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節令已經推進大雪,人們穿上臃腫的棉衣仍然縮著脖子快步走路,力爭縮短在路上的時間,好趕到家里取暖。肚里沒油,凍死愣球,可見在寒冬肚里有油水就可以抗凍保命。于是從秋天開始,人們就有意識地貼膘,一到冬天,光貼膘不夠了,還得補油補脂肪,吃肉就成了最佳選擇。
? ? ? ? 進入小雪以來,描寫吃殺豬糕吃殺豬菜的帖子就多了起來,就是因為已經到了殺豬的季節。俗話說,大雪小雪,殺豬見血。這些文章有懷舊的有寫實的,都在鋪排殺豬菜的可口,看得人吞咽口水不止。可是總覺得欠缺點兒什么。
? ? ? ? 一點兒不假,殺豬菜解饞。普通百姓在春夏二季辛苦勞作,體力消耗大,掉膘掉肉,但營養跟不上來,秋季有收成了,但糧食作物能夠補充的蛋白有限,因為豆類低產,百姓不愿多種,夠磨一二鍋豆腐就心滿意足了,這樣,來自動物的蛋白就顯得弭足珍貴。殺豬菜就是一個家庭首次充分補充動物蛋白的盛舉,所以記憶深。 殺豬菜吃起來解饞還有自身的原因。經過十五六個月的喂養,豬已經長得膘肥體壯,大概再喂也長不出肉來了,于是宰殺了。此時的豬肉,肉里冒著油星,油里間雜肉絲,肉味香噴噴,醇香唯美。最解饞的部位是槽頭肉,肉厚油肥,老嫩適中,所以被殺豬菜選中。深秋腌制的酸白菜經過一個半月的發酵,此時正是口感最好的時候;從地里起回的土豆儲藏在窖里也是一月有余,顆顆皮肉完好,被燴在一個鍋里,部分豬油融入菜里,銷解了菜的寡酸,激發出它的酸爽味;菜里的酸味浸入豬肉,降低了肥肉的油膩,入口頓覺爽滑可口,再加上土豆從中調和,肉與菜互補,相得益彰。
? ? ? ? 殺豬菜也使付出勞動的人得到報償。三五壯漢裝扮利落,合圍行動不便的肥豬,拽尾巴的拽尾巴,按豬腳的按豬腳,摁腰身的摁腰身,操刀的操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豬血噴涌,嚎叫聲漸微,于是吹豬致鼓脹,澆開水,褪豬毛,開膛破肚,掏心挖肝,翻腸倒肚,刀切斧剁,不消半天工夫,活生生的豬變成了豬肉豬油豬骨頭豬下水。人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得意地回家吃飯。這種勞動報償有種類似于獅虎等猛獸獵殺牛殺以后大快朵頤的滿足感,是人的獸性在宰殺過后極度滿足感的體現,這種得以釋放出來的獸性殘忍無比,只是平時被深深地隱藏在靈魂幽境。
? ? ? ? 至于親朋好友借此機會聚一聚,吃頓飯,喝頓酒,閑時行樂,情味盎然,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 ? ? ? 寫著寫著,猛然想起,今年還沒吃殺豬菜,遺憾!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