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里有一只貓,一直在食堂附近,不知是養的還是自己跑來的,總之時間長了,老是在食堂前看到它,大家就公認這是食堂的貓了。估計食堂的米、面、油確實也需要一只貓來震懾老鼠,于是這貓也算是有崗位,所以一直持續待著。且不說逮不逮老鼠,總之它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樂趣。
大家路過食堂,特別是女同志,時不時的擼幾把,有時候還抱起來玩一下,貓剛開始還十分抗拒,力爭跳出一個又一個的懷抱,時間一長也就適應了。這不它拉長身體躺在食堂門口的長椅上,不時還打著呼嚕。路過的人想擼就去擼,干擾不了它繼續打呼嚕。感覺貓就差說,擼完趕緊走,不要打擾本喵睡覺曬太陽。
貓的不耐煩并沒有讓大家停止“騷擾”,繁忙的生活中一只小精靈一樣的貓還是能很大程度調劑生活、增加樂趣的。
這不幾天不見,有人在單位用餐院群里問,貍花怎么不見了?有人回,好幾天沒見了。又有誰發了一張圖片,它正拉長身體舒舒服服的躺在哪個角落的長椅上曬著太陽睡著覺,大家七嘴八舌對它的幸福生活感概一番。
有人在群里說,前幾天我還想把它抱回家玩幾天呢,結果人家死活不愿意離開。
有人說,有鐵飯碗的,誰愿離開。
又有人說,有吃有喝,那么多人伺候著,傻貓才會離開。
還有人說,抱回家的待遇那有在單位高,只吃剝了殼的肉。
據說是某天某人投喂給它一只吃剩的蝦,結果人家一看沒剝殼,就不吃,最后剝了殼,貍花才勉為其難地吃了。于是有人調侃,我竟混得不如一只貓,蝦從來都自己剝。
大家吃著飯順便拿貍花樂呵一番。門口看看貍花,卻不知跑那去了。
這次后沒幾天,大家赫然發現,貍花的脖子上多了一個精致的項圈,上面有一只精致的小鈴鐺,還有一個漂亮的牌子,上面寫著:某單位小喵。
有人疑惑,掛個鈴鐺不影響它抓老鼠嗎?
大家秒默,估計覺得這個問題無需討論,誰又見過貍花抓老鼠了?它整天就吃了睡睡了吃,平時“喵”幾聲,那就是對食堂最大的貢獻。
有人群里發言,這成單位的貓了嗎?
有人說,這歸屬問題明確了,想抱回家大約要走流程。
又有人說,就是打消某些人的念頭。
看來豈止貍花不愿離開,單位里好多人也不愿意它離開。作為一只團寵但又長相平平的貓,貍花不僅嚇退老鼠(主要我覺得它懶成那樣子八成也抓不住老鼠),還是單位的話題明星。我覺得貍花在單位里的流量,不是靠顏值,也不是靠崗位,主要是它整天一副懶懶散散的生活態度,它就像繁忙生活的一劑撫平劑,看到它人會自然地放松。丟棄了緊張繁忙的節奏,任誰都會溫柔幾分。
記得那年回家探親,家里養了一只黑貓,純黑的沒有一根雜毛,那時候,女兒剛學會走路沒多久,一整個下午追著貓跑,貓跑進柴禾堆,一會兒她也沾了一身柴禾回來了,貓跑進地里,她追到了地里,貓似乎不愿意被它追著,于是跑進竹林里,于是她又要往里鉆。一貓一人竟然就這樣玩了一下午。要是平時在家帶她一下午,我必會累得腰酸肩膀痛的。由于有貓幫忙,我就一下午一張桌子一杯茶看著這有意思的事。
我記得小時候,鄰居家養了一只小貓,也是一只貍花,那時候農村的貓沒別的品種,基本都是貍花。我們經常到鄰居家去看那只貓,鄰居大媽對它珍而重之,親手用布縫了一個項圈給它圈脖子上。
那時候的貓真的抓老鼠的,一般情況一排房子只要有一只貓,這排房子都就安寧了,為保小命老鼠肯定繞道走。一般情況一個村里肯定有幾只貓的,這是必須的,家里有貓的人家,晚上飯菜不用蓋的,老鼠不敢覬覦的。有時候,感覺家里有老鼠出沒,沒貓的人家還會向有貓的人家借幾天貓,讓貓在家里叫幾天,家里就能太平一段日子。
后來,見了很多品種的寵物貓,但一提到貓,首先蹦出腦海的,還是平平實實地貍花貓,它就那樣無聲無息地在我腦海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