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社會,必須接受傳統的價值觀,如感情、愛情、事業、金錢等等。我們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譬如母親下葬時要慟哭,娶一個女人時候要說“我愛你”,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那么無疑就成為社會這個“局”外面的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有的時候,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你有沒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比如,你的婚姻,家人做主,媒妁之言,找了一個看似四平八穩的對象,過著一眼望到底的生活。你的工作,按照家人的喜好選擇了一份看似穩定的工作。靜下心來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有些茫然,在自己的生活中,怎么仿佛有種局外人的感覺。
局外人是什么意思?是自己與他人或所在的環境格格不入,在某個環境里感到無所適從,別人說的話做的事,自己無法理解。他人對自己的行為又發出異樣的眼光。
阿爾貝·加繆的小說——《局外人》,這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書中的主人公默爾索,用自己獨特的處事方式,處理母親的葬禮、與女朋友相處以及處理與朋友之間的關系,結果令人意外的是,他因幫助朋友而卷入一場殺人案件中。經過法庭審判,等待他的結果是死亡。
原因是默爾索的一些看似荒謬、不近人情的行為,讓他陷入了這場人人譴責的紛爭中。最后,他像個局外人一樣,看著法庭中律師、檢察官、證人們在紛紛爭辯這、剖析著,他為什么會對母親去世而冷漠,他殺人的真正原因,他是如此的狠毒。
一、默爾索在被審判前,經歷了哪些事情?
書的開篇以莫爾索母親的死亡通知拉開序幕,接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默爾索跟老板請假,老板很不開心的樣子,但是又沒有辦法,因為死者為大。
在回程的長途汽車上,莫爾索全程是昏睡的狀態,他很疲乏。到了養老院后,當看門人問他是否要開棺見一下母親時,他否決了。
為什么呢?因為他覺得母親已經離開了,他見一面也無非是那樣。這個回答一下子讓看門人感到很詫異。因為這樣的回答不合常規,但是他又無法決定默爾索的意志。于是他只好終止了行動,
在守靈的晚上,默爾索依然感到疲乏,他中間睡著了幾次,后來看門人送了他牛奶咖啡,他欣然接受了。他又給了看門人一支煙,默爾索默默地抽煙,而看門人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的一些事情。
在母親的遺體下葬的當天,默爾索和院長、神甫、護士以及母親生前的好朋友貝雷茲一同去送葬。貝雷茲全程神情肅穆,很是悲傷的樣子。
母親的葬禮結束后,默爾索長舒一口氣。來到旅社酣睡了一夜后,第二天他去游泳、去看電影,與女朋友約會。
后來,他回到工作所在地,繼續按部就班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二、默爾索被審判的原因。
默爾索之所以被法庭審判,其原因是他殺了一個阿拉伯人。默爾索的朋友雷蒙,想要報復自己的情人,因此希望得到默爾索的幫助。默爾索對此事還是一如既往地淡然,他幫助雷蒙寫了一封信給雷蒙的情人。
雷蒙的情人來到朋友家中后,被雷蒙狠狠地報復了。于是,雷蒙的情人便找來了兩個阿拉伯人羞辱他。為此,雷蒙開始躲藏起來,雷蒙找到一個蠻不錯的地方,讓默爾索和他的女朋友一起過來玩。就在沙灘上玩樂的時候,他們又碰到了那兩個阿拉伯人。原本只是想要息事寧人,沒想到那天默爾索獨自一人來到沙灘上,遇見了其中一個阿拉伯人。
在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默爾索心里充滿了煩躁,他對著阿拉伯人開槍了,阿拉伯人倒在了他的身下。默爾索就這樣被捕入獄。
默爾索當時開槍的原因,他自己是一種無意識的,并沒有刻意想要殺死阿拉伯人。但這樣的行為,卻給他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為什么呢?因為他前面所經歷的一些事情,被一些人強硬地扭捏在一起,推理出的結果是,他是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的罪犯,因為他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流眼淚。
三、法庭上的默爾索。
大部分人總是表里不一,他們做的往往并非他們內心真正渴望的。他們都有一種群居意識,懼怕被疏離與被排斥,懼怕孤單無依靠。
默爾索在法庭上,全程像個局外人一樣,一直沉默不言。檢察官用證人的只言片語斷定默爾索是一個冷漠、刻意殺人的罪犯。因為他在母親去世后,沒有開棺看母親最后一眼。因為他在母親去世后,還接受別人給他的牛奶咖啡。因為他在母親去世后沒多久,還去游泳,還去看電影,與女朋友約會。
這兩件原本沒有任何關聯的事情,被檢察官強捏在一起后,成功地激起了法庭里的觀眾的憤怒情緒,他們強烈地一致地認為默爾索罪大惡極,該受到最嚴重的處罰。
心理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并付諸實行。
默爾索沉默地看著他們,他知道自己是無心殺人的,對于母親的死,他沒有難過,但這并不是代表他不愛自己的母親,他只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想要自己舒服一點。
四、《局外人》給我們的啟示:
1、保持獨立思考。任何人跟我們說的話,我們都要保留懷疑的態度,不能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比如默爾索在被審判時,檢察官用一些只言片語的證詞推理出的結果,雖然看上去邏輯嚴密,其實是有漏洞的。即便這樣的處境,會讓你覺得格格不入,但這也并不代表你就是錯的。獨立思考,是任何時候每個人都需要的。
2、少數不一定非要服從多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因為絕大多數人怎樣做,我們就必須要怎樣做。遵從自己的意愿,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生活在一個群居的社會里,每個人都具備社會屬性,我們無法離群索居。但我們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個性,千萬不要把自己活成他人的影子,雖然《局外人》這本書以悲劇收尾,但是我相信我們都是不同程度的默爾索,在探索著這個世界的規則與自己的個性之間的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