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傾聽
傾聽他人,我們需要放下已有的想法,這一點,并不容易做到。在平時我們聽別人講話的時候,常常會帶著自己的立場去聽,沒人還沒結(jié)束講話的時候,就預(yù)先有了自己的判斷,然后就很容易地去發(fā)表意見。
2.留意別人的感受
當聽別人訴說他自己的痛苦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急于安慰和提出建議。但這也許并不是他想要的,可能他只是希望我們留意他的感受。
3.詢問
無論別人說什么,我們都只聽到他們此時此刻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別人的話沒有提到具體的觀察結(jié)果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詢問來了解我們的猜測是否準確,去探尋別人那樣說的時候,是因為他的什么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沒有得到。
4.給他人反饋
用封閉式的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而不是用開放式的問句。例如:用“上周我有三個晚上不在家,你說的是這回事?”而不用“你說的是什么事?”
5.語氣
在溝通中,語氣十分重要。一旦別人通過我們的語氣意識到我們是在體會,而非下定結(jié)論,他們一般不會產(chǎn)生反感。
6.保持關(guān)注
在談話剛開始時,人們所表達的感受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我們通過傾聽以及給予反饋為他們探究和表達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創(chuàng)造條件。
7.傾聽自己
許多時候,我們需要自己的體貼,察覺并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認為非暴力溝通同樣適用于自己跟自己的對話,比如當情緒很暴躁,想發(fā)泄些什么的時候,就用詢問的方式給自己反饋,來釋放自己的情緒,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來探尋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需要究竟是什么。
8.傾聽的力量
每個人都有傾訴、被傾聽和理解的渴望,只是礙于面子和其它原因,沒有這樣的機會。傾聽表面上沒有解決實際問題,但實際上可以使人身心痊愈,拉進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9.用詞
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可是”、“但是”之類的詞語。
10.如果別人說“不”
當別人說“不”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認為他們是在拒絕我們,我們甚至?xí)X得自己受了傷害。然而,如果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是什么使他們無法答應(yīng)我們的請求。
總結(jié):無論別人是表達憤怒,還是拒絕,我們首先要把偏見放在一旁,然后通過詢問的方式來去探尋他們的需要,體會他們?yōu)槭裁磿龀鲞@樣的表達。