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精講1

1.(單選題)下列作品中,運用倒敘手法的是

A《采薇》

B《氓》

C《蒹葭》

D《君子于役》

正確答案:A

2.(單選題)《蒹葭》一詩,選自《詩經》中的

A《王風》

B《衛風》

C《秦風》

D《小雅》

正確答案:C

3.(單選題)《詩經》中,風有

A十八國風

B十五國風

C二十五國風

D蘭十國風

正確答案:B

4.(單選題)下列作品中,屬于思婦詩的是。

A《湘夫人》

B《君子于役》

C《采薇》

D《蒹葭》

正確答案:B

5.(單選題)《君子于役》一篇選自。

A《魯頌》

B《國風》

C《大雅》

D《小雅》

正確答案:B

6.(單選題)《蒹葭》:“蒹葭萋萋”,其中“萋萋”的意思是

A清寒的樣子

B孤獨的樣子

C枯萎的樣子

D茂盛的樣子

正確答案:D

7.(單選題)下列作品中,屬于棄婦怨詩的是。

A《氓》

B《涉江》

C《采薇》

D《七哀詩》

正確答案:A

8.(單選題)《詩經》中,帶有地方色彩的樂歌是。

A魯頌

B國風

C商頌

D大雅

正確答案:B

9.(單選題)《氓》:“總角之宴”,其中“宴”的意思是。

A宴會

B熄滅

C歡樂

D結束

正確答案:C

10.(單選題)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詩經》中的

A《氓》

B《采薇》

C《蒹葭》

D《生民》

正確答案:B

11.(單選題)《邵公諫厲王弭謗》一文選自

A《左傳》

B《戰國策》

C《史記》

D《國語》

正確答案:D

12.(單選題)《戰國策》一書的整理者是

A司馬遷

B劉向

C班固

D李密

正確答案:B

13.(單選題)《蘇秦始將連橫說秦》選自。

A《左傳》

B《國語》

C《戰國策》

D《史記》

正確答案:C

14.(單選題)下列人物出自《魯仲連義不帝秦》的是。

A晉鄙

B蘇秦

C公子呂

D厲王

正確答案:A

15.(單選題)《論語》:“且知方也”,其中“方”的意思是。

A道理

B方圓

C方向

D大方

正確答案:A

16.(單選題)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是。

A《左傳》

B《國語》

C《戰國策》

D《史記》

正確答案:B

17.(單選題)《魯仲連義不帝秦》選自。

A《左傳》

B《國語》

C《戰國策》

D《史記》

正確答案:C

18.(單選題)下列作者中,提出“民貴君輕”的是

A孔子

B莊子

C孟子

D墨子

正確答案:C

19.(單選題)下列《逍遙游》文句中,直接表達了“逍遙游”主旨的是

A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B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C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

D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正確答案:A

20.(單選題)《逍遙游》以“列子御風而行”的例子說明

A猶有所待

B圣人無名

C神人無功

D至人無己

正確答案:A

21.(單選題)《莊子》中的內篇一般認為是莊子本人所作,共有。

A七篇

B十一篇

C十五篇

D三十三篇

正確答案:A

22.(單選題)成語“緣木求魚”出自。

A《論語》

B《莊子》

C《荀子》

D《孟子》

正確答案:D

23.(單選題)成語“君子遠庖廚”出自。

A《論語》

B《莊子》

C《荀子》

D《孟子》

正確答案:D

24.(單選題)“揠苗助長”的故事出自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莊子》

正確答案:A

25.(單選題)提出“兼愛”、“非攻”主張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莊子

正確答案:C

26.(單選題)“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出自( )

A《靜女》

B《蒹葭》

C《氓》

D《君子于役》

正確答案:B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此句點名了美人所處之處,并表達了作者求之不得之情。

27.(單選題)下列詩句中涉及地名的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B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C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D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正確答案:A

解析? ?《氓》:“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頓丘,地名,在今河南清豐西南。

28.(單選題)以下沒有在《秦晉崤之戰》一文中出現的人物是( )

A蹇叔

B秦穆公

C公子呂

D王孫滿

正確答案:C

解析 ??

本題考查《秦晉崤之戰》中的人物。蹇叔、秦穆公、王孫滿都在本文中出現過,只有公子呂是《鄭伯克段于鄢》中的人物。

29.(單選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A《左傳》

B《國語》

C《戰國策》

D《論語》

正確答案:B

解析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國語?邵公諫厲王弭謗》。

30.(單選題)下列成語中出自《氓》的是()

A人言可畏

B信誓旦旦

C在水一方

D南轅北轍

正確答案:B

你的答案:B

試題收藏

試題糾錯

解析 ??

