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當火車啟動南下石家莊的那一刻,我似乎仍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坐上這趟火車,就好像這并不是我的本意一樣,心情也不如以往坐車出門那般興奮。
思緒回到一個月前,如果不是通過悅跑圈的練習生活動認識了很多跑步的大神,如果不是因此點燃我對跑馬的好奇心,我也不會報名“2017石家莊(正定)國際馬拉松”,而我的首次參賽恐怕還遙遙無期。雖然我已經堅持晨跑一年半有余,但是做出眼下的這一切選擇卻都源于環境外力的推動。我忽然感覺:表面上看起來是我本人參賽,可是,“我”卻像一個局外人。
而實際上,我這個“局外人”去跑馬,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看看這個“局”是怎么做的。用張濤大哥的話來說,也就是“體驗一番才知道其中滋味”。當然,最后的滋味還是蠻可口的,感謝悅跑圈領進門,更感謝張濤大哥的鼓勵。
車上小遇
巧合的是,我這次出門隨身帶的書剛好就叫《局外人》,這書名和我的心情倒是呼應得很。此時,車廂里雖然坐滿了人,但卻出奇的安靜,悉悉窣窣的,不過是幾個人收拾東西的聲音。
不一會兒就有一位大姐和同伴聊起天來,她那尖銳的嗓音刺破了車廂里沉靜的氣氛。似乎人一到四十歲左右,都會生得一副好嗓門,足以讓周圍的幾十號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幾句話之后,我就聽明白了:原來她和同行的幾位跑友也是去參加石馬的。他們從共同的跑友聊到最近的比賽,從身上的裝備聊到配速和成績……
我提不起興趣,更無意加入聊天,慢慢就聽走了神: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到底有什么意義呢?到處跑步還研究配速又有什么意義呢?為什么我覺得作為局外人,這看似讓人瘋狂的精神追求,聽起來又有點兒枯燥呢?
我反倒覺得,出門一趟倒不如討論一下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美食美景來得有趣。
就在我陷在沉思當中還沒有想明白的時候,有一位女孩起身打破了這熱烈的討論:“大姐,您能不能別說了?!整個車廂就聽見您一個人說話!”
雖然她的用詞都是敬語,但是語氣卻毫不客氣。說完,她便趴在座位上繼續睡覺,又小聲嘟囔了一句:“煩不煩呀……”
這位大姐聽到有一小姑娘管到自己頭上了,自然是不能受這窩囊氣,立馬回應到:“為什么不能說話呀?小聲點兒不就行了嗎?憑什么不讓說了呀?”
她見小姑娘沒有任何回應,就更加理直氣壯:“我偏要說!……”
其實,如果不是有安靜的氣氛烘托,大姐再熱烈的聊天也不會被針對,直到后來,逐漸熱鬧起來的車廂也就慢慢淹沒了剛才的小沖突。
火車經過保定的時候,我把座位讓給了旁邊站了一路的姑娘。而當我身穿一身運動裝站起來時,我覺得大姐那一行人也猜想到了我的目的和他們一樣。只不過一直低頭看書的我,看起來有一點而冷漠吧。
我不禁再次跳到“局”外,懷疑到:對于跑步的狂熱(或者更大范圍的說,對于美好事物的過度追捧),是不是會由于被鼓舞的內心不斷膨脹,甚至讓虛榮“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反而會捧殺了美好的原本初心呢?
