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一根鼎養生,中醫男性飲食觀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曾提出“飲食者,人之命脈也”的中醫飲食觀點。可見,飲食是關系人類生存與健康的重要環節,只有科學地飲食,樹立合理的飲食觀,才能確保男性的健康。
飲食一根鼎養生,合理營養原則
中醫認為,男性飲食營養搭配應該遵循合理營養與適度進食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平衡陰陽、延年益壽。
1.合理營養,平衡陰陽
古人認為:“主身者神,養氣者精,益精者氣,資氣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可見,科學的膳食搭配,能促進人體陰陽的調和,從而使精、氣、神得到保養,達到強壯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但由于人體陰陽常常處于偏盛偏衰狀態,而食物亦有熱有寒,所以男性陰陽的調和應因人而異、因時而變,只有根據人體狀況選擇相應的食物,才能真正起到合理營養、平衡陰陽、強身健體的作用。
2.適量飲食,延年益壽
男性飲食的正確搭配觀不僅應包括營養的均衡,還應包含飲食量的適度,只有適量飲食,才能使男性正氣旺盛,從而增強其抗病能力,如果男性飲食不當就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黃帝內經》指出,“飲食有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梁代醫學家陶弘景在《養生延年錄》亦指出:“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焉。”所以,飲食不宜過多,只有適度飲食才能延年益壽。
飲食一根鼎養生,中醫男性飲食特點
中醫認為,男性的飲食必須遵循兩少一多的原則,即少肥膩、少熱飲、多熱量。
男性應該注重營養的全面補充,不能在用餐過程中偏食或挑食,如果肥膩食物攝入量過高就會傷及脾胃,還會引起男性yijing、zaoxie和yangwei。所以,男性最好少吃肥膩的畜肉類食品,多食蔬菜類,也可適量攝入禽肉類食物,這樣對男性陰陽的調合與身體的強健大有好處。此外,如果男性傷筋動骨,更要遠離油膩食物。中醫認為“淤不去則骨不能生”,而油膩的食物不利于淤血消散,對筋骨的愈合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如果男性不慎傷了筋骨,切忌食用油膩的食物,尤其是燉雞、骨頭湯等滋補食品。
男性的飲食速度往往要比女性快,他們食入體內的食物往往也會保持高溫,經常食用熱飲的男性,會使胃黏膜受到損壞,從而損傷脾胃,不利于營養的吸收。如果胃部受到反復的損傷還會加重胃部的病痛,嚴重者會引起胃癌。所以,男性應該放慢飲食速度,少吃熱飲。
此外,男性屬陽,代謝較高,所以需要消耗比女性更多的熱量。中醫認為,男性應該多吃一些偏溫熱的食物,這樣可以起到壯陽、補充能量的作用。
中醫VS現代醫學
中醫認為,男性的健康需注重陰陽的平衡,要通過合理的膳食將自身的健康狀況調節到最佳狀態。現代醫學也認為,男性的健康必須從營養的科學補充做起。人體需要攝入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才能保證身體的正常運作與健康。所以,食物與營養素的攝入對男性的健康來說至關重要。
男性應食用適量富含脂肪的食物,以禽肉類和魚類為佳,主要包括:雞肉、鴨肉、鯉魚、鯽魚等;為補充蛋白質,男性應多食用一些豆類食品,這類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還有助于消化吸收;奶、蛋類食物也是男性補充蛋白質的最佳食物之一。
男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補充應重視蔬菜類和水果類食物的攝入,這兩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只要適量食用就可以滿足人體對以上兩種營養物質的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男性較女性來說消耗的熱量和體能要高,所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必不可少,谷類食物中的糖份含量很高,只要在三餐飲食中攝入足量谷類主食就會基本滿足人體能量的需求。
飲食一根鼎養生,運用補益藥物的依據
我國歷代養生家均對藥物的補益和防病功效產生了興趣,并對此付諸了實踐,雖然并未研制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但很多藥物都能起到增強體質、益壽延年的作用。
男性在藥物補益的過程中應以益精為主,合理的補養可以有效地保證男性的健康和各項功能的健全。但由于男性的年齡狀況、體質體態、生活方式、生存環境、職業特點等均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補益藥物的選用上,也應該有所區分。
1.根據體質差異選擇食物
由于不同男性的體質差異較大,所以在選擇補藥的時候也應該有所區分。中醫認為,男性體質總的來說呈陽多陰少,但又有陽虛或陰盛、陽盛或陰虛等分支,因此男性在選擇補藥時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具體情況。如果是陽盛或陰虛的人,最好選用退陽養陰的藥物;如果是陽虛或陰盛者,則應該選擇溫陽散寒的藥物;而腎精虧損者,則最好服用補腎填精的藥物。
2.依據年齡差別選擇不同食物
由于不同年齡段的男性身體狀態均有所差異,所以中醫認為,藥物的補益應因人而異。當男性尚處于兒童時期,由于正在發育,再加上活動量較大,所以應該補充以下養胃健脾的藥物;而青年時期的男性由于性發育成熟,欲望很強,所以應該食用一些滋陰的藥物;中年時期的男性由于家庭與子女的關系,常常憂心忡忡,容易氣血兩傷,故應常服當歸湯;老年男性因腎功能逐漸衰退,所以應補充一些補腎的藥物。
3.依據氣候變化選擇食物
由于氣候環境的變化也應該適時調整藥物食用。春夏季節由于陽氣升發,則應少用溫熱藥;而秋冬兩季氣候變寒,則應少食寒涼藥物。
南京同仁堂一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