“信誓旦旦”出自《氓》最后一章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一句。

31.(單選題)《侍坐》中,曾皙的性格特征是()

A直率豪爽

B謙遜謹慎

C仁厚寬容

D淡泊灑脫

正確答案:D

解析 ??

《侍坐》中,曾皙的性格特征是淡泊灑脫。

32.(單選題)“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直”的意思是()

A正義

B當值

C價值

D特地

正確答案:A

解析 ??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直”的意思是正義。

33.(單選題)將《詩經》尊為“五經”之一的是( )

A漢惠帝

B漢武帝

C漢文帝

D漢景帝

正確答案:B

解析 ??

漢代,漢武帝把《詩經》尊為“五經”之一,故稱《詩經》。

34.(單選題)《蘇秦始將連橫說秦》中,蘇秦勸說的是()

A秦穆公

B秦惠王

C秦孝公

D秦二世

正確答案:B

解析 ??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

35.(單選題)哲學思想以“道”為本,主張精神的絕對自由,否定真理的客觀性與事物的穩定性,主張摒棄知識,回到愚昧無知的原始狀態中去的是( )

A荀子

B老子

C莊子

D墨子

正確答案:C

解析 ??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人。是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哲學思想以“道”為本,主張精神的絕對自由,否定真理的客觀性與事物的穩定性,主張摒棄知識,回到愚昧無知的原始狀態中去。身處亂世,不愿同流合污、積極入世,揭露批判社會黑暗現象。與老子并稱“老莊”。

36.(單選題)荀子因為避漢宣帝劉詢的“詢”而被后人稱為()

A亞圣

B伯陽

C孫卿

D南華

正確答案:C

解析? ?荀子(前313-前238),名況,又稱荀卿或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

37.(單選題)《詩經》共收作品( )篇。

A304

B305

C306

D307

正確答案:B

解析 ??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起點,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

38.(單選題)具有思想活躍、想象豐富、言辭瑰奇的特點,魯迅認為“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

A《孟子》

B《莊子》

C《論語》

D《墨子》

正確答案:B

解析 ??

《莊子》思想活躍、想象豐富、言辭瑰奇,在先秦散文中別具一格,魯迅稱之為“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39.(單選題)下列關于《左傳》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是一部國別體史書

B善于用詳細的語言寫出紛繁復雜的事件

C擅長描寫小規模的局部戰爭

D“春秋三傳”之一

正確答案:D

解析 ??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一般認為其作者是魯國史官左丘明。西漢末年,有人認為它是孔子所作《春秋》經文的“傳”,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春秋》是我國現存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魯國的國史,相傳經過孔子的增刪潤色。后來有對《春秋》作說明補充的“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40.(單選題)鄭莊公的父親是()

A鄭武公

B武姜

C共叔段

D公子呂

正確答案:A

解析 ??

《鄭伯克段于鄢》:“初,鄭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41.(單選題)《氓》“匪來貿絲”中“匪”的含義是( )

A盜匪

B匪徒

C同“非”,不是

D同“非”,非常

正確答案:C

解析 ??

《氓》“匪來貿絲”中“匪”同“非”,不是。

42.(單選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是指( )

A比喻學習之重要,學習可以提高人的素質。

B說明學習很重要,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C比喻學習積累過程的重要性。

D比喻學習要持之以恒。

正確答案:D

解析 ??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意指只要堅持不停的用刀刻,就連金屬和石頭這樣堅硬的東西也可以雕刻成花飾,比喻學習要持之以恒。

43.(單選題)“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盍可忽乎哉!”一句出自()

A張儀

B蘇秦

C朱買臣

D白起

正確答案:B

解析 ??

“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盍可忽乎哉!”出自《戰國策》中《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意思是我窮的時候連爹娘都不搭理我,有錢有勢了親戚們看到我都害怕。人生在世,金錢和地位這兩樣東西,也不能太不在意啊。

44.(單選題)“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中“思”的意思是()

A思想

B思念

C這里

D語助詞,無義

正確答案:D

解析 ??

此名句出自詩經中的《采薇》全句是:“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翻譯為: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昔:指出征時。依依:茂盛貌。一說,依戀貌。思:語末助詞。

45.(單選題)曾從事《詩》、《書》、《禮》、《易》等古籍的整理工作的是()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左丘明

正確答案:B

你的答案:B

試題收藏

試題糾錯

解析 ??

