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說:錢是一般等價物,是用來衡量一樣物品的價值的。
貨幣的進化史
1.物物交換:原始時代的人,用實體物品交換,需要什么,可以通過多次交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物品。比如:用羊換牛。
2.金屬貨幣:時代的變遷,其他貨幣由于各種無法保存攜帶等原因被淘汰而出現了金屬貨幣。方便了物品的交易。這時候的貨幣是用有價值的物品來衡量另一樣物品。
3.紙質貨幣:金屬貨幣由于會出現磨損和不易進行大額交易,所以出現了紙質貨幣。紙質貨幣是以黃金為基礎。即:按比例多少錢換多少黃金。這種貨幣制度稱做“金本位”。
4.信用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元和黃金無法正常的自由兌換,導致布林頓森林體系崩潰。產生了不與黃金掛鉤的純信用紙幣。這開始了現在的通貨膨脹,物價的不斷貶值。這就是現在的“貨幣寬松政策”
5.數字貨幣:這就是現在的信用卡,支付寶,比特幣等。完全用數字替代。以后出門根本就不需要帶錢,帶個手機刷卡就行了。
從貨幣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看出,貨幣其實是從牲口物物交換演變過來的。
那么可以發現,既然錢就是一只羊,我們為不建立一個農場,把羊圈起來養,養到一定程度,靠賣羊奶和肉養活自己呢?當然不喜歡當農場主,喜歡當獵人不斷的出去狩獵吃完再狩獵。也是可以的,只是有時會挨餓,而且要冒著被獵物叼走的風險。
錢就是牲口。如果你把錢當羊一樣養殖,我相信你很快就會翻身變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