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評《古城》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首詩描寫了西北古城大地上不同局部發生的三個場景片段。
第一節,主要寫大喜之日的新娘,不哭不鬧的嬰兒,酣睡的農民,烘托出安然恬靜夾帶一絲絲溫馨的場面;第二節,描寫在外討生活,無法歸家的游子黯然抽煙,家中老母親村口的話語:“今夜的月亮,沒有小時候圓和亮”更是隱喻出家中無法團圓的思念惆悵;第三節,月光無缺寫出中秋古城人家團圓,點起篝火,一起慶祝著中秋節。
三個場景貌似散亂,實則每個片段都緊扣中秋的主題,并通過三個片段建構起一幅立體的古城中秋月夜圖景,無不顯露的作者構思精巧。
——半朵新詩組長唐體清
二、點評《中秋是故鄉的過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這首詩歌里,詩人回憶了童年過中秋節的場景,由此引發對中秋回憶的濫觴。隨著詩人對兒時過節中一幅幅場景的回憶,月亮的化身,月亮的內涵也漸趨明朗化。孩子們期盼過節的迫切心情,原來是因為可以吃到奶奶揉做的餅子,而作者又將這個餅子內涵升華到了民族文化傳承的高度,顯示出中秋節其歷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生命力的強大。
最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歷史的嘆息聲(也是詩人的嘆息聲)中,中秋節過去了,故鄉的中秋節逝去了,那種鄉土文化的氣息消散了,而詩人也遠走了,故鄉成了回憶,兒時記憶中傳統的中秋節也成了記憶。本詩感情內發,作者的感觸也引人深思,不禁讓人感嘆。
唉~
——半朵新詩組長唐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