孔子整理過《詩》、《書》、《易》、《禮》等古籍,并對魯國編年史《春秋》作了增刪潤色。

46.(單選題)《齊桓晉文之事》提出要使“七十者可以食肉”,必須做到的是()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C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正確答案:C

解析 ??

《齊桓晉文之事》:“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7.(單選題)“錐刺股”指的是()

A蘇秦

B祖狄

C車胤

D孫康

正確答案:A

解析 ??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踵。”

48.(單選題)《左傳》是一部( )

A紀傳體史書

B編年體史書

C斷代史史書

D國別體史書

正確答案:B

解析 ??

《左傳》 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一般認為其作者是魯國史官左丘明。西漢末年,有人認為它是孔子所作《春秋》經文的“傳”,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49.(單選題)下列《氓》的詩句中,描寫戀愛階段情景的是()

A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B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C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D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正確答案:A

解析 ??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描寫戀愛階段情景,第一章描寫兩人相愛。

50.(單選題)荀子《勸學》中兩個著名的成語是()

A青出于藍、狐假虎威

B青出于藍、鍥而不舍

C鷸蚌相爭、鍥而不舍

D狐假虎威、鷸蚌相爭

正確答案:B

解析 ??

“青出于藍”出自《勸學》第一段“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鍥而不舍”出自《勸學》第六段“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狐假虎威”、“鷸蚌相爭”均出自《戰國策》。

51.(單選題)《論語》:“千乘之國”,其中“乘”的意思是

A座位

B快捷

C便利

D兵車

正確答案:D

解析 ??

千乘:擁有一千輛戰車的諸侯國家。乘:古代兵車,用四匹馬駕車。

52.(單選題)《逍遙游》的下列人物中,體現了莊子“神人無功”觀點的是()

A宋榮子

B列子

C藐姑射山之神人

D堯

正確答案:C

解析 ??

體現了莊子“神人無功”觀點的是藐姑射山之神人。文中引《齊諧》和《列子》“湯之問棘”一節,便是重言之例。鯤鵬變化,堯與許由,藐姑射山的神人,宋人資章甫,龜手之藥等,均為寓言,其中有民間故事,也有神話傳說。

53.(單選題)《詩經》中,“賦”的手法是指( )

A比喻

B擬人

C記敘

D擬物

正確答案:C

解析 ??

《詩經》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是直陳其事,包括記敘與描寫。

54.(單選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出自()

A莊子

B老子

C韓非子

D孟子

正確答案:D

解析 ??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55.(單選題)下列成語中,出于《齊桓晉文之事》的是()

A狡兔三窟

B庖丁解牛

C寡不敵眾

D緣木求魚

正確答案:D

解析 ??

出于《齊桓晉文之事》的是緣木求魚。原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

56.(單選題)《詩經》中,王室宗廟祭祀所用的舞曲歌辭是()

A《風》

B《頌》

C《大雅》

D《小雅》

正確答案:B

解析? ?《詩經》中,王室宗廟祭祀所用的舞曲歌辭是《頌》。

57.(單選題)《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 )

A編年體小說集

B編年體散文集

C語錄體小說集

D語錄體散文集

正確答案:D

解析 ??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58.(單選題)下列文句,出自《邵公諫厲王弭謗》的是()

A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B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C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D兵勝于外,義強于內,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正確答案:B

解析 ??

出自《邵公諫厲王弭謗》的是“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59.(單選題)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被稱為()

A伏筆

B前后呼應

C鋪墊

D春秋筆法

正確答案:D

解析 ??

《春秋》通過微言大義體現作者的褒貶之情,所以后來稱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為“春秋筆法”。

60.(單選題)《詩經》中被王國維稱贊最得“風人深致”的作品是()

A《君子于役》

B《蒹葭》

C《氓》

D《采薇》

正確答案:B

解析 ??

本題考查后人對《詩經?蒹葭》的評價。王國維《人間詞話》稱贊《蒹葭》最得“風人深致”。“風人深致”從藝術上說,指婉曲的風格;從思想上說,是境界深遠,意在言外。

61.(單選題)多用“寓言”、“重言”、“卮言”的先秦文學作品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墨子

正確答案:C

解析 ??

