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筆記
保持自律是一種習慣
1、目的:
** 讓每一天的訓練都變成財富 **
【思考:如何做才能把失敗變成財富呢】
2、痛點:
- 失敗是成長的基石,但是很多人都是停留在知道,根本就做不到。
- 雖然自己也養成過習慣,但是在養成習慣的過程沒有得到什么有價值的東西。
3、目標
學會使用 元習慣刻意訓練登記表。(習慣養成強化工具:和自我對話)
4、表格填寫方法
- A、訓練結果,填寫訓練結果是否達標,根據設定的目標進行判斷
話術:請問你今天習慣養成的客觀結果是什么? - B、強化信念:不斷強化我們的正向信念
情緒是發現問題的鑰匙,問題是成長的基石。 - C、我的情緒:今天訓練失敗了,我擁有什么樣的情緒,情緒都是小我的存在(訓練成功,跳過這個步驟)。
- D、原因分析:放下小我,理性分析失敗的原因,分析自己情緒的原因
- E、解決方案:對應分析的原因,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可以多對多填寫。
- F、今日收獲:強制價值轉化,必須考慮今天做的事情有怎樣的價值,積累價值(周計劃中但一定要拿出本周最有收獲的內容進行分享)
- G、我要對自己說:話術是理性的自我對小我說一句話,會說什么呢?
理性我可以解決問題,小我是帶能量的,嘗試激發小我能量。(收益:掌握之后,自己就可以為自己進行賦能)
5、表格的用途
使用元習慣刻意訓練登記表最大的收益是通過刻意訓練,** 慢慢把生活修正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二、我最應該養成的習慣是什么?
** 【問題】 **當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發現第一天寫的最應該養成的元習慣是什么,并沒有思考清楚,甚至是最后沒有給一個明確答案,到底要養成什么樣的元習慣。使得自己在這里卡殼,第二次的作業以及要做的元習慣刻意訓練都無法有效開展,因為不知道要養成什么樣的元習慣,元習慣有對應著怎樣的表層習慣。
** 【自我分析】 **一次思考沒有思考清楚,不得不在第二課繼續彌補這一部分內容。原打算將積極主動作為自己的元習慣進行刻意訓練,但是感覺這個自己已經有所意識,再去做有點不太劃算,可以在其他習慣養成是來修正自己的積極主動態度。于是眼光又放到了作品聲音上面,一直以來自己上課學習,讀書也不少,就是形成的作品,可發布的內容很少,真正寫的少,自己的理解就不深刻,也說不出來,無法有效的與朋友進行溝通,同時也無法形成自己的價值,讓自己十分的焦慮。
但是當我將注意力放到作品聲音上時,發現要想做到作品聲音,各種途徑、方法都是具體的解決方法,而產生這些途徑與方法的源頭都是積極主動在起作用,如果你沒有積極主動的意識,很多做法與行動是無法產生的。
比如聽完課就做一個簡單的回顧,隨后再做一個完整的筆記,最后再寫一個總結感悟。為什么要做這么多呢,因為要真正掌握一個知識點,需要經歷知曉、理解、使用、應用幾個階段,在自己實踐之后能夠講出去,分享給需要的人,才能說明你掌握了這個知識點。
沒有積極主動地意識,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很多時候聽完也就聽完了,不會去做理解、整理方面的事情。當思考到這里時,將目光放到刻意訓練、同儕力量,利他主義等等元習慣上面時,發現每個元習慣都與積極主動有著密切的練習,甚至是積極主動這個元習慣也有積極主動的影子。我前兩天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6大元規范的理解》 給自己留的思考題有了一些答案,積極主動是元習慣中的元習慣。既然我練習很多元習慣和表層習慣都透著積極主動習慣的影子,那我的元習慣就設定為積極主動,通過全方位的元習慣與表層習慣進行刻意訓練。
** 【具體練習方案】 **
確定了元習慣的內容,思考清楚為什么是積極主動元習慣之后,可選擇的表層習慣就很多了,先列幾個放在這里供后面做訓練記錄。
1、每聽完一次課后,做三件事,記錄筆記,編寫感受,繪制腦圖。具體訓練內容以知識管理的分享、分身術訓練營、海比特訓練營的內容為主。
2、每天讀完一個章節的書籍內容就進行文字輸出,以500字為下限,強化自己的輸出。初步刻意訓練目標設定為連續5天。
3、抄寫正向的信念5遍,連續三天。
4、早起鍛煉身體,鍛煉以拉伸為主
5、晚上主動思考與安排早飯
當寫下這些內容時,還是有一些困惑,應該如何進行分析和選擇表層習慣來進行積極主動價值積累,同時刻意訓練這個技能在訓練中如何體現,不知道是不是我對于刻意訓練的理解還不到位。
三、元習慣情況記錄表試填
四、感受
1、寫下來是一個重要的習慣
在聽第二節課內容時,有感覺的內容非常多,也嘗試做了一些記錄,但是不完整,同時筆記整理的也不完整。導致的最終結果是作業拖了好幾天,一直無法完整的理解整節課的內容,我聽了五遍之后筆記才算是完整,而且找到了講解的重點,完成了作業。但感覺依然有很多重點沒有抓到,自己腦子中想的靈感多數也沒有抓住記錄下來。寫下來非常的關鍵,可以幫助自己節約時間,幫助自己及時抓重點,及時抓住靈感,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積累。
2、刻意訓練無處不在
一開始以為刻意訓練是針對某一主題細致分解,設置目標,不斷的嘗試和記錄,最終完成自己的訓練目標。沒曾想,永澄老師設置的元習慣刻意訓練登記表本身就是一個刻意訓練的過程,每填寫一次就是做了一次刻意訓練。意識到這一點后,感嘆道,自己還是不夠靈活,太拘泥于形式,腦洞開的不夠大,使得自己對于刻意訓練的認知不足。掌握了刻意訓練的基本概念和步驟,可以將他們應用在每時每刻,每一件事上,讓我看到了無限可能。
3、價值是在核心領域中的價值
這句話在課程中沒有留意,是在妖瞳的博客中發現的。二八原則在這里得到了體現,一直以來我認為的價值體現,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應該是全方位的提升價值。有這個認知偏差,讓自己掉入了八爪魚式的學習狀態中,什么感興趣的課程和知識都想去學習,都想去占有,于是乎注意力分散,什么都做了一點,什么也沒有做精,也無從價值積累,也就么有價值的體現,怪不得自己一直郁悶,怨不得自己的行動,思維認知轉變才是根本之路。
4、強制價值轉化
當自己還未擁有積極主動的素質之前,為了自己的價值積累,就要多干干強制價值轉化的事情。永澄介紹到我司同事在做周回顧的時候不論是誰,一定要拿出本周最大的收獲分享給大家,講出來,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講出來,這就是一種價值積累和轉化,不做就沒有這個收益。所以自己的認知是有錯誤的,僅僅做完周回顧,日回顧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多做一步,以價值轉化為目標進行行動,這是我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