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孩子不停的咬手指。
還說,他覺得自己的成績一定是90分不到。
睡覺前,我還讓他,把那些不會的生詞再過一遍,把弄錯的多音詞再讀一遍。
我看到她手指咬的更厲害了,眼睛有點開始有點眨了。
他的焦慮,已經很明顯的擺在那里。
我開始反思。
我已經給到的孩子太多我的焦慮。
白天我還在慶幸,孩子好像他自己很有這個主動復習意識。
我不停的告訴自己,我絕對不能,我來要求,我需要孩子復習。這是他的事情,他的責任。如果他真不想復習,就算我強迫他就就范,那也只是我尋求心理安慰,不會有半點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碰到不會的多音字,我應該,一起手舞足蹈地,演示一遍,這個好玩的知識點,而不是要求他記住記住記住。
比如今天的薄片,應該一起表演,好玩的切菜動作。薄片薄片薄片。比如穿著,我應該多說些好玩的,比如說你的穿著打扮很怎么怎么樣等。
發現孩子,看到不會的,會說先把它收起來,到時再學。我發現了這個問題, 應該就是這個習慣,導致他每次,已經錯過幾次題目還是錯。既然如此,我的對策很簡單,就是和他一起,養成習慣,每次碰到不會的,就積極的弄些好玩的,及時消化吸收。
這讓我想到,昨天我說這個學習還是在靠平時,居然跟我說,那個什么鐵來著。我說是乘熱打鐵。他說嗯是的。
對于未來的學習,我的思考是。
他的弱項是詞語聽寫和背誦,關鍵還在詞語的理解。每次每天,抽出15分鐘,玩一局詞語游戲,及時搞懂消化。
今天的復習方針,單項各個擊破,下次我們也可以怎么玩,每星期一個主題,這星期玩多音詞,就全部這么玩。下星期,反正反義詞,就這么一直玩。分塊分類解決問題。做完一項是一項。
就會減少很多焦慮。
考試前的又一個晚上,我一起幫她復習語文,發現其實語文書本上,所有的知識點都在那里,但是可能沒有前期的試卷歸納,對課文中的知識點也就不敏感了。
讓她背一遍課文,問一下生詞是否會寫。不會寫的,記錄。問一下拼音,多音詞g順便正反義詞及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