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etingtian
“你覺得我們這個年紀找對象好不好?”閨蜜一邊劃拉著手機,一邊問我道。
“怎么說呢?現在這個年紀找對象,我覺得要考慮的事很多啊。”我坐在書桌前,很認真的思考了一番,回應她。
“那為什么,那么多人會在最應該脫貧的年紀選擇了脫單呢?”閨蜜滿臉的不解。
其實我也不曉得,為什么那么多人會在最不穩定的時候選擇用愛情來填滿青春。
上大學之前,你一定聽過諸如此類的言論:
“大學里沒有老師管,課也很少。”
“不用寫作業,課想上就上,不想上也沒關系。”
……
其實不然,當你真的上了大學,你就會發現,你跟這個世界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還是會有一群整天學習的人,還是會有一群很有能力的人在老師學生間游刃有余的人,還是會有天天早起在角落里背英語的人,還是會有挑燈夜戰的人……
也有那么一群人,在大學里找到了自己的如意伴侶,每天出雙入對,虐死一片單身狗,一起吃飯,一起上下課,一起去度假……試問,這類人的經濟源是什么?無疑,是他們的老爹老媽……沒辦法這就是個拼爹的社會。
還有另外的一群人,努力學習拿獎學金,利用課余時間打工,讀書,學習……充實自己的生活哪怕一分一秒。這類人確實讓我佩服。
不過再想:沒有脫貧,同學你拿什么來脫單?靠老爹老媽么?
大學里,為什么會安排這么松散的課程,沒有像高中生活一樣,兩頭見不到太陽。它就是要用閑散的時光,打磨你的棱角,讓你領略各種人情冷暖,消耗你的夢想,拆散偽愛情……然后,把一個成熟的你放心的送入社會,送進婚姻,還有你曾經不得不接受的現實里。
在完成必須要修的課程時,我們可以利用閑暇時光來學習自己興趣里的東西,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或者能讓自己更強大的立足于社會的事,而不是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大學生活可以讓人獨立,而不是讓人孤獨。真正的孤獨不是形單影只,而是心無所依,無所寄托。與來自不同環境的人生活在一起,性格脾氣很難磨合,但我們不需要為了迎合一些人去委屈自己改變最初的摸樣,朋友是靠遇的,還真強求不來,更不要因為孤獨,找個另一半來陪伴自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去圖書館……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低質量的社交,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跟好多朋友聊過,在大學里最好的投資就是讀書跟健身。低投資,高回報。脫貧需要好的身體,不一定非得是通過體力活來賺錢,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讀書則可以提升自我修養,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涵養都是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的,你喝進去的墨水,早晚有一天都會幫助到你,沒準兒在你的脫單路上就用到了。
要學會把握自己的時間,不要盲目從眾。不要在四年大學結束的時候,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深夜的酒,永遠都沒有清晨的粥好喝。
大學里,真正的把自己的圈子縮小,社交減少,把心掃干凈,多讀點書,盡可能的提升自己,在脫貧的道路上走出一片天來,而不是在脫單的征程上一次一次的受傷……
在最需要脫貧的年紀里,我們要努力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