優先????????????????????????????????????????????
沒有學習前,我一直以為“要事優先”是時間管理的延續。到最后才領悟到“要事優先”更加強調的是領導力。一個管理者要培養自己的遠見和原則,知道什么事情對組織對部門是重要的事情。
要培養自己專注力,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有效。
要有擺脫負面和昨天的勇氣及信心,才能披荊斬棘往前走。
總之,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數,是這一修煉的核心內容,也是一個管理者在忙碌的變化莫測的工作中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和目標導向的修煉。
再偉大的智慧,如果不能應用在行動上,也將只是毫無意義的資料。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最后需要做的也許就是拿出勇氣和決心,將自己深思熟慮確定下來的自我管理原則貫徹到底、堅決執行。這對我而言也是一個觸動,往往知道卻缺乏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堅持。要改的!
5.? 第五步:有效決策
決策是管理者的特有任務,所以,決策非常重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的必須是有效的決策。決策也是是最和我們實際工作最密切相關的。書中列舉了數種決策中常犯的錯誤往往都是我們工作中的真實寫照。只是我們不自知罷了。
決策的五要素是給與我們決策的步驟和行為規范,非常明確。但是真的要提高決策能力,我認為還是要不斷地實踐,主觀上對自己可以進行刻意的決策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加強專業領域的學習外,遇到每一件事,都能認真對待,認真分析,多角度看問題,深挖問題本質,一點點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洞察能力、計劃能力、判斷能力。遇到問題不是應付,而是主動投入、推動并解決。相信提高的不僅僅的我們的決策能力。
總之,再讀這本書籍,對很多管理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消除了不少模糊。相信對今后的工作和思維習慣的改變、提升都有莫大的幫助。
當然,讀德魯克的書,記住一些有用的結論只是最初級的,更重要的就是學習他的思考方式,學習他大格局的視角,以及他對事務趨勢的敏銳判斷!
最后想說,此書不能只看一遍!??闯P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