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2號,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合肥濱湖《薩提亞模式自我關愛成長小組》二階段,第二次課程,今天的主題《我擁有一個怎樣的家庭》,從我們在原生家庭的體驗、學習,到和我們自己家庭的模式之間的相同、相似和不同,再推到我們也是我們孩子的原生家庭……
下午一點到兩點,合肥濱湖品閣小區,《情緒管理》家長課堂,課程從體驗優點,到家長期待孩子身上具備哪些優點,到分享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孩子對家長的期待,家長對自己的期待……
今天下午的分享主要聚焦于母親們容易被引發的內疚感和自責感。
在我們十多年的家庭教育的體驗中,作為女性,承擔了過多的角色:女兒、太太、母親、同事……一旦一位女性在任何一個角色中,沒有達成對自己的期待,很容易體驗到內疚和自責,當天的現場,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們知道,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內疚感是特別消耗當事人能量的一種體驗,而當一個生命能量不足的時候,他會在人際關系中,變得越來越敏感,可能是一個很小的外來的刺激,就會立馬引發很強烈的情緒反應,這就是我們平常提到的一點就爆,其實,并不是當下的那個刺激,而是當事人之前,壓抑了很多的負面情緒在內在。
由此,我們會建議當事人學習處理當下的情緒體驗,學習看到自己情緒體驗背后的真相,就有可能放下當下的情緒體驗,更輕松應對生活中的壓力事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