《莊子.天下》中說,莊子“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意思是以變化多端、無頭無尾的支離之語串連發揮,借用古人的話以取信于人,表示真實,以寓言故事進行闡述。運用卮言、重言、寓言是《莊子》藝術表達的重要方法。

62.(單選題)《左傳》記載的歷史事件發生在()

A西周初年

B春秋時期

C戰國時期

D西周末年

正確答案:B

解析 ??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記事以《春秋》所載魯國十二公為次序,記載了我國春秋時期二百五十年間諸侯各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并觸及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所以選B。

63.(單選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日病矣”中“病”的含義( )

A不滿,責備

B缺點,錯誤

C很累,累壞了

D生病

正確答案:C

解析 ??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日病矣”中“病”,這里是很累,累壞了的意思。

64.(單選題)《鄭伯克段于鄢》“不義不暱,厚將崩”,“暱”的意思是()

A同“昵”,親近

B對兄長不加親近

C藏匿

D躲避

正確答案:A

解析 ??

《鄭伯克段于鄢》:“不義不暱,厚將崩。”“不義”指對君主不守臣下之節。不暱,指對兄長不加親近。暱,同“昵”,親近。

65.(單選題)先秦諸子中,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禮法并用,王霸并用”的是(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韓非子

正確答案:A

解析 ??

荀子持“性惡論”,強調后天學習和教化的重要性。政治思想方面主張禮法并重,王霸并用。學生李斯和韓非。

66.(多選題)下列人物出自《鄭伯克段于鄢》的有

A潁考叔

B祭仲

C杞子

D原軫

E公子呂

正確答案:ABE

67.(多選題)《鄭伯克段于鄢》中,莊公的性格特點有

A偏心自私

B富有計謀

C城府很深

D胸襟開闊

E愚蠢貪婪

正確答案:BC

68.(多選題)《詩經》中,“比”的手法是指。

A比喻

B擬人

C記敘

D描寫

E擬物

正確答案:ABE

69.(多選題)下列形象中,出現在荀子《勸學》中的有()

A蒙鳩

B駑馬

C蚓

D蜩

E學鳩

正確答案:ABC

解析? ?出現在荀子《勸學》中的有:蒙鳩、駑馬和蚓。

70.(多選題)韓非子提出了法、術、勢三者集合的學說,在此之前他總結了( )的學說。

A商鞅

B吳起

C申不害

D李悝

E慎到

正確答案:ACE

解析 ??

韓非子在總結了商鞅、申不害、慎到思想的基礎上,提出法、術、勢三者集合的學說。

71.(多選題)對于“士貳其行”中,“貳”解釋正確的是()

A“貣”的誤寫

B貣同“忒”,與“爽”同義

C二表示男子有兩個行為

D二其行,表示行為前后不一

E“二”與下面“二三”同義

正確答案:ABD

解析 ??

《氓》“士貳其行”的“貳”是“貣”的誤寫,貣同“忒”,與“爽”同義,二其行,表示 行為前后不一。“二三其德”的“二三”是再三改變的意思。

72.(多選題)下列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出自《勸學》的是( )

A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C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D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E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

正確答案:ABCD

解析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出自《逍遙游》。

73.(多選題)《侍坐》中描寫的孔子學生有()

A子路

B顏回

C曾皙

D冉有

E公西華

正確答案:ACDE

解析 ??

《侍坐》中描寫的孔子學生有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華。

74.(多選題)下列用到“賦比興”手法的詩有()

A《氓》

B《蒹葭》

C《離騷》

D《涉江》

E《采薇》

正確答案:ABE

解析 ??

用到“賦比興”手法的詩有《氓》、《蒹葭》和《采薇》。

75.(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孟子提出的富民與教民方案的有()

A無恒產而有恒

B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D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E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正確答案:BCDE

解析 ??

屬于孟子提出的富民與教民方案的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百畝之田,勿奪其時”、“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76.(多選題)《蘇秦始將連橫說秦》中,秦惠王用來阻止蘇秦言論的借口是()

A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

B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

C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D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

E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正確答案:BCDE

解析 ??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中,秦惠王用來阻止蘇秦言論的借口是: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77.(多選題)下列是邵公對厲王建議的是()

A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B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

C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D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

E民不堪命矣

正確答案:ABCD

解析 ??

ABCD項都是邵公求見厲王時對厲王的勸諫,E項是邵公見厲王前看到國人對厲王暴政的不滿后發出的感慨。

78.(多選題)下列表述中,屬于《戰國策》的藝術特點的是( )

A敘事形象生動

B刻畫人物栩栩如生

C說理透辟

D言辭犀利

E善于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

正確答案:ABCDE

解析 ??

