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本書,他在書上寫了很多批注,引來其他人的一陣圍觀。
可比較吊詭的是,大家對博主推薦的書并沒有多大興趣,反而關(guān)注起了他寫的字。
有網(wǎng)友留言說:
“怎么能寫這么丑!”
“字如其人,肯定人長得丑唄”
“兄弟,該練練字了。”
博主也是夠可憐的,本來一番好意推薦書,卻引來別人的一頓閑話。
不過這位博主卻很理性聰明,他回復(fù)道:
哈哈,字丑人丑,沒有關(guān)系,不必為我難過。而且我早已放棄在練字這方面的奢望,既然做不到,又不靠漂亮的字為生,那么寫得工整、易認,也就可以了。
瑞士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jīng)的合作者卡爾·榮格曾說:“與其做好人,我寧愿做一個完整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優(yōu)缺點并存的矛盾統(tǒng)一體,放過自己,與自己和解。
一旦我們從心里接納了自己的弱點,就再也沒有人可以傷害你。
02
可現(xiàn)實是,我們常常太過于在乎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形象,甚至有些病態(tài)地去刻意維護,導(dǎo)致不自覺的聚焦自己的弱點,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別人為難自己的時候,選擇放棄自己的原則去退讓,去委屈自己。
《與神對話》的作者尼爾·唐納德·沃爾什曾說過:
“小時候,我對自己很不滿意。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無能、最孤僻、最不懂得如何結(jié)交朋友的孩子。有些時候,我真的非常討厭我自己。長大以后,我的情況也沒發(fā)生什么變化。我搬到了另一個城市,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拋開我的過去。我以為,那里沒人認識我,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喜歡吹牛,不會有人知道我浮躁的毛病,不會有人知道我隨便走進哪個房間,就會搶盡風頭,讓別人連句話都插不上。我以為,這樣我所有的缺點就都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無論我搬到哪里,總還是原來的那個我。”
其實,你的退讓,并不會為你贏得尊重。
在這個短暫的人生歷程中,我們要找到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不必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點,不必過于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論。
硅谷投資人,原騰訊公司副總裁吳軍曾在得到專欄里說過:“敢于承認傻,才是自信的表現(xiàn)。”
承認自己的缺點,學會原諒自己,允許自己在適當?shù)臅r候表現(xiàn)出自我需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敞開心扉,擁抱整個世界,包括光明與陰暗。與自己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解。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尊和自愛。
03
之前有讀過艾力老師的《人生的84000種可能》。
作者曾經(jīng)問馬東:“馬東老師您還是這么正常,我本以為離開央視后,您就徹底放開了。您是怎么做到在不同的舞臺上一下子就能轉(zhuǎn)變自如的?”
馬東笑了笑,旋即說:“哪有什么放得開,放不開。不過是在不同的舞臺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罷了。就好像你在馬路上開車,當你開在限速為60公里的路上,開60公里就好;在限速120公里的路上,如果還開60公里,那就傻了。”
后來,艾力在他的書中說:“馬東老師的這番話對我?guī)椭艽蟆T诘谝患尽镀孑庹f》里,我總找不到那種恰如其分的娛樂感。在大家都放松的時候,我嘗試去嚴肅,顯得很裝;大家都在嚴肅的時候,我又想搞笑,顯得很傻。”
該嚴肅就嚴肅,該放松就放松。
在不同的場合,找到自己不同的角色定位。
高得上去,低得下來,向自己投降,不刻意壓抑自己,何其自在。
04
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在他的新書《在人生的更高處遇見》中說到:
一個女孩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方向比一個男孩要更加困難。大家對于男孩的期待是單一的,世俗的成功是對他們的核心期待,無非是有社會地位、有錢有權(quán)。但女孩子的選擇卻常常被某種偏見所左右。大家首先期待女孩外表靚麗,然后希望女孩內(nèi)心溫順,還希望女孩未來能夠成為賢妻良母。至于女孩是否有自己的主見、思想、意識、態(tài)度、性情,則不在有些人的思考范圍之內(nèi)。
我們總是在努力做“好人”,做別人眼中的“好人”,卻逐漸喪失了完整的自我。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從這種狀況中解脫出來,重新認清自己。
我們不完美,有時不被人接受,但我們愿意面對現(xiàn)實,承認不足,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而不是所謂的完美。
與自己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