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學生朋友留言說:我馬上競選了,我只要想到上臺我就會心跳加快的那種感覺,上了臺我可以記住臺詞,但是語速會特別快,效果很不好。
一位職場人士說:我就是口頭表達能力弱,臨場發揮不好,下臺全身冒冷汗,還會發抖。是我職場發展的一大瓶頸,令我苦惱萬分。
昨天一個銷售經理來找我,說她壓力太大,因為周六的產品說明會的主講人安排給她了。我說挺好啊,她說我沒講過,也沒準備好。我說,你上臺了就準備好了。她從我辦公室出去后,聽說在工位上愁得哭了一下午。
......
好吧,今天就講講如何克服臺上緊張感的緩解方式。職場中很多年輕人都有這種困惑,自認為有能力,有思想的,就是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
我記得我第一次上臺是做新員工自我介紹。晚上把自己5分鐘介紹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好,背好,等第二天站在全公司人員面前時,頭腦一片空白的人,除了能記得自己叫什么之外,基本什么都不記得了,全靠機械的發揮,效果可想而知。
剛剛開始上臺講的人都很清楚,這個臨場前和上場時的緊張和忐忑感是非常折磨人的??墒?,沒有辦法,這種緊張感是絕大多數人都必須要經歷的,有的人時間長一點,有的人短一點。
從一個講師新手到從容自如,再到可以在講臺上思考、發揮、應變的過程是很不容易的。
當一個人能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見解時,并且能在講臺上電石火光間產生新的思路和靈感,都是在克服了緊張感才能做到的。
當你站在臺上心怦怦跳時,你的所有關注點都集中在“緊張”這件事上,是無法真正體會到游刃有余的感覺。
前期發的一篇文章《職場技能:三招搞定當眾講話緊張感》(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讀)重點講了在日常如何訓練自己臨場講話能力,是上場前的一些準備。本篇重點講的是,不管你準沒準備好,已經站在臺上,這時的緊張感如何克服。
我有幾個方法,或許能有效的緩解你站在臺上的緊張感。
1、 自信的微笑
這個很重要!絕對不是套話和空話。微笑,自信的微笑,你一定要記住且有意識的去做。
講課經驗不多的新手,在候場時是最難受的,心跳加速,手腳發涼,肌肉緊繃。這時表現在臉上就是面部肌肉僵硬,表情嚴肅。往往新手都是板著臉出現在聽眾面前,越是緊張越是講不好,受眾反饋越是一般,講師就越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開心金庫”這個放松的招數原理就是緩解緊張。在候場的時候,想一兩個最好笑的笑話,一想,忍不住笑出聲來,面部肌肉一放松,心情就放松了,就不那么緊張了。
“深呼吸”緩解法也是同樣道理,就是讓你放松。
我要講的這個微笑,是指上了場以后,一定要保持微笑面向觀眾,越真誠越友好越自信,效果越好。
在我的記憶里,上一秒還在拍桌子瞪眼睛發火,上一秒還在為緊急突發性危機上火,下一秒進了培訓室,面對聽眾,臉上永遠是放松的友好的,鎮定自若的微笑。
聽眾沒有必要為了你的緊張,怒氣,憂郁買單,他們只關注這個臺上講話的人,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信息。
其實,不管是講話、培訓、競選、宣講......你能夠站在臺上,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種體現,這個自信還是要有的。
而且,大部分人在臺上的講話能力都是需要專業訓練和多講多練的,臺下的人上臺來的表現未必比你好,你沒有必要過分擔心他們的反饋。
還有,你要明白,你的緊張無非是怕講不好,大家笑話你,可是你的緊張只能增加講不好的可能。不如放松,自信的微笑,試一試。你會很快放松下來。
你改變不了觀眾對你的看法,你唯一能改變就是自己的表現。
2、 控場的眼神
一個好的講師,控場的能力非常重要。新手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自己緊張的心情,還有自己要說的話,跟臺下的觀眾的交流很少,到后來就會越來越失控,匆匆忙忙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完,逃出講話現場了事。
其實,站在臺上開口前的幾秒鐘非常重要,站到講臺上,先不急著匆匆倉促開口講話。
微笑著用眼神環顧全場,每個人都照顧到,又不盯著某個人看。我計算了一下,大約3-5秒鐘。然后再開口問好。這是非常關鍵的臺上“靜心3秒”。
這3-5秒鐘,場下會鴉雀無聲,注意力會立刻全部集中到你這里來,而你也因為微笑著用眼神布下了天羅地網,場下所有的人都被你“控制”
3-5秒鐘的控場,也避免了你在嘈雜的環中貿然開口,更讓你“怦怦”直跳的心臟找準位置,整個人都會自信而放松。
3 、中度的發音
用什么音調來講是個問題。有的人覺得聲音洪亮效果好,有的人覺得聲音低沉有權威。我覺得別因為緊張聲音失真最好。
人站在臺上緊張,音調會有兩個極端,要么低不可聞,臺下觀眾根本聽不清;要么就是因緊張而聲音上揚尖厲,讓觀眾如坐針氈,心臟受不了。
速度適中,聲音適中,然后根據所講內容需要高亢的部分高亢,需要加快的加快。
一定有意識的放慢語速,語速一慢心情就舒緩,發揮會越來越好,語速過快,會越快越緊張,到最后成了背稿了。
切不可聲如蚊哼,也切不可聲嘶力竭。即便是演講,也不能從頭吼到尾,形成聽覺疲勞,效果也大打折扣。
抑揚頓挫,字正腔圓,感情飽滿的感覺還是要有的。
4、新穎的破冰
任何一次臺上講話,精彩的開場白對于整場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講師跟臺下的聽眾必須先行破冰,讓聽眾被你的話題所吸引,打破講師和聽眾的溝通壁壘,接下來的互動才能更順暢,才能真正達到本次上臺的真正目的。
如果你只是完成了講話這個行為,對于為什么要上臺,上臺后聽眾的接受程度和達到的效果沒有,那這次上臺也是沒有意義的。
可以從今天的天氣開始說起,“這么多天的霧霾,因為大家的到來而晴空萬里”
可以從特別的日子說起,今天是我的生日,今天是黃道吉日,今天的時令,歷史上的今天
可以從一個與所講內容相關聯的精彩的小故事說起
可以從你的有趣見聞或社會熱點說起
圍繞你要講的主題,精心選一個開場白,立刻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迅速打開你和聽眾的心墻。
5、真誠的同理心
臺上的講師一定要跟臺下的聽眾在所講的話題上產生共鳴,而不是對立。這是保證一段講話,一堂課程,一個演講的效果的關鍵。
如果講產品說明會的講師不能建立同理心,就不能很好的推廣產品;如果參加競選的學生不能建立同理心,就不能的很好的宣傳自己;如果領導不能建立同理心,就不能很好的讓員工擁護自己的領導。
所以,講師一定要人在臺上,心在臺下,要體會聽眾的心理,才能走到聽眾的心里去。
所以產品說明會的主講要講的是他作為客戶的心理;
所以領導推行政策要講的是他也是一名員工的心理;
所以競選的總是要講他選上了對聽眾的好處和利益;
所以老師教育孩子總要講當時他是學生的時候如何;
等等
6、形式多樣的互動
如果一場一對多的活動,只有講師在臺上從頭說到尾,可能會使整個課堂沉悶,講師無趣。而多形式的互動會大大提升培訓效果。
(1)提問
提問是非常微妙的一種互動方式。它即可以把你的緊張情緒巧妙的扔給了聽眾,也能很好的得到聽眾的反饋。
而且提問還是對付難纏學員的最好用的方法,沒有之一。
至于說是選擇式提問,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根據講課內容和現場具體情況自行進行臨場把控。
(2)教具
在培訓或講話期間,能有資料下發,整個空氣就流動起來,氛圍也活躍起來,大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資料上,你能很好的放松,更好的觀察聽眾反應,為接下來更好的表達做準備。而大家也因為資料的下發而放松了心情,會對接下來的內容更期待。
另外,一些好玩有趣的教具,提問回答的小禮品,答對問題抽撲克牌的小游戲,也會讓課堂輕松活潑起來。
講與聽都會放松心情,打開心扉,提升效果。
(3)指令
作為臺上的人,是有很多的特權的。比如,讓大家起立一下,讓大家一起讀一句話,讓大家互相握手,讓大家在課堂內尋寶,讓大家兩兩演練,或者組內研討......
以上都是講師指令的常見方式,既增加趣味性,又很好的提升培訓效果,更重要的是,當你在發出指令要求學員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時,你的緊張感早早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為人師表的滿滿的成就感。
總之,新手期未過,別想著一下子就上臺心情放松,揮灑自如,既然如此,不如跟緊張感共存,接納緊張的感受,充分利用以上我講的這幾個小方法,盡量表現的象個經驗老到的講師,你不說緊張,你不表現緊張,誰又能看得出來呢?
緊張期過后,你就可以在思路、效果上下功夫,打磨自己的授課(講話)風格了。職場競爭力又提升了一大截哦。
后記:
1、那個競選學生會主席的大學生成功當選,這不,又發來信息問,怎么干好學生會主席,沒有管理能力怎么辦,又犯愁了。
你看,人生永遠有問題,只能在問題中成長。
2、那個經常緊張到發抖的朋友,準備先在家里多練,拉著家人做聽眾。我建議他去參加一些講師培訓課程,可能成長會更快。
3、那個哭鼻子的銷售經理,給我發信息,說,昨天講的不錯,客戶反應良好,有好多意向客戶。而且會議結束后,客戶都問她講得這么好是不是公司的老講師了。
好吧。不管別人反饋如何,你要戰勝自己,走過了這艱難且重要的第一步。
所以,不管看多少書,讀多少文,要想提高講話能力減輕緊張感都不如“多講”這兩次字來得直接有效。記住,好講師都是“講”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