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人做好飯后,出來叫張秘書吃飯,見小兵仍在,于是說道:“小兵,來奶奶家一塊吃吧。”
小兵不好意思地說道:“不了,我要回家了,出來很長時間了,我媽找不到我,又該發威了。”
小兵跟張秘書道別后,帶著黑子轉身走了。
羅老先生和老太太正聊著,兒子和兒媳婦把飯菜端了進來。
“你們年紀大了,進進出出的不方便,所以就在這里擺桌吧。”兒媳婦說道。
羅老先生見張秘書回來了,于是說道:“天德,幫幫忙吧。”
“不用了,來者是客,先入座吧。”兒媳婦婉拒道,“沒有什么特別,都是這里的家常菜,怕你們吃不習慣呢。”
羅先生見兒時的家常菜擺滿了桌子,說道:“整整65年沒有吃到正宗的家鄉菜了。”
“別客氣,快吃吧。”老太太說道。
張秘書看到一大盆生野菜,于是問道:“這也是這里的特產嗎?”
“蒲公英和苦菜,野地里挖的,我們這里都是蘸醬吃。這醬也是自家做的。”兒媳婦說道。
“原來野菜可以這樣搭配著吃。”張秘書感嘆道。
主人和客人邊吃邊聊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
吃完飯,老太太對羅老先生說道:“回來一趟著實不容易,別著急回去,讓兒子帶你到處轉轉。現在,山上的櫻花正開得好。只是時間不湊巧,吃不上櫻桃了。我的腿腳一年不如一年,沒有力氣上山了。我看你身體硬朗,應該沒問題。”
這里是著名的水果產地,盛產的各類水果聞名遐邇,遠銷海外,羅老先生想考察一下現在的種植情況,于是便爽快地答應了。
“羅叔,吃完飯先休息一下吧,房間已經幫你們收拾好了。”林章之說道。
“不用了,我想跟你媽聊聊天。幾十年不見,總覺得有說不完的話。”
“那好,我們先回前院了,你們聊吧,累了就去休息,旁邊的房間是為你們準備的。”林章之說罷,和媳婦回了前院。
羅老先生讓張秘書從帶來的一大堆東西中取出人參,對老太太說道:“來得匆忙,沒帶什么東西,這兩盒人參是我的一點心意。”
“來了就好,還帶什么東西。這把年紀了,也不需要什么了。不過,既然是你的心意,我就收下了。”老太太平和地說道。
“還有一些臺灣特產,讓家人一起嘗嘗吧。聽說,你有兩個孫女,這兩只表是送給她們的。”羅老先生取出了兩個精致的盒子,遞給老太太。
“勞你費心了,沒想到你還惦記著孩子們。現在,兩個孫女都在北京工作。大孫女早就結婚了,現在小重孫已經5歲了,算是在北京安家了。至于小孫女年齡是不小了,但一直是一個人。”老太太說著,拿出了一本相冊,翻開第一頁是一張全家福,“全家福,前幾年拍的。這是大孫女,這是孫女女婿,這是外孫,這是小孫女……”老太太一一介紹道。
“致遠兄就算年近九旬,仍是一身傲骨啊!”羅老先生感嘆道,“兩個孫女真是漂亮!”
“大孫女長得有點像我。”老太太得意地說道,“但小孫女像她爺爺,特別是那雙眼睛簡直跟她爺爺一模一樣。致遠最疼的是小孫女,只是走前沒能看到小孫女嫁人,所以是帶著遺憾走的。”老太太說著,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小孫女多大了?”羅老先生不知如何安慰,于是問道。
“35歲了。”
“跟我的小孫子一般大,我的小孫子也沒有結婚。我有兩個孫子,大孫子早就結婚了。你比我幸福,我還沒有重孫呢。”
“不用著急,早晚會有的。為了小孫女的事,她媽也是每天著急上火。”
“是讓家長們操心啊!”羅老先生感同身受。
“不過,著急也沒用。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一切就看緣份吧。”老太太倒十分看得開。
“是啊!”羅老先生附和道。
“致遠兄為什么喜歡小孫女呢?看起來大孫女更漂亮啊!”羅老先生好奇道。
“的確,大孫女比小孫女漂亮、聰明,但是小孫女小的時候嘴特別甜,特別會逗致遠開心。只是,現在年齡大了話卻越來越少的。唉,她媽總愛嘮叨她,所以便不愛講話了。記得小時候,小孫女最愛聽故事。有一次,致遠給她講神筆馬良的故事。聽完故事后,她就用毛筆在影壁墻上畫滿了金元寶。致遠問她為什么畫金元寶,她說等到金元寶變得真的,可以用來孝敬爺爺。所以致遠很喜歡她,連她畫在影壁墻上的金元寶一直舍不得粉刷掉,只是后來日曬雨淋,自然脫落了。前幾年,因為蓋前面的院子影壁墻不得不拆除了,致遠心里不舍,特在拆前與影壁合了一張影。看,就是后面的這張照片。”老太太邊向羅老先生介紹一張張老照片,邊回憶著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