臨行的時候,北京刮起了北風,連續幾天彌漫的霧氣逐漸被吹散。但是,火車南下的速度明顯比冷鋒的移動速度快得多,進入保定地界的時候,窗外又是一片白茫茫的了。
石家莊奇遇
“嘿,怎么在這里碰到你了!?”在悅跑圈活動上認識的小平哥,突然熱情地和我打招呼。此前毫不知情的兩個人,居然在地鐵候車的時候選擇了同一個門。
“哇塞,好巧啊!”我也覺得驚喜不已,除了“緣分”二字真的很難解釋這種巧合。雖然我已經計劃好此行都將要一個人完成,但是突然碰到相識的人,還是感覺到了有點兒意外的溫暖。
在一起去領取賽事包的路上,我向他們幾位了解了一些注意事項,也因此對明天的初次參賽稍感心安。
辭別熱情豪爽的小平哥之后,我的心情又冷靜了下來。我覺得我就是換了一個地方晨跑,平靜的心情完全像是一個局外人。石家莊仍然籠罩在熟悉的迷霧當中,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我竟然感覺到了一點主場作戰的意味。
正在遐想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同樣背著黃色參賽包的帥哥正在公交站牌旁邊納悶,便對他說:“應該就是在這里等車,我剛才看到一輛131過去了。”
“你也是參加馬拉松的?”這位小哥說話也飽含熱情。
在公交車上,我幫他投了一塊錢的幣之后,我們便繼續攀談起來。不到20歲的他,雖然只能跑半馬,卻已經是很多馬拉松比賽的常客了。
其后又有幾位跑友上車,我又不禁在心里感慨道:“真是一個盛會啊!”
因為當時預定住宿的時候比較遲,我只好隨便找了一家小旅館將就住一晚。沒有想到的是,到了傍晚,整個樓層突然熱鬧起來,細聽才知道幾乎都是結伴而來參加石馬的人。
我才意識到,本以為的“孤獨跑馬”的感覺根本是不可能體驗到的。然而,被跑友包圍的那一刻,我卻有點兒莫名地想逃避這樣的熱鬧。
晚飯后,我一個人逛到正定的門樓,拍了一些照片,便忽然想起來有關正定的一些故事。走著走著發現風越來越大,我便忘了故事,開始擔心起明天的比賽:半年沒跑過半馬的我,又趕上了這樣大風降溫的天氣,剛才喝了一瓶涼水之后肚子又開始叫苦,明天到底該用什么配速跑呢……
但即使有些不安,我的心情依然很平靜,就像個局外人,刷了一會兒朋友圈,又看了一會兒書之后,就睡下了。
跑道不遇
大概因為心里有事,五點半就早早醒來,因為一直都是空腹晨跑,所以我只吃了一個面包喝了口涼水就向會場走去。大概因為昨天是個霧霾天,市政府灑了一晚上的水,整個城市都像被洗過一樣,亮閃閃的。
一路上也碰到了很多背著賽事包的跑者,有三五成群的,也有一個人趕路的。但是我本能地感受到一股逆向而行的力量,于是為了避開參賽的人群,也想再好好看看這個正定小城,便選了一條繞遠的路,大步流星地走了起來。
會場上的信號不好,我最終沒能找到小平哥等人,只好一個人瞎逛起來。第一次置身于馬拉松比賽的會場,聽著震耳的音樂,看著人來和人往,我感覺這場面像極了小時候一年一度的貿易會,說到底不過都是一場商業游戲罷了。
換上了半袖的參賽服裝之后,頓時體會到了深秋的清晨吹來的寒風是多么無情,我看到每個人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汗毛也挺立著。
與之恰恰相反的是,每個人臉上仍然洋溢著熱情的笑容,熙熙攘攘地穿梭在這個盛會上,或是摩拳擦掌,或是有聊有笑的。我此時開始懷疑只有我自己覺得冷,還不停地搓著手和胳膊。
雖然我比較慢熱,但是終于還是熱了起來,直到發令槍響之前,我覺得胸中已經積蓄起了足夠的熱情,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不是這樣。
