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值得慶賀事情特別多,其中一件便是微信公眾號得到邀請通知,微信平臺允許開通原創保護。由于我最近每天堅持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文化常識,得到了平臺后的支持和通過。我以為開通原創的時間會比較漫長,一周時間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在2016年12月12日第一次注冊微信公眾號,之前一直在與別人合作今日頭條。較長時間的訓練寫作使我萌發了獨創文學的想法,于是在度娘的幫助指導下注冊了微信公眾號,至今已經近一年了。剛開始時候積極性非常高,原創出《家鄉的棗樹》、《我懷念的他》、《老狗》,還有一直沒有截稿的《阿肆的歌》。后來,由于高三工作較忙,沒有來得及保持更新,就這樣停停斷斷,中間隔了小半年。自然,也就一直沒有接到原創保護的邀請,心中常伴著失落和無奈。再加上發布微信公眾號的步驟和程序比較復雜,選材和編輯都要花上不少的功夫,堅持了一段時間便慢慢放棄,《阿肆的歌》一直處在未完待續的狀態中。每當好友殷切地問我:龍哥,阿肆最后和慧心怎么樣了?我都無言以對。
我常常以文人自居,讀書和寫作是我的兩大愛好,當然愛媳婦是放在第一位置的。不管心情如何,在網絡PC平臺或者手機app發表自己的文字是一種美的享受,盡管我的粉絲比較少,我也是樂此不疲地從事著自己的“事業”。
為了能便捷的發送傳媒文稿和內容,將自己的思想付諸文字,尋找快速編輯和創作的軟件成了迫在眉睫之務。雖然有微信和QQ空間兩大主力陣營,但我還是感覺到不能滿足自己創作編輯的需求。
今年八月三十日,我在看美劇的時候,一條廣告深深的吸引了我,“簡書app實現創作的需求”。于是我在手機上下載了簡書客戶端,并注冊了自己的賬號,從此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簡友。
簡書號稱“隨時隨地寫作,創作你的創作”,只要有一部手機,打出來的文字稍加編輯,即可發布到社交圈里,較之微信公眾號,具備很大的便利。操作的簡單給我節省很多時間去思考更多的事情。再加上無時不存在的網絡,我在簡書上如魚得水,保持著每天一篇的速度,寫下我想寫的文字,表達我想表達的內容,似乎感覺到生活的價值所在。在僅僅兩個半月的時間,我寫了六十篇文稿,合計約六萬字,內容大多關于班級的文化建設、德育管理以及生活雜感,在簡書上傳遞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我的簡友粉絲一起分享生活的真諦。每次看到別人的點贊和評論,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
在堅持每天寫簡書的時間里,我逐漸放棄了微信公眾號的更新。直到有一次,我做學生家訪工作時,和一位家長(陳昊然媽媽)聊天聊到了公眾號的話題,她這樣告訴我:簡書是快餐式消費,里面的東西太混雜,形不成專題性的文稿,然而微信公眾號卻不一樣,它需要你慢下功夫來,認認真真地創作和編輯,時間久了便會形成帶有文化底蘊的文字。越難做的事情,回味起來越覺得難能可貴。
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做微信公眾號花費了不少的努力,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棄之不顧或徹底放棄。雖然,簡書同樣能達到創作文字的效果,但是只要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情,就要義無反顧地堅持下來。
之后的幾天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失,尋找創作的突破口,掙得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從杜牧、孟浩然、王維、李白、白居易到高適、陳子昂,都對這些人物有了較為深刻的解讀。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一周就接到了原創的邀請。看到邀請后的我,慷慨激昂,更加堅定了文學創作之旅的信心和決心。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高中語文老師,教兩個班級的語文,同時帶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摸早貪黑,以校為家,全身心投入到班級管理工作和教學研究之中,不奢求能獲得多少獎勵或者多高職稱,只愿不負韶華,對得起自己的職責和良心,為人師表,甘做模范。
其實,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不知道能做多好,但只要堅持下來一定會有不凡的業績。最近我迷上了騎行,騎車往返于南北校區。早上六點出門,途徑牧野大道、科隆大道、新飛大道、南干道等,約十公里路程。剛開始,行程一半,兩腿發軟,迎著北風,實在是騎不動了。我就在路邊上簡單休息,補充一下自己的體力。后來往返了幾次后,中途再也不用休息了。一口氣,二十里,雖有大喘氣,但精神抖擻,渾身有力。堅持每天騎行,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我也是用這樣的理念來告誡我的學生,風雨高考路,不要追問前方有多少曲折,穩下心來,堅持每一天的腳踏實地和勤勤懇懇,待回首這段歲月,內心的喜悅和充實油然而生。令我感動的還有,班里很多同學來我辦公室打卡,堅持每天的任務,李鵬鵬、任念念、許愿、靳詩藝、張子建、張明慧、武哲、李沛瑾等(由于卡本不在身邊,未能詳細羅列,敬請包涵)都能做到每天按時打卡。可能,打卡只是平凡中的一件小事,但是足可以顯示出一個人在漫長學崖中的求索和堅持。我為他們點贊,我為他們驕傲。
我堅持寫作,寫作讓我快樂,我希望能一直堅持下去。無論險阻,無論風雨,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