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招季馬上要結束了,12月18號之后就沒有來學校宣講的公司了,對秋招的感受是五味雜陳,窘迫、失落、疲憊、迷茫、膽怯、欣慰都銘記在心。
今天就來說說我人生中僅有的一次的秋招季是怎么樣度過的吧。
1.網申
備忘錄上記錄著我所有的網申過的公司和崗位,粗略數了一下估計有100多家吧,平均網申一家公司的時間有20分鐘,這還算比較迅速的,我都是把實習經歷、獲得獎項、項目經歷、自我評價等相關內容編輯好后復制粘貼的,提高效率。時間從8.10號開始,到最后11.12號。公司包括互聯網行業公司、證券公司、銀行、咨詢、快消行業也申請了幾家。
天天“逛”應屆生網站很心累,看見不錯的公司,心花怒放,心懷期待的填寫一家又一家網申簡歷的心情就好像填完就能進一樣。然而現實總是骨干的。。
2.面試
總共經歷了13次面試,形式有單面、小組討論(也叫群面)、結構化面試三種形式。
--群面--群面過4次,形式是一組8-10個人,進去后座位上有題本,大家閱讀后展開討論,到時間后由總結者向面試官總結大家討論的結果。這是我最不擅長的面試形式,而且也是印象最深刻的面試形式,因為我最開始面試的就是群面,當時在小組面試時我腦海里對題目是有一些想法的,但是害怕自己的表達能力不夠,害怕在眾人面前講話,害怕說的磕磕絆絆吞吞吐吐,基本上都是一個沉默者(最不該的)都被刷下去了。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對群面的建議是盡量多說話,有觀點的就大膽的表達觀點,沒有觀點的可以總結其他人的觀點羅列出來,都是很好的在群面環節表現自己的方式,同時要注重語速,神情,目光堅定(尤其不要去看面試官,他會覺得你在打探他而不全身心的投入在小組討論中)最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自信!即使遇到別人反駁你時也不要心慌,其實大家心里是一樣的,就看誰在場上最鎮定。好在經過前倆次的小組討論后,自己有了經驗,也找出自己的不足,在后面的面試中都有所改善,個人覺得這是最能鍛煉人的面試形式了。
--單面--單面經過5次,單面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自我介紹,然后面試官會根據簡歷來向你提問。所以自我介紹要準備好,當然這在群面和結構面都有的,只是在單面時一般沒有自我介紹的時間限制,可以多表現自己;其次要對自己簡歷上的東西充分熟悉,不要等面試官問你說說你是怎么做某某項目的時候,你吞吞吐吐的說的不清不楚,就尷尬了。
對于單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面試官覺得你十分的匹配他提供的崗位,認為你具備這個崗位所需人才的特性,比如你熟悉那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做過相關的實習或研究、具備專業技能或是其他社交技能等相關的特性,要把自己的這些特質展現在面試官面前;而不是一味的說自己能夠吃苦,參加很多社團活動,拿了很多的獎學金。。,這些確實是關于你個人的信息,但卻不是面試官想要聽到的信息,不能引起面試官對你的興趣。
--結構面--結構面經歷過4次,形式就是大概四五個人進去,里面有好幾個面試官,大家先自我介紹,然后面試官拿著簡歷隨機問問題,有的公司是每個人都會有說話的機會,但是有的公司的面試官只向其中部分人提問題,也就是說一組中有的人進去說了個自我介紹就沒有其他事了,銀行業的面試大多都是這種類型。
?在一次結構面試中,我身旁一個女孩自我介紹時聲音很微弱,我都不怎么聽見,可想而知這樣的人面試官也不會有什么興趣,所以我建議自我介紹部分要有亮點,展現自己的優勢,引起面試官的興趣。
3.體會
秋招必然是辛苦的,但也是有收獲的。在簡歷被刷、筆試不過、面試被刷等一次又一次打擊來臨時,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穩住自己,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輸給了自己就不太可能去贏別人。失敗了就總結原因,反思自己哪方面出了問題,筆試不過就補知識點,抓緊看書,面試不過就反思自己在面試時的表現,找到做的不夠好的地方,然后在下一次不犯這些錯誤,就是很棒的進步了。
個人感覺,秋招季過后,自己又成熟了一步,在與人交流時會注意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細節,比如說話就要言簡意賅,表達就要有力,任何時候都不必露怯,做到不卑不亢,不去仰望,對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觀點。也在逐漸改變自己的心態,完成一個從學生到職場人士過度的轉變,把自己當作一個大人,一個有擔當的人去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
還有一點要提的就是,秋招季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有在宣講會上認識的、也有在面試時互留微信的;也與之前的朋友關系更近了,我們相互交流面試經驗,分享秋招信息,看,還是有美好回憶的。
最后
希望經歷秋招的同學都能找到還不錯的工作,也希望自己的努力都值得,會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一直不斷的進步著,畢竟未來人生路上會有更多的挫折和困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