而起跑的那一刻,人群就像是泄了閘的洪水一樣。洪水中的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泄洪,但如果前面的水流走了,你就只能跟上,直到洪峰落下來,你才可以開始跑自己的路。于是我開始超過一些人,也有一些人超過我,但我想應該還有更多的人,根本來不及被我追上,就已經甩開我遠去了。
開始的幾公里人很多,我偶爾看著各種奇裝異服的跑者,偶爾用眼睛掃過觀賽的路人和漂亮的志愿者小姐姐,還不停地尋找著“超車道“享受超越的快感,注意調整呼吸和腳步,我感覺腳步很輕快。
就這樣心不在焉地跑到五公里處的時候,我忽然發現自己的配速已經到了4分40秒以內,我心想:昨天計劃好的4分50秒配速完全跟不上眼下的這個節奏啊,不如索性就維持在4分30秒水平吧,倒也看看自己能堅持多久。
八公里左右的時候,速度開始穩定下來,身邊跑步的人越來越少,我也突感枯燥,為了更好地控制配速,便戴上了耳機。當然,也是由于這個郊縣小城的觀眾少得可憐,屈指可數的加油聲遠不如耳機里的節奏帶勁兒。
話說回來,我覺得安靜的賽道其實也不錯,至少看起來不那么像是一場表演。
十四公里左右的折返點之前,我還在不停地超過一些人,卻被一個看起來三十有余的大姐跟住了腳步。我夸她厲害,本以為會一直作伴跑下去,但是一公里左右她便跟不上了,我擺了擺手,沒有等她,也不知道她看見沒有。
最后的幾公里,周圍的跑友速度已經穩定下來,沒有人超越,沒有人減速,感覺也愈加枯燥,好像整個世界只有不斷交替的雙腿。
我摘下耳機,聽到的除了腳步聲就是腳步聲,看到的除了筆直的馬路,就是枯燥的風景。我開始“出戲“了,像個局外人一樣:我們到底為什么要跑?
如果有第三個人來看這場跑步的盛宴,完全可以說這群人不過是閑得實在沒事做而已。既無名也無利,既不健康也沒有樂趣,如果非說是挑戰自己的身體,為什么非要大老遠的集中在這里跑呢,名正言順就那么重要?物質滿足之后的精神追求難道不應該向內求索嗎?至少,我覺得我無法給一輩子工農階級的父母解釋清楚這一切。
當然,也許那些也很重要。不然的話,如果既不發獎牌,也沒有合影留念的背景墻或者完賽時間牌,更沒有完賽證書或者攝影師拍照,那么你還會來跑來這個城市跑步嗎?
我始終也想不明白,主要是因為我也來了,而我竟然想不清楚自己是為了什么。當這一切胡思亂想還沒有結果的時候,我來到了17公里處,我覺得雙腿開始有了酸痛的反應,便全神貫注于計算剩余公里數。
在終點觀眾的加油聲中,我因感覺到了鼓舞的力量還加緊了一些腳步。不過,還是在終點前被一個瘋狂沖刺的哥們超越了。當旁邊閃過一個人影的時候,我心想:就不能分開跑,讓攝影師好好照個單人照片嗎?sigh。
當我完成整個賽道的時候,心情終于不再那么平靜了,雖然我不知道這開心是因何而起,但是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大概圓滿終究是人生幸事吧。
逛了逛正定剛剛修繕完成的古城墻,陽光很好,情緒很好,一切都是明媚的。
歸程遇己,寫在最后
一個人坐上返程的公交車和火車,我看完了《局外人》之后更加感覺,在一定程度上,跑者其實是局外人,主角其實是我們不被滿足的追求還有商業社會的法則。而我自己也是跑者的局外人,因為雖然我人在游戲規則之中,但是心卻在不其中。
這所思所想并非我刻意為之,只是我對于被過度追捧的事情,保持一貫的懷疑和審慎,就像曾國藩所說:眾爭之地勿往。所謂的精神追求,很容易把欲望偽裝起來。然而,我畢竟也是拿這些曬朋友圈的一個俗人,今后也仍然會去參與到各種社會活動中,只不過不會那么狂熱罷了。
既然我還做不到也沒有能力做到遺世獨立的免俗,那么也不必刻意為之,就做個俗人體會這人間溫度好了。
大眾參與馬拉松的意義是什么?
我不知道。
會有厭煩的一天嗎?
我不知道。
那么,我會知道嗎?
我也不知道……
但是,一邊體驗,一邊反思,發現自己的心,進而跟隨自己的心,這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