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臨出門上學的時候,我看笑儒的毛衣領子后面沒穿好,就順手幫他整理了一下,誰知他竟不樂意了,先是大聲反對,后來居然哭了起來。
起先我以為他是裝哭和我鬧著玩兒,還開他的玩笑,但后來我看見他的眼淚嘩嘩直流,是真哭了。
我忙解釋說:我沒有惡意,只是想幫你整一下領子。可我的解釋似乎無效,我的安慰和擁抱也無濟于事,只好任由他哭。
時間來不及了,必須要出門了,一路上笑儒依然抽抽嗒嗒的。
直到我目送他進了校門,他的兩只眼睛都是紅紅的,淚汪汪的。
下午放學之后,我觀察笑儒的神情,完全沒有異常了。
我問:你到學校之后,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哭啊?
笑儒說:有啊,好幾個人問我是不是哭過,我都跟他們說,是我洗臉的時候不小心把水弄進眼睛里了。
我笑問:干嘛不說真話?
笑儒說:當然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哭啦!
然后,他又說:媽媽,對不起!那會兒真不怨你,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特別想哭,可能是因為我已經很久沒哭過的原因吧?
我說:沒關系,我了解,每個人都會有心情沮喪,情緒失控的時候,這很正常。在別人面前你可以假裝,但在爸爸媽媽面前想哭就哭,就象劉德華歌里唱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說完我倆都笑了。
有一回,我在街上見到一對母子,男孩大概有四、五歲,不知因為什么哭了起來,孩子的媽媽在一旁勸解,聽不清說了些什么,只聽清了一句:別哭!憋住!
我詫異極了!這句“憋住”讓我尤其難以理解,人的情緒是起伏的,有高昂的時候,就有低落的時候,有興奮快樂,自然就有傷心難過,干嘛只許人家表達正面情緒,不能表達負面情緒呢?難道就因為孩子在大庭廣眾下的哭泣,使成年人感到難堪和心煩意亂嗎?
難道說家長的面子比孩子的心情更為重要嗎?
回想笑儒小的時候,很少在外面哭鬧,那種在公共場所號啕大哭到引人側目,而使家長無比尷尬的情況從未出現過。或許就是因為,無論在家還是在外,我從不阻止他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吧?
孩子天生是有智慧的,你不需要跟他說,他自然會分辨場合,知道哪些事情是需要背著外人,悄悄在家里做的
既便孩子哭得毫沒來由,無緣無故,那也沒什么,想想我們自己,也會有莫名情緒低落,心情煩燥的時候,心理專家說:要正視自己的情緒,接納不夠完美的自己。
所以當孩子沒來由地哭,作為家長應該首先接納孩子的這種情緒表達,而不是急于用各種方法去“止哭”。
我們的情緒就如大海的潮漲潮落,我們能做的就是看見它,面對它,接納它。
對自己如此,對孩子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