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書有比較確切的觀念是在高一,那時候是在市里念書,學校門口有一個書店,那時候還只是喜歡看看雜志,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除了教科書以外的書。
大概是之前一直在家鄉的小縣城里面念書,附近的書店賣的書也就是輔導書作文書,也沒有對其他書的概念,家里邊也有一個書柜,里面放的是四大名著歷史辭海之類的書,因為那時候小,翻翻發現看不懂也就放一邊一直沒有再看,一直也沒有再看書,一直到高一。所以后來當我看到很多人從四五歲開始讀書我就覺得好了不起啊,我入門入的太晚了。
高一的時候是借別人的雜志看,發現原來雜志那么好看,那時候最喜歡看的是小博和青年文摘,青年文摘到現在我還會時不時買買看,很多年了。看了很多雜志之后萌發了買書的念頭。
我記得第一本買的書是《花田半畝》,是一個患了癌癥的女孩寫的一本書,寫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她的堅強,或許我現在對生活的態度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她的文字吧。那時候學校是封閉制管理,只有周末休息,我是在休息完周末去學校的下午,第一次走進書店,買了這本書和一本雜志,出門后然后心情莫名的變好,那時候心里就一直自己說“哇,我終于買了一本自己的書了,好高興。”然后就一路蹦噠回了學校。鄭重的在書上寫下我的名字和購書日期,以至于我以后買書都會習慣的在書上寫上名字和日期。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之后放假了我都會抽一點時間去書店看看,即使從書店那邊繞道學校更遠,但我仍然樂此不疲,也會時不時買點書回學校然后鄭重的寫上自己的名字,在每次課間或者晚自習寫完作業偷偷的看會,看著時間再開始寫作業。那時候的生活費有部分是花在書上的,但我會自己省錢,不會跟爸媽要錢。
到大學了就開始泡圖書館,借書看,做不到別人的把圖書館看遍,但還是會不間斷的看看書。后來就是逛當當,看評論,自己買書,書越買越多,種類也越看越廣。現在買書的習慣依舊保持,而我的一個愿望是以后買了房子一定要做三面滿墻的書柜。
其實和書真的是有一種緣分吧,或許每一個愛書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當你第一次接觸到了之后就會發現以后再也離不開了。很多不明白的道理在書上會找到,很多沒聽過的理論在書上也會發現,然后發現自己果然比以前成長了不少,至少比以前更有想法了一點。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翻開一本書,里面的文字一個個映入眼簾,跳進腦海,心很快就安靜下來,然后開始享受這樣一個靜謐的時刻,只有我與書。
翻開一本書,開始享受這樣一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