戰國策是國別體史書,敘事形象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說理透辟,言辭犀利,善于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也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79.(多選題)組成“春秋三傳”的書有()

A《左傳》

B《谷梁傳》

C《公羊傳》

D《詩經》

E《離騷》

正確答案:ABC

解析 ??

《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傳》傳文比左氏《春秋》經文多出11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以《春秋》記事為綱敘事,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經文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

80.(多選題)荀子認為“君子居必擇鄉”的原因是()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B君子慎其所立

C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D知明而行無過矣

正確答案:ABC

解析 ??

《勸學》:“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潞,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81.(多選題)下列作品中,屬于儒家代表作的有()

A《論語》

B《韓非子》

C《孟子》

D《荀子》

E《莊子》

正確答案:ACD

解析 ??

《論語》、《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經典。而《韓非子》是先秦法家代表作,《莊子》是先秦道家代表作。

82.(多選題)以下哪幾篇文章的結構由對話組成()

A《逍遙游》

B《齊桓晉文之事》

C《侍坐》

D《離騷》

E《非攻》

正確答案:BC

解析 ??

《齊桓晉文之事》一文記載了孟子和齊宣王的對話。以推行王道為中心,全文以此論述了施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據是仁術。《侍坐》記錄了孔子與四位弟子有關志向抱負問題的討論。首先是孔子提出問題,接著是學生們暢所欲言,最后由老師總結。

83.(多選題)《逍遙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中“負”的含義( )

A承載

B馱,背

C擔任

D依靠

正確答案:AB

解析 ??

《逍遙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中“不厚”:不多,不深。“負”:承載。

84.(多選題)以下哪項是用比喻來說明孟子自己的觀點的()

A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B是以君子遠庖廚

C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D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E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正確答案:ADE

解析 ??

A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用這個比喻來回復梁惠王“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問題。D出自《齊桓晉文之事》,闡明“王之不王”,“非不能也,而不為也”。E出自《魚我所欲也》,表明生與義不可兼得,要舍生而取義。

85.(簡答題)簡要分析《氓》中的對比手法

參考答案:男女對比:女子善良、忠貞,男子虛偽、卑鄙;

女子婚前婚后對比:婚前的純潔天真一往情深;婚后堅決與氓決裂,表現出其堅強與剛毅的一面。


86.(簡答題)《邵公諫厲王弭謗》中邵公是如何對厲王進行勸諫的

參考答案:邵公先以治水作比喻,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揭示對待人民言論的兩種態度;

其次,列舉古代各階層人士進諫的情況,說明君王聽政,必須聽取民眾意見;

最后,通過比喻說明民眾的議論正是執政者可以利用的寶貴資源,歸納出言論不可堵的結論。


87.(簡答題)簡要分析《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的說理方法

參考答案:孟子根據齊宣王心理,先肯定他有實行仁政的仁慈之心。

然后指出其現在的做法無法達到目的,強調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擁護。

最后提出仁政的具體內容,宣揚自己的主張。

整個過程因勢利導,始終掌握主動權。


88.(簡答題)《勸學》一文運用比喻有何特點

參考答案:全文比喻繁多,共有四十七個。

有的借自然現象為喻,如水與冰等;有的借勞動創造為喻,如木作輪等;有的以人們的經驗為喻,如登高而招等。

這些比喻,形象性強,便于理解,也增強了說服力。


89.(簡答題)寫出《齊桓晉文之事》中的三個比喻,說明所包含的道理

參考答案: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為而非不能;用“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比喻“不能”與“不為”的區別;用“緣木求魚”比喻以武力手段稱霸的荒謬。


90.(簡答題)簡析《蒹葭》描寫景物虛實相生的特點與作用。

參考答案:特點:秋景、秋水,為實景,溯洄、溯游的追索,已經虛化,至于“所謂伊人”,則完全是一種心理幻景;虛虛實實的意象,構成了朦朧而優美的意境。作用:生動地表現了癡情者誠摯的情意與追求。


91.(簡答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1)這段文字是哪個成語的出處?

