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人在糾結該不該在網上買東西
在網上買東西,明知道要比本身價值高了很多,明知道這是在被人猛敲,但我還是下定了決心,這就是容易迷失的心態。
這樣東西當然不是那么容易能夠找到的,但我是卻喜歡的非常,我想我已經抑制不住對它的喜愛,為了滿足這種心欲,我只好省下一些必需的生活費把它買下來。
付完錢以后,我會有猛然一瞬間的抽動,不是因為后悔付出了這筆錢,而是因為擔心這是一個騙局,買一個教訓比買一個高額利潤的貨品還要損失慘重,我已經沒有必要去買教訓了,這對我甚至任何現實中的人來說都是毫無意義,我希望得到的僅僅是一個心智。
這種心智,就是,我能通過自己的智慧能力去發現并且避免一些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錯誤,雖然說這有點自我安慰的成分,但最不失為一次很好的檢驗。
這個價錢高出了本身價值很多,這個我知道,我聰明的地方就在于我知道,但我還是想去買,就在那家買。我很喜歡它,這有貨品本身的原因,也有賣家的原因。
如果這時候我討價還價,很明顯自己是吃虧的,因為這是個稀有物,賣家知道這點,所以他會出大價錢,我作為買家很想得到,如果硬著臉色放棄了這里,還不知道以后能怎樣去購買,甚至因為一直得不到這樣珍品而感到心痛,到最后還鬧出了預料不到的心病,我簡直是太無恥了。
我對自己說,當你僅為心欲付出的高價錢,以后就必須努力工作三倍去把它賺回來,上帝給了你一個源泉和信譽,你要做的是去用認真的方式去把信心贏取。
這不能是一種自我安慰,我必須要讓自己達到這樣的能力。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動力的能力。
第一次網購經歷,從此堅定了網購的信念
我不是電腦專家,但我很善于研究各類軟件的使用,而且從來不去請教任何人,只通過使用說明或者教程實現了自己想要的使用效果,當然這更多是源于一種樂趣,一種通過自身操作獲得知識感的樂趣。
第一次我琢磨了一個小時,辦了網銀,知了款式,選了尺寸,定了顏色,核了地址,然后成功在網上買到了一套衣服,然而得到的結果是——
還是小了。
真品遠遠沒有網上圖片那樣好看。
首次實踐了“賣家效果”和“買家效果”的即視感。
最終這件衣服沒多久就變成了擦地板的抹布。
然后從此我偏執的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對于從網上購買的東西,應該這樣——
不能太貴,也不能太便宜——有句真理是“只有錯買沒有錯賣”,銷售買賣本是賺錢和良心的博弈。
去跟賣家做一次認真的對話——通過你的社會經驗,感受下對方是個怎樣的人,他是否耐得住心去回答你可能被人無數次問過的問題。
只買一些實體店中不容易買到的東西——比如我喜歡聽歌,追求CD音質,在為數不多的音像制品店下,我選擇了鼠標決定的方式。
隨時應對電商可能采用的手段
1、刷單——店家付款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提高網店的排名和銷量獲取銷量及好評吸引顧客(百度百科解釋)。
其實我早就應該料到電商能有這種手段,就像是新開張的餐廳門口放幾輛舊車,讓人以為這里已經有人光顧了,其實并沒有那么多實際消費。
2、好評——假買家“網購”后的浮夸性評價,促使其他不明真相的群眾圍觀,并有若干只”殺死貓“的小白鼠下了單。
比起好評,我其實偏重于看差評,尤其是喜歡看努力反饋差評意見的電商賣家,我會為這份職業操守而感動,并下定決心在你這里購物。
3、包郵——顧名思義,買東西不用支付那預算之外的郵費。
不被“包郵”二字迷惑,再次跟不包郵的商家作對比,然后發現其實許多“包郵”比“不包郵”還要昂貴,這么簡單的手法,有時卻會讓患上懶癌的人群病情加重。
4、好評返現——給個好評,拍個照片,電商返回部分現金
比起刷單,這是一種聰明且厚道的增譽方式,它會讓部分買家無視商品存在的無關緊要的瑕疵,將80分說成90分,無非是一場雙贏的手段。
有人問,你做過什么事與愿違的事?
有人調侃,為了省錢在網上購物。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