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幫助讀者成為會閱讀的人
架構:以主動的閱讀為前提,依照閱讀四個層次遞進介紹閱讀的方法
感想:閱讀有一定的時間了,但讀完的書籍總是過了一段時間印象便大幅度減弱,卻又不想進行第二次閱讀,也知道這是由于自己并沒有主動地閱讀造成的。直到翻開書中對于主動閱讀的介紹,再一次把一直以來忽略卻又不改的毛病拎了出來,才深刻地反省了以往的淺薄有多么惡劣:不區分書籍價值花費不必要的時間;對經典書籍不做總結和要點歸納,淡忘了本該學到的知識;沒有帶著問題去閱讀,自然也沒能回答理應解決的問題......除了警醒自己重視閱讀質量,把主動閱讀付諸行動之外,這本書也帶給我一些其他的收益,尤其是萌生了想要開始閱讀詩歌的想法——這是一直以來最不愿意觸碰的文學類型,因為覺得難以捕捉到作者想要抒發的情緒和實際想要表達的主題,所以覺得閱讀這些作品非常困難,書中的建議正好教給了我克服閱讀難以理解的書籍的技巧,讓我對以后的閱讀之路充滿信心和動力。相信對于肯去努力掌握閱讀的藝術和規則的讀者們,在閱讀任何一類自己覺得困難的書籍時都能獲得不小的幫助。
閱讀的藝術
目的:增進理解力
課題:在非指導性的學習下,如何讓自己向缺席的“老師”學習
方式:主動的閱讀
技巧:閱讀的四個層次
為什么閱讀
收獲:保持心智活力與成長
手段:閱讀超越自己心智的書
偉大的書:畢生能從中獲益的書
主動的閱讀
含義:懂得提出問題
技巧:閱讀的四個漸進層次
課題:識別正確的書,運用四個層次閱讀技巧,提出相應的問題并找出作者的回答
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主動閱讀的基本規則
四個基本問題:
問題一:這本書在談什么?
目的:找出主題問題二:這本書具體說了什么?怎么說的?
目的:找出觀點或論點問題三:這本書說的有道理么?
目的:作出評價問題四:這本書跟自己有什么關系?
目的:尋找意義獲得啟示
閱讀的層次
運用閱讀的層次回答四個基本問題
- 基礎閱讀:識字明義
- 檢視閱讀:梳理架構
- 分析閱讀:全盤接收
- 主題閱讀:辯證總結
三種類型的筆記
- 結構筆記
- 概念筆記
- 辯證筆記
基礎閱讀
基礎閱讀劃分為四個階段:
閱讀準備階段
視聽健康
一定的認知能力
注意力
讀說能力
識字
能認識一定數量的詞匯,但可能并不理解意思理解累積詞匯
能夠理解詞匯和句子的意思,并且通過閱讀活動積累的一定詞匯“熟練”的閱讀
能夠比較熟練地閱讀一些書籍
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的必要性:
- 大多數書不值得花時間
- 快速判斷閱讀必要性
- 區別掌控閱讀速度
- 最大化閱讀收益
檢視閱讀要提出的問題:
- 這是什么樣的書?
- 這本書在談什么?
- 這本書是怎樣架構的?
檢視閱讀劃分為兩個階段:
-
有系統的略讀
目的:判斷一本書值不值得閱讀或繼續作分析閱讀
時間:10-60分鐘
任務:
1.書名/序:主題歸類
2.目錄:概括架構
3.索引:確定關鍵詞
4.書衣:粗淺了解重點
如果確定不值得閱讀則到此為止,否則繼續
5.篇章:審視主題
6.段落:尋找觀點
-
粗淺的閱讀
目的:掌握一本書的全貌;克服閱讀難懂的書時想放棄的困難
提示:不停,不思索
任務:
快速閱讀整本書,了解全書內容,對于困難的讀物,不要因不懂的詞匯停下查詢,不要為不理解的句子停下思索
檢視閱讀與分析閱讀
- 系統略讀幫助分析閱讀提出問題
- 淺閱讀幫助分析閱讀了解全書
檢視閱讀與主題閱讀
- 系統略讀有助研究的主題概念清晰化
- 粗淺閱讀有助簡化相關書目數量
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分為3個階段,共15個規則:
-
掌握主題(四個規則)
- 規則一:按主題做分類
- 規則二:簡要歸納大意
- 規則三:列出綱要架構
- 規則四:找出主要問題
-
詮釋內容(四個規則)
- 規則五:達成關鍵字共識
- 規則六:抓住重要主旨
- 規則七:整理論述邏輯
- 規則八:分清已解決和未解決問題
-
與作者對話(七個規則)
- 規則九:不要輕易提出評價
- 規則十:不要排斥作者的觀點
- 規則十一:辯證對待自己的評價
- 規則十二:證明作者知識不足
- 規則十三:證明作者知識錯誤
- 規則十四: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 規則十五:證明作者論證不全
分析閱讀和四個基本問題
分析閱讀第一階段幫助回答第一個基本問題
分析閱讀第二階段幫助回答第二個基本問題
分析閱讀第三階段幫助回答第三和第四個基本問題
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的步驟:
- 準備階段:過濾相關主題清單
- 列出清單
- 厘清概念
- 閱讀階段:分析各書主旨進行總結
- 找出重點相關章節
- 創造中立詞匯
- 建立中立主旨
- 界定議題
- 分析討論并總結
其他討論
輔助閱讀
- 普遍生活經驗和特殊領域體驗都能幫助加深理解
- 其他書籍能幫助理解閱讀的書籍
- 工具書不能用來彌補知識不足
- 不要被摘要、導讀或他人評論誤導
實用型書籍
重點:贊同書中的觀點后要付諸行動
想象文學
重點:投入,懂得欣賞作者,做出評論后即是閱讀的結束
故事、戲劇、詩
重點:抓住背后的意義
歷史書
重點:理性對待,比較不同出處的“事實”,關注普遍意義
科學與數學
重點:閱讀經典名著,發現數學之純粹,明白科學問題的成就與危機
哲學
重點:
- 兩大類哲學問題:第一類包含理論思辨問題和自然哲學;第二類包含認知、倫理、政治哲學
- 回答哲學問題的唯一方法:思考
- 只有自己能為自己回答哲學問題
社會科學
重點:高度要求達成關鍵詞共識,極其容易被作者觀點迷惑,多聽各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