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曾經感受過黑暗的人,現在才更懂得光的溫暖?
續寫101種人生|高小玲大姐
| 中秋佳節 |
? —中秋時節憶往事 —
中秋節是中國的民俗。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一輪中秋月,牽扯出我綿綿無盡的情思。我的父親1928年出生于河南省長葛縣董天龍村的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里。聽父親講,我的祖父是我們村有名的中醫,醫德和醫術都很好,因此,方圓三十里的人都到我祖父的藥鋪抓藥治病,生意很好。我的父親從小聰明好學,1946年在洧川鎮高中畢業考入鄭州工業學校,畢業后分配到河南省黃河河務局工作。
中秋佳節
?
? ? 1949年父親和母親結婚,父親因為工作忙很少回家。從此,我的母親就擔起了抱兒育女,操持家務的重擔。父親一年中除了春節,那就是中秋節能回老家和家人團圓。中秋節父親回家,除了帶些風干了的黃河魚、黃河蝦,還會帶回二斤鄭州的老月餅。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中秋節能有月餅吃就算不錯的了。我的母親是一位聰明、善良又勤儉持家的家庭婦女。每年的中秋節我的母親都會做一些火燒來代替月餅吃,火燒里包上我們家棗樹上打下來的紅棗做餡,香香甜甜的,很好吃。
我在快樂這兩個字都不知道怎么寫的年紀最快樂。——夏正正
記得我小的時候,白面少雜面多,我母親就粗糧細做,把雜面里摻些鹽和芝麻搟成薄餅,放到煤火臺子上烘烤干,給我們姊妹仨代替餅干吃。每年的中秋節,我的母親就會把祭過月奶奶的月餅分成三份給我們姊妹仨一人一塊吃。一塊月餅明明分成四份又好分,母親也能吃一塊,她為什么不吃呢?我問母親:“您為什么不吃呢?”母親說:“我不喜歡吃,你們吃吧!”后來我才知道是母親舍不得吃啊!其實我母親是很喜歡吃甜味點心的,現在我經常會給她老人家買點甜點心送給她吃。
? ? 我常常在自責, 母親身體不好,常常患病,需要我的看護,而我卻為了工作和我的兒女們在奔波;我的母親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而我突然想起從來還沒有為她做過些什么。今年的中秋節我又不能回家和母親團圓了,因為九月初我要去深圳送外孫女上學,中秋節就在女兒家過了,又一年不能陪母親過中秋節了,心里很難過,它像榔頭般痛擊著我的心。
人類的生命,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為永恒!by尼采
? 往年的中秋節我回去給母親送月餅,看著她慢慢地把月餅吃下,我的心酸出了淚水。母親年輕時牙好,胃好卻舍不得吃,現在沒了牙,胃也不好了,卻在吃這硬邦梆梆的月餅,榔頭再次痛擊著我的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很多人的痛,也是很多人一輩子的遺憾。“百善孝為先”,所以愛要大聲說出來,我要大聲地說出來:“媽媽,我愛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多陪陪我的母親,祝母親您健康長壽!永遠幸福!
文字:高曉玲
圖文/編輯:炳怡
其實,我們一直努力著適應著這個世界的溫度不管是季節還是人心。
或許,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我們努力奮斗,只不過要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罷了 。
? ? 2019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