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第六章的閱讀。請各位仔細閱讀第六章后作答。
1、在NVC中,請求的目的是什么?(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怎么表達它?(具體的描述我們的需求,期待對方做什么)他和命令有什么區別?(請求對方,如果對方沒滿足,不會受到責罰,而是去傾聽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我們如何“檢驗”我們所提出的是命令還是請求? ?(如果提出需求,對方感覺不滿足你會受到懲罰,這就是命令,如果你提出請求,對方感到是出于對生命的愛而去行動,就是請求。)(這體的答案在書中是分散的??赡懿惶谜?。哈哈,我的提醒)
目的是請求他們滿足我們的需要
如何表達:我們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
和命令的區別是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如何檢驗:在人們無法滿足我們的愿望時,我們是否尊重他們的感受和需要最能體現我們提出的是請求還是命令
2、用以下方式表達時,將有可能發生什么?
(1)用模糊的抽象的語言表達請求,
我們無法深入了解我們自己,他人難以了解我們想要什么。
(2)表達愿望時只提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導致交流的困難,被看作是命令或指責
3、作者相信,在我們和他人說話時,我們都希望有所回應。列舉三種我們可能想要得到的回應。
1,對方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幾天你堅持練習太極,感覺怎么樣?
2,對方正在想什么:現在瑜伽館的管理,兒子和我的理念不太一樣,兒子的理念太商業化了,我不太適應,該怎么辦呢?
3,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如果我想按我的理念再開一家瑜伽館,你會支持我嗎?
4、在哪種情形下,我們可能需要得到反饋?
無法確定對方是否已經明白。
5、當我們請求反饋時,如果他人感到不耐煩,我們可以做什么?
我們可以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表達對他的尊重及我們需要
6、為什么馬歇爾提及印度人的“bas”這一表達方式?
溝通中及時給予對方反饋。當對方給予反饋,表達我們的感激
7、在什么情況下,人們會傾向于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
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責罰。
8、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什么?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而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