(2)這段文字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揠: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病: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又:

參考答案:(1)揠苗助長。(2)說明培養浩然正氣要循序漸進,不能急躁盲動。(3)揠:拔。病:這里是很累、累壞了的意思。又:不但。


92.(簡答題)簡析《侍坐》中孔子贊賞曾皙的原因。

參考答案:第一種看法:曾皙推崇古代祭天求雨的儀式即“雩祭”,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孔子所處時代禮崩樂壞,天下無道,這種舉行古禮的太平盛世,自然令孔子心向往之。第二種看法:孔子雖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到處碰壁,周游列國,備受冷遇,不免有憤世嫉俗之情,他表示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曾皙希望過淡泊的生活,潔身自好,安貧樂道,因此得到孔子的贊許。



93.(簡答題)簡述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文中宋人“揠苗助長”這一寓言的作用。

參考答案:孟子在《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運用宋人“揠苗助長”這一寓言說明“浩然正氣”的培養方法,種苗既不能放任自流“不耘苗”,就像浩然正氣不能放任自流,不去培養;也不能急躁盲動,“揠苗”使得苗“槁矣”,正氣與道和義相伴而行,是義的長期積累而產生的。用寓言描述,更加形象生動,使人體會更為深刻。


94.(簡答題)簡析《魯仲連義不帝秦》中魯仲連的性格特征。

參考答案:魯仲連是封建時代士人高風亮節的典范,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物。他有一般縱橫家的共同點即足智多謀、能言善辯,但也有與他們截然相反的地方:一是有一以貫之的政治原則,決不朝秦暮楚,而是“義不帝秦”;二是品德高尚,決不求名逐利,相反是功成不受賞;三是有排難解紛之心,以挽救天下為己任。


95.(論述題)請結合作品,具體分析《氓》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參考答案:(1)女主人公的性格隨著情節的變化而逐步展現。

婚前的純潔天真、熱情洋溢,對男方一往情深。

婚后辛勤操勞而毫無怨言。

男方變心后看透負心者的本性,堅決和他決裂,表現出其堅強與剛毅的一面。

(2)“氓”的性格:欺騙與虛偽、以怨報德。

其性格在與女主人公的對比中得到顯現。


96.(論述題)請結合作品,具體分析《侍坐》中孔子以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人物的性格

參考答案:孔子:和藹可親、平等待人、循循善誘;

子路:志向遠大,直爽豪放,相當自負;

冉有、公西華:小心謹慎,格外謙虛;

曾皙:淡泊灑脫,但又好學勤問;

通過人物的言語、神態、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97.(論述題)試述《魯仲連義不帝秦》一文中,魯仲連是如何批駁辛垣衍的

參考答案: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的作威作福反襯強秦為帝的可怕,然后用紂王烹鬼侯、鄂侯反襯秦帝的殘暴,可見尊秦為帝將反受其害。

其次用鄒、魯尚知對抗來激發辛垣衍的正義感。

最后歸結到如果投降秦國,將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擊破了“尊秦為帝”以保持自身榮華富貴的迷夢。


98.(論述題)用《齊桓晉文之事》中“以羊易牛”一段為例,說明孟子散文善于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的論辯技巧。

參考答案:孟子首先說明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從宣王“以羊易牛”這件事,說明他具有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保民而王的基礎。宣王雖有“以羊易牛”的事,但對于這個不忍之心,認識還是模糊的,因此有啟發他的必要,這是推行仁政的出發點。然后指出“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羊何擇”,替宣王發現解決認識上的矛盾,欲擒故縱,抓住對話主動權。接著講“見牛未見羊也”,根據對方心理,因勢利導,將宣王心理的疑難、矛盾用啟發式給以解決,從而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99.(論述題)分析《逍遙游》一文的論述思路。

參考答案:本文的論述思路是,開頭采用先破后立、由反人正的方式,提出逍遙游的論題,先從空間(形體)著眼,再從時間著眼,然后從自然之物轉到社會人世,說明萬物均有所待,都有局限,都不是逍遙游。逍遙游是無所依賴,無所局限,遨游于天地之間的絕對自由。這是全文中最重要的論述。接著用故事依次說明“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即逍遙游境界的三個不同層次。第一部分中提出的論題,由后面的故事予以闡明,文理相生,引人人勝。


100.(論述題)分析《齊桓晉文之事》一文中孟子善辯的表現。

參考答案:孟子善辯還表現在善用譬喻和長于推理方面。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為而非不能;用“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比喻“不能”與“不為”的區別;用“緣木求魚”比喻以武力手段稱霸的荒謬。推理則是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如以羊易牛推出施行仁政的根據,從鄒人與楚人戰推出齊宣王實行霸道必敗,從由牛及人的惻隱之心推出推恩是施行仁政的途徑,也頗有說服力。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565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115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57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14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3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21評論 1 326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41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2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8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2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1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79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48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70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29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48評論 3 397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85評論 2 376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