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讀《浮生六記》有感
? ? ? 淡淡書痕,濃濃蘊墨,如畫的文字,浸染塵世情懷;淺淺歲月,幽幽濁酒,陳舊的杯盞,盛滿詩樣年華;翩翩霓裳,步步生蓮,凝眸的遠望,且訴云袖回眸;迢迢曲觴,泠泠清梵,無端的錦瑟,尚懷一念執著;瀟瀟夜雨,寂寂流年,難斷的朱顏,猶書一世情懷……
? ? ? 李白的詩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正反映了《浮生六記》的取名來源,寄寓了沈復對人生的體悟和感慨。
? ? ? 此書作者以真言述真情,不刻意造作,得以渾然天成。俞平伯先生在《重刊<浮生六記>序》中 曾寫下評語:“著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異,異在韶秀以外竟似無物。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并達到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之境界,故深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傳至今,成為經典。
? ? ? 作者沈復,才華橫溢,細膩純粹。文筆溫婉細膩、寧靜淡然,宛如孤舟曳橋冷聽夜雨;宛如豆蔻枝頭溫柔的舊夢;宛如焚香煙影縈繞于踏上……一切景語皆情語,縱觀此書,或閑適淡然, 使人欣然頷首,樂在其中;或纏綿繾綣, 令人潸然淚下,不能自已;或山水陶然,促人返璞歸真,質樸寧靜。“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矣”是沉溺愛河的歡喜;“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是對人生無常的思考;“當是時,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寸心欲碎。綿綿此恨,曷其有極!”是內心無言悲苦的傷感……
? ? ? “六記”顧名思義,分為六個篇章: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其中閨房記樂篇最讓我感到生活的優雅與情趣……而沈復的妻,蕓娘,一個聰慧而又美麗的女人。林語堂先生曾言:“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是的,多么靈動的精靈。她的冰雪才情在與沈三白品讀詩詞歌賦體現得淋漓盡致。修剪木蘭花竹、結伴游歷山水、對月虔誠許諾,又體現著少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柔情。沈復落魄時,她為沈復詩友酒會紅袖添香,當釵沽酒,獨顯秀外慧中。縱然結局悲涼,但只求在歲月中相遇,不求如煙的愛感動天地。
? ? ? 在這塵煙囂張的俗世之中,挑燈夜讀,循著書香墨跡,去品讀人世悲喜,于熱鬧場中忽開冷眼,于坎坷愁境中豁然開朗,這或許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 ? ? 拂過書卷,輕言:浮生若夢,為歡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