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在教育行走群里看到小塵老師發的鏈接:童喜喜老師的直播八點開始,可以預約和提醒。隊伍一向積極主動學習的我來說,又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我趕緊點開鏈接預約了直播課。
晚餐后,剛要準備下樓遛彎,手機不一樣的鈴聲提醒,點開一看是提醒我直播課即將開始。今晚不宜遛彎,適宜學習。
我拿出筆記本和鋼筆,帶好耳機,坐在餐桌旁,靜候童老師的直播課,因為我第一次聽到童老師的名字,在手機上百度了一下,真
童喜喜,兒童文學作家,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所長,中國十大作家奧運火炬手,2012年度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
作品獲冰心文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國家"三個一百"原創優秀作品獎等國家級獎十余次,多次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優秀圖書向全國青少年推薦,成為各種讀書大賽的必讀書目;
已出版"嘭嘭嘭"系列 、"小鬼喜當家"系列、"魔宙三部曲"、《一年級趣多多》等小說十余部,暢銷百余萬。
從1999年開始,她用稿費先后資助了35名失學兒童,向幾千名貧困孩子贈送各種課外書,到山區小學支教成為當地十幾年來唯一的女老師,汶川地震后親赴災區做志愿者……
2009年7月開始走進新教育實驗,先后捐贈稿費40余萬,用于資助開展新教育種子教師計劃、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等公益項目,并身體力行,成為新教育專職義工。
一個具有強大的想象力、持續的創作激情、思維詭異、風格百變的優秀作家。其成名作《嘭嘭嘭》用6天時間一氣呵成,屢獲國家大獎,暢銷10年。其代表作《影之翼》用5年時間打磨完成,為中國首部以兒童視角反思南京大屠殺的童書,被許多小學選定為高年級師生共讀書目,專家與讀者、大人和孩子,交相贊譽。
一個具有罕見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悲天憫人情懷的教育公益人。自2011年底,她帶領著200余人的"新教育螢火蟲"義工團隊,以"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為宗旨,為數萬父母們提供免費、及時的家庭新教育指導,深受歡迎。
一個狂熱于閱讀研究、癡迷于閱讀推廣的行動者。自2010年開始,她撰寫的《中國孩子的閱讀問題》系列文章,引得無數網友熱議與轉載,倍受認可。
真是我孤陋寡聞了……我這才知道童老師那么有名氣。她面帶笑容,說話柔聲細語,真的好可愛。她的熱情感染了直播間的每一個人,跟著她的直播,我們走進了說寫的世界……
她說到:教育是耗盡人的情感和精神力量的事情。
她還說:換了一個班后,感覺生命被掏空了。因為我們是在用心、用情、用知識教書。頗有同感,就好像我剛接這屆學生時,感覺還沒有走出上一屆的情感,慢慢的,通過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我逐漸的接納了他們。今年高考后,他們又遠走高飛了,只留下我還在原地,真得舍不得孩子們。
她還說到:寫作中遇到的四個問題?1、重情緒,輕事實;2、有生活,要記錄;3、少流水,多積木;4、只發泄,沒對象。
怎樣寫?題目、關鍵字詞、說。
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我的讀寫實踐中,快速高效地完成每日打卡任務,為寫作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