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媽媽,我深刻地認識到,這是家庭生活又一個標志性階段的開始,是但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也絕不是孩子一個人的成長里程碑。
海淀學區以線上名家講座的方式讓家長學習這一新階段,學習與孩子相處的新方式,學習對孩子的新關注點。
線上講座里印象很深的是《孩子好習慣養成,從時間管理開始》,學習了講座之后,我將其應用到了實際的生活中,感覺手忙腳亂的生活逐漸從容,一點點進入了 “小學生家長”模式。
1.努力做到準時接送
入校建議準時到,不用太早也不要遲到,太早了老師還在做準備工作,可以先到旁邊小操場運動一下,在學校遲到對孩子不好,心理壓力比較大,也不利于孩子順利進入學校的其他環節的狀態。
接孩子基本上就是2-3分鐘的事情,如果掐點到或者稍微晚2-3分鐘,學校門口的人會少到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片場。提前5分鐘左右到是最好的,這樣孩子每天放學,一走到校門口遠遠就能夠看見自己熟悉的笑臉,孩子心里是歡喜的。若晚到,你會看到一個老師站在孤零零的個別孩子旁邊。
2.建立日常固定活動
給孩子建立一個規律的、合理的作息非常重要。作息規律,也是一種儀式感,賦予孩子清晰的界限,也會潛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比如說按照時間段劃分為:晨間的固定活動、放學后的固定活動和睡前的固定活動。按照順序,一項項地完成,讓大人和小孩都能開開心心地出門、回家和休息。每個時間段的固定事項不要太多,要有一項是給到孩子正向反饋的,保持其興趣,盡量固定,但也要富有彈性。可以借助APP打卡或實體的清單來劃勾。固定的活動,時間一積累,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這可以有效地節省決策的能量,還能優化彼此的情緒。
現在孩子一般6點能順利起床,6點40吃早飯,8點之前進學校,晚上9點左右入睡,白天不睡覺,保證9個小時的睡眠。
3. 用時間計時器提升學習效率
一年級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家長參與的。小豆包剛告別了無憂無慮、任意玩耍的幼年,乍進入嚴肅規范的小學校園,開始端正的學習,不適應是必然的。比如說不愛做作業,比如說做作業不專心,比如說做作業時間過長家長孩子都疲倦。我聽說有家長陪孩子做作業到晚上9點……
萬事開頭難,每天老師們都會在微信群里發當天的作業,家長需要和老師合力幫助孩子獲得學習的動力、養成學習的習慣、找到學習的方法。目標是讓孩子盡快地學會自己主動去學習。我們會告訴孩子自己的時間自己負責:如果將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如果能夠盡快完成必須做的事情就可以有更多時間來玩兒。所以她對于盡快完成作業這個事情很有興趣。
在提高學習效率方面關鍵的一個點是:專心于一事。我們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用起來了時間計時器,專注提升效率,可以比較好地聚焦注意力。剛開始的時候就10分鐘,然后是15分鐘,接著是25分鐘。25分鐘后肯定得休息5分鐘,用的是專注+休息的模式,休息的項目由小朋友自選:補充水分/繪畫放松/翻閱漫畫/看看花草/運動/眼保健操等。孩子和家長在不斷的實際做題中,逐漸知道小豆包完成各科作業需要的時間,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去縮短時間和提升學習效果。當然,還有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加餐,那也要先了解正餐的食用時間。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經由學習努力做合格的家長,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再逐步培養起孩子的其他好習慣,可能剛開始會投入精力多一些,但后面可以輕松地抽離,將孩子的事真正地還給孩子,將自己的時間還給自己的事情。
五色兒童,五彩人生!你對孩子時間管理有啥心得呢?留言告訴我吧~
作者:曉一
佛系海淀家長,兩個娃的媽媽,五色時間管理法的提出者和九年實踐者,有溫度的五色兒童時間管理法,希望幫助孩子們擁有更多有彈性有趣味的繽紛人生!
五色時間元的含義:
第一、生命并無顏色,全靠自己去上色,只要你愿意,就能夠擁有“五色”人生。
第二、五諧音吾,每個人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擁有別具一格獨屬自己的五色。
第三、五諧音無,五色是過渡階段,五色時間元也只是一只船,上岸即心無掛礙。
五色時間元的色調:
周一 藍色學習日(謙) 周二 紅色熱血日(勤)
周三 綠色趣味日(趣) 周四 白色思考日(清)
周五 黃色能量日(情) 周六隨心日 周日繽紛日
五色時間管理法:
屬于第五代時間管理方法。很多專家認為,人的幸福取決于五個方面:智慧、事業、健康、人格和情感。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是不行的。面對時間,人人平等,我們主張像配置資產一樣投資每一分鐘,通過五色習慣的培養,優化時間在智慧、事業、健康、人格和情感五個方面的分配。五色習慣基于時間管理,但不限于時間管理。它能幫助你有的放矢地利用時間,將內外相連,挖掘自己的能量,感受生命的豐盛,在繽紛的每一天中體會對時間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