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曾參 子思
5個筆記
第2章
>>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末[12]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 1]大學之道:“大學”一詞在古代的應用中共有兩種含義:其一,表示某個人學識淵博,有“博學”的意思;其二,“大學”在古代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也就是“大人之學”。古人從八歲開始上小學,學習基礎的文化知識和禮節,包括“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內容;長到十五歲時便進入大學,開始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內容,主要是一些“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大學”的兩種解釋之間也有詞義相通的地方,兩者都是表達“博學”的意思。而本句中的“道”,原本是指道路,有時也可以引申為規律、原則等,而且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的研究中,也可以表示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因此,在不同的文章中,解釋“道”的含義時應該聯系上下文的具體內容,解釋成更為貼切的含義。
? ? [2]明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有使動意味,可以解釋為“使彰明”,其實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而后一個“明”則是形容詞,明德的真正含義應該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 ? [3]親民:這個詞語我們不能從字面意思去理解,應該結合后面的“傳”文進行理解。“親”應解釋為“新”,也就是革新、棄舊圖新的意思。親民,可以解釋為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揚善。
? ? [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 ? [5]得:收獲。
? ? [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 ? [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
? ?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
? ? [9]格物:認識、研究世間的萬事萬物。
? ?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 ?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 ? [12]末:相對于本而言,指枝末、枝節。
? ? [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厚:不該重視的卻加倍重視。
? ?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應該譯為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 【譯文】
? ?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能夠棄舊圖新,使人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想要達到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志向堅定;讓自己鎮靜不焦躁,心安理得,思慮周詳,最終能夠有所收獲。任何事物都有根本有枝節,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我們只有弄清楚事情的本末始終,才能更加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古代所有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都要先學會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可是要想學會管理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最先要做的就是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應該先端正好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學會使自己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意念真誠,應該先使自己學會獲得知識;而讓自己獲得知識的最重要途徑就是學會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 ? 所以,換句話說,我們只有正確地認識了萬事萬物,將其研究透徹后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也只有獲得知識后才能讓自己的意念更為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才能讓自己更好地修養品性;只有品性修養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學會管理家庭和家族的方法后才能用于治理自己的國家;只有掌握了治理好國家的方法,才能讓國人過上太平富足的生活。
? ? 上到國家領導,下至平民百姓,每個人都應該將修養品性作為學習的根本。假如這個根本被擾亂了,那么無論是家庭、家族還是國家、天下,都不可能治理得更好。同樣的道理,假如一個人做事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根本不可能將事情做到最好!
>> 這段話所講述的是儒學中對“三綱八目”的追求。古人所謂的“三綱”,大多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這三部分。《大學》將“三綱”作為自己的主旨,同時也是儒學之所以能夠“垂世立教”的根本。而所謂的“八目”,則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是為達到“三綱”的要求而列舉出的條目,同時也是儒學大家們為后人進修設計出的階梯。
>> 儒學而言,主要包括“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八目”中前面的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強調的是“內修”;后面的三級“齊家、治國、平天下”則強調的是“外治”。而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成了連接“內修”和“外治”的樞紐,它和前面的“內修”相連接,便可以“獨善其身”;它和后面的“外治”相連接,便可實現“兼善天下”的理想。
這個版本看的好舒適,比上個版本好多了!
德行這個東西看的到,感覺的到,一個人只要說幾句話就能看出來的東西,裝的好的人也是本事。所謂的耿直,直率都是德行缺失的表現,半生風雨,半生霜,隨時改變都不晚,不要為任何事情找借口,都是你的問題,既然改不不了別人那就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