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音樂,愛彈西班牙吉他,以前還是個音響發燒友,曾經做過許多音響。后來整天忙于生計,漸漸地就顧不上這些了。我已經不記得我的音響是什么時候壞的,反正,它已經在書架上默默地躺了好幾年,落滿了灰塵。
這個周末,我與一位同樣是樂迷的網友聊起了音樂,還分享了我以前的吉他彈奏錄音。網友的熱情夸贊,又使我重新燃起了對音樂的興致。昨天,我花半天時間修好了音響。用一張測試片一試,啊!多么熟悉的音效,我立刻置身于那天籟般的聲場里,這正是我當年殫精竭慮追求的效果,也是我賦予這臺機器的生命和氣韻。
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聽過大作品了,晚上,我把自己關在書房里,翻出一張企鵝三星帶花的唱片,泡上一杯茶,選了一曲鮑羅丁的《在中亞的草原上》靜靜地聽了起來。
鮑羅丁出身于貴族家庭,是俄羅斯“五人強力集團”成員之一,也是一位卓越的化學家,還是一名醫生。為了紀念他,人們在他的墓碑上銘刻了他所研究的化學公式和他創作的音樂作品的主題。他一生只有二十多部作品,卻是新俄樂派的代表。他繼承了源自格林卡的俄羅斯音樂傳統,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音樂風格深深地融入了他的心靈和作品。
《在中亞的草原上》一部反映俄羅斯生活場景的交響音畫,是鮑羅丁的代表作,創作于1880年,是作者為慶祝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登基二十五周年而作。作品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是典型的標題音樂。全曲由兩個主題交織演繹而成。
樂曲開始先由第一小提琴在高把位上奏出空八度的持續長音,緊接著,以長笛和雙簧管用極弱的音量在低八度上重復。然后在這寂靜、空曠的背景上,從遠處傳來了寧靜而悠揚的俄羅斯風格的音調。這就是作品的第一主題,以單簧管奏出,給人以天蒼蒼野芒芒的感覺。當法國號在另一個調子上將第一主題重復一遍后,就隱隱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隊伍行進的腳步聲,這是由倍大提琴和大提琴相隔八度交錯撥弦產生的效果。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作者在總譜的標題解說里的這樣一段話:”從一望無際的中亞草原上傳來了這一帶不常聽到的俄羅斯平靜的民歌音調,馬匹和駱駝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隨著“由遠而近“的腳步聲,樂隊用英國號吹出了富有東方色彩的第二主題,它給人以無憂無慮的安詳之感。當這個第二主題在不同的調子上經過幾次反復后,第一主題又由單簧管加快速度重現,與它呼應的仍然是法國號,由其它銅管吹出和弦作為襯托。接著以全部管弦樂隊奏出第一主題。此時樂曲的結構得到擴展,力度被加強,從而形成全曲的高潮,給人以雄壯威嚴之感。當第一主題再次出現時,便以對位的形式與第二主題和諧的融合在一起了,它與標題解說中的:”一隊土著的行商從廣袤的草原上走過,在俄國軍隊的保護下安然前進……”是多么貼切。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寧靜悠揚的第一主題和富有東方色彩的第二主題分別代表了俄羅斯軍隊和土著商旅的形象。
音樂隨著馬蹄聲的遠去而逐漸平靜,兩個主題交織成的回音,也漸漸消失在芒芒草原上。最后樂曲在長笛奏出的甜美如歌的第一主題柔和輕微的音響中,緩緩地、慢慢地消失了,給人以無窮回味。
樂曲結束了,但作者用雄渾優美的旋律,清澈晶瑩的音色所描繪出的那幅,遼闊中亞草原上,商隊緩緩前行的壯闊場景,卻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的眼前,久久不能消失,那飽含俄羅斯和中亞風格的神秘而又令人遐想的旋律,仍悠揚纏綿地